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在国外卖得很火,但国人却不买账,这是为什么?


近年来,我国轮胎的出口量持续攀升,2023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86万吨,出口轮胎数量超过6亿条,出口额高达1558.12亿。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中国轮胎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与此同时,国产轮胎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却不足30%。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米其林、邓普禄等国际品牌所占据。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让人不禁思考,为何国产轮胎在国内市场难以获得认可。
中策橡胶董事长沈金荣早在2018年就表达了这一现象的担忧,并决心改变这一局面。然而经过六年的努力,国产轮胎在国内市场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从产品质量来看,国产轮胎并不逊色于国际大牌。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曾对6款国产轮胎和4款国际大牌轮胎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结果显示,国产轮胎在安全性方面与国际大牌相差无几,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得更为出色。此外,国产轮胎在价格上也具有明显优势,没有关税和代理商的抽成,使得其价格更加亲民。

近年来,中国轮胎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引发购买热潮,众多国外有车一族纷纷将其列为购买首选。这不仅体现在逐年攀升的出口数量上,更在出口额的增长中得到了明显体现。这一趋势充分证明了中国轮胎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强的竞争力与吸引力。其中,国产轮胎品牌森麒麟尤为引人注目,2023年,其海外订单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消费者仍然更倾向于选择国外的轮胎呢?
这可能与消费者的认知和心理有关。长期以来,国外品牌汽车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消费者对他们的品质和口碑有着较高的信任度。主要还是中国汽车近些年才起来,汽车文化底蕴太薄弱。可以这么讲,中国就没有老爷车文化,也没有中古车文化。中国普通大众能买得起车的也不过15年的时间。欧美汽车文化有多久呢?130多年。早在蒸汽时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开始造车了。米其林在1889年开始做轮胎,那时候大清朝百姓出门拉货只有独轮车。高档一点有两轮板车,轮胎是不存在的,只有木头轮子。

国外的轮胎是同外国的汽车一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在的比亚迪、奇瑞、江淮、吉利、长安等本土汽车在之前被日系、德系甚至是韩系吊着打。手头宽裕的司机以前都不买国产车,更不用说轮胎了。近些年国产轮胎有了发展空间,主要是因为国产车在发力,出口量大增。可是下游汽配行业还没有扭转过来。不光是轮胎,汽车内配件,比如音响,大家一说到这个就是Bose,很多消费者只听过这个名字,国产的不知道,这需要时间去改变。
另外我们的轮胎没有一个龙头企业引领,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国内汽车的改装文化现在被欧美把持,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谁会没事去捣鼓自己的汽车,大多买来什么样,开起来就什么样,只有手上有钱,还有自认为有品位的小资们喜欢去弄,换个轮胎,换个高端的内饰,或者给车子加个尾翼什么的。小资对欧美文化有着天然的向往,这是很明显的事。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也有无论什么东西,进口就是要比国产好的想法,从水果到奶粉,再到如今的轮胎都是一样,好多人还是没有扭转过来。国外的消费者不会这样,什么有性价比他们用什么。
另外国人喜欢把外国的东西神话。星巴克在国内那都是高档餐厅,外卖员进去是干扰了白领们的工作。连中年大妈也会对外卖小哥喊,凭你也配。其实在国外,这就是一个喝咖啡的地方,不比蜜雪冰城高端,而在国内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家园。米其林轮胎在国内就是高端轮胎的代名词,就像耐克鞋,越南代工的开胶,莆田生产的水货反倒质量更好,可很多人就是看不上,非要花大价钱买质量不好的贴牌,这是啥心理?大家可以总结一下。

最后是在宣传上,我们国内的轮胎厂家做的很差,简单来讲就是钱没有给够。车评人看到某款车使用的固特异轮胎总会提一嘴,如果是国产胎,他们只会介绍一下参数,哪个牌子的不做额外介绍,要介绍可以,那得另加钱。目前来看,国产轮胎的崛起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