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服软:沙俄和蒙古准噶尔汗国在中亚的较量


俄罗斯战争大片,沙皇俄国和蒙古准噶尔汗国在冰天雪地里大打出手
灭西伯利亚汗国后,俄国殖民势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北方,沿着鄂毕河顺流直下,一直到达入海口,建立了城堡,于是再向东推进。南方,沿着鄂毕河逆流而上,到达阿尔泰地区,建立了托木斯克等城市,在这里俄国人遇到了准噶尔蒙古的有力反抗。
但是,准噶尔部首领僧格之死开始,卫拉特部族之间战乱不断,持续近20年。在此期间,大量的卫拉特牧民北逃至沙俄的领地。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沙俄在东进的过程中,也有着极为怀柔的一面。他们向这些逃民提供牲畜良种、食物、衣服、牧场,前提是,听他们的话,给他们交钱,为他们打仗。
西迁至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与沙俄的关系就是这种模式,在大北方战争期间,沙俄就大量征召土尔扈特部骑兵参战。
等噶尔丹基本统一准噶尔后,发现人口大量北逃,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土地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的土地收益率太低了,最重要的是人口。有人才能征税、放牧、打仗,维系部族生存。
噶尔丹对沙俄采取的策略是强硬的,要求沙俄归还卫拉特逃民,否则将兵戎相见。
此时的沙俄,是肯定打不过准部的。沙俄在整个西伯利亚的兵力,不过1-2万人,还分散在大大小小近百个据点。这并不是沙俄不想派更多的军队,而是沙皇实在无法派兵了。
首先,1654年-1667年,也就是噶尔丹上台前夕,沙俄正在打俄波战争。紧接着在1676年-1681年,又是第一次俄土战争,所以它实在是顾不了东边儿。
其次,就算是沙俄想经略西伯利亚,当地的经济情况也无法供给更多军队。在1680年这个时点,沙俄全国可动用的军队大概在10-15万人左右,加上征召的哥萨克和伏尔加河沿岸各种鞑靼汗国的军队,大致在15-20万左右。而当时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不会超过100万。如此多的军队进入,后勤补给根本无法从当地获取,一旦补给跟不上,数量再多的军队也会陷入死地。
最后,东边儿实在不是沙俄的重心,当时还没有石油、矿产的概念,它们向东扩张只是为了黄金和毛皮,所以没必要派遣大股正规部队。
而此时准部能动用的兵力,大致在3-5万。虽然人数不多,但多数都是骑兵,而且准噶尔大多使用火器,非常精良。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由于处在东西方要冲的中亚位置,准部的火器装备水平非常高,中亚的撒马尔罕就是当时的军火重镇,不管是跟哈萨克人还是沙俄打交道,准部获取火器都非常方便。
所以,在打不过的情况下,沙俄对卫拉特蒙古采取了妥协政策,一方面拒绝收容北逃至沙俄的卫拉特牧民,另一方面允许噶尔丹在沙俄境内对牧民征税。
这是个相当宽容的政策,实际上是向准噶尔让渡了沙俄占据地盘内牧民的治权。
↓↓↓↓点击左下蓝色"阅读原文"访问民族史网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