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早些年前,青春爱情电影还是市场上的“香饽饽”,经常以小博大,低投入换来高票房。年轻演员们只要火了一部纯爱片,就能实现资源进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观众们对那些打着“唯美”“纯爱”标签的爱情电影,越来越“不感冒”。今年上线的几部纯爱电影,《不能流泪的悲伤》《倒数说爱你》《这么多年》,即便踩着情人节和520的节点上线,也难逃不温不火的命运,更别说复制当年《失恋三十三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全民热议的“高光”成绩了。
《倒数说爱你》电影宣传海报
原因可能挺复杂,剧本和制作班底功力不够是一方面,当代人们对银幕上展现的纯粹爱情没那么相信也是真的。回头看《漫长的季节》,很多观众没有想到,“眼泪狙击手”竟然来自于一对丧偶老人。
白发苍苍的王响在出租车上对李巧云表白那段,句句不提爱,句句都是爱,每一句都是“催泪弹”。
他说:“那个人也是桦钢的老人,我送不送,她都能明白我的意思,我送花的人,你应该认识,她是磅房过磅的。”
王响和李巧云曾经都是桦钢的资深员工,王响是机务段的负责人,也是李巧云老公的领导。李巧云在过磅房工作了12年,一天假也没有请过。但下岗潮来临时,李巧云成了第一波下岗的。
当时有个小细节,王响听到同事说,李巧云带着几个女人去厂办闹事了,王响评价了一句:几个老爷们,不如一个好老娘们儿,看得出王响对李巧云的果敢是欣赏的。
王响在出租车里接着说:“(李巧云)人挺好,这辈子挺不容易的,要强,别的女同志遇到事儿都哭,她就乐呵的,挺让人佩服的。”
《漫长的季节》画面截图
李巧云带人去厂办闹事,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壮举”。她直接拿着暖水壶,把厂领导的脑袋砸了。李巧云是个泼妇吗?并不是。她是真的被逼急了,因为老公腿受伤,孩子生病,如果她下岗了,全家的经济来源就真的断了。
闹归闹,李巧云还是下岗了。为了养家糊口,李巧云只能忍辱去夜总会当陪酒女。因为不再年轻,酒量也不行,免不了被为难的命运。没有工作的时候,她躲在角落里给老公打电话,含泪给孩子唱《小星星》哄他入睡,骗孩子在厂里加班不能陪他。
剧里最后回放了一个镜头,李巧云的丈夫来夜总会接浓妆艳抹的妻子下班,怀里还抱着睡着的孩子,辛酸程度无法言喻。
在那个思想保守的九十年代,哪怕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庭,陪酒带来的耻辱感,足以伴随李巧云一生,让她永远抬不起头。所以后来王响向她打听当年夜总会里的人,她第一反应是:那儿的什么事我都记不清了… 再问就直接翻脸,认为王响是嫌弃她做过陪酒女。
虽然剧里没有着墨,但我们还是依稀能拼凑出李巧云悲苦但坚强的后半生:老公和孩子相继离世,李巧云独自一人,开了一个按摩店为生。李巧云和同样家破人亡的王响,多年来友达以上,恋人未满,一直没能捅破那层纸。
王响完全明白李巧云的落花有意,但他也并非流水无情。无法跨出那一步的原因,他在出租车上也解释了:“我就发现,人家不管过得好赖,活成啥样,都能往前看,我就不行,老过不去那个劲,我听说她现在过得挺好,苦尽甘来,我替她高兴,我就想让她后半辈子过得舒心,别跟我担惊受怕。”
《漫长的季节》画面截图
王响近二十年来,一直没能从儿子意外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一个无法让自己幸福的人,又如何能给他人幸福呢?反观李巧云的另一个追求者,退休老师,无儿无女,有闲有钱,还有生活情趣,细心体贴,能记得李巧云不吃香菜。这在老年婚恋市场上,条件绝对是杠杠的。
所以王响选择了放手与成全,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送不出的鲜花,是爱的最高境界。
《漫长的季节》画面截图
还好剧的结尾,给了观众一点“甜”,王响终于从过去走了出来,李巧云还是遵从内心,选择了和王响共度余生。
两个边缘人,无论社会地位还是年龄,都已无关风月。但我们仍旧被这个曲折的、含蓄的、带有古典色彩的老年爱情故事,给深深打动了。
最后重温一句马尔克斯的话:年龄除了在物质世界中,毫无意义。人类存在的本质在于,抗拒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不朽的。我们的灵魂依然年轻和生机勃勃,仿佛还处在花样年华。
愿你我的黄昏,也依然有爱。
关于爱,不得不提到“520”,在这个数字上被赋予爱意表达的日子,荔枝观影团全新解锁恋爱社交观影体验,组织浪漫观影活动,全城召集52对青年男女,参加「观影CP 交友活动」免费赠送104张电影券~
活动招募正在火热进行中,赶紧点击下方二维码,参与活动报名。凡报名成功参与活动者,将获得一份精美的小风扇伴手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