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日志36:美国X档案 American History X


当我们没有得到正确答案时,那只是因为我们问错了问题。
                                                      ——《美国X档案》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德瑞·温亚高中时学习优秀,深得黑人校长西尼的喜爱。西尼拥有双博士学位,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口才极佳,让德瑞很佩服。
德瑞的父亲是一名消防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弟弟丹尼和两个妹妹。这是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其乐融融。
餐桌上,德瑞侃侃而谈。但父亲对他张口闭口“西尼老师”有点反感。他意味深长地提醒德瑞,所谓“黑白平等”只是一种政治主张。
在工作中,为了显示对黑人的“平等”和优待,父亲钟爱的两个白人助手得不到晋升,被迫将工作机会留给两名不怎么出色的黑人。
对美国白人来说,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外来族裔挤占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白人认为不公平,必然产生对黑人和少数族裔的不满甚至仇视。另一方面,某些黑人、有色人种扰乱治安、偷渡等行为也让人觉得很低劣。
当不同种族之间矛盾和对立时,身为美国白人,应该怎么站队?

图源:网络
父亲的这番话让两个儿子陷入沉思,原本清晰的世界观变得混沌起来...... 
没过多久,父亲在一个黑人社区执行消防任务时被黑人枪杀。这件事激起了德瑞心底的仇恨,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他书也不读了,加入了以卡梅伦为首的新纳粹主义“光头帮”,专门跟社区中的黑人和有色人种作对。
德瑞足智多谋,号召力强,很快成为卡梅伦的左膀右臂。“光头帮”队伍越来越壮大。德瑞也从一个温文尔雅的少年变成极端暴戾的恐怖分子。
母亲邀请他们未来的继父到家里吃饭,德瑞在饭桌上因为一言不合就对长辈出言不逊,并对妹妹大打出手。
母亲的恋情告吹,但更让她伤心的是,曾经优秀的儿子因为失去父亲而变得不可理喻,甚至让这个家都失去了安全感。
一天夜里,两名与德瑞曾有过结的黑人来到他家前院,砸碎了父亲留下的汽车的车窗。
丹尼从睡梦中惊醒,急忙跑去告诉哥哥。怒不可遏的德瑞开枪打死了一名黑人,并残暴地将另一名黑人男子打爆脑袋。
这一幕在丹尼的脑海中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甚至自责不该跑去告诉哥哥。为了减轻对哥哥的处罚,丹尼拒绝出庭作证。

图源:网络
德瑞被判三年监禁。进入监狱之后,他意识到,在这里自己才是少数族裔。大家都知道他做的事,黑人随时有可能群起而攻之。
为了找靠山,德瑞加入了监狱里的白人新纳粹帮派。可是他发现这个团体并非善人,而黑人也并非他认为的那般低劣。
他与一名黑人狱友成为好朋友,并决定退出帮派组织,没想到遭到那些人的毒打。德瑞彻底迷失了。
西尼老师来到监狱安慰并开导德瑞。德瑞终于意识到,仇恨和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也无法让自己得到安宁。
他决定再也不给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带来伤害。父亲去世后,他本该是家里的顶梁柱。
出狱后的德瑞看到母亲带着年幼的弟妹住在阴暗潮湿的小房子里,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他决定靠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状况,帮妈妈分担忧愁,引导弟妹走上正路。
西尼老师打电话告诉德瑞,弟弟丹尼正在重走他的老路,加入了帮派组织,并错误地将卡梅伦视为引路人。
这时,“光头帮”兄弟又找上门来,而丹尼正在跟卡梅伦“汇报思想”。愤怒的德瑞痛打了卡梅伦,并拉着弟弟离开。

图源:网络
丹尼无法接受哥哥的转变。在路边长椅上,德瑞将自己在监狱中的经历和思想转变过程统统告诉丹尼。
兄弟俩决定痛改前非,他们撕掉了房间里的新纳粹标志。丹尼通宵达旦地写完了西尼老师布置的作业《美国X档案》,将哥哥的经历编写成一份报告。
第二天一大早,兄弟俩一同出门。德瑞将丹尼送到学校后,准备去找一份工作,开始新生活。
这时西尼老师又找到德瑞,希望他利用自己在帮派中的影响力,劝说那些极端分子放弃暴力,与大家和平相处。
准备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德瑞十分不情愿。他仿佛有种不祥的预感,感觉周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他一步三回头......
丹尼来到学校准备交报告。进教室之前,他去了趟厕所。在厕所里,黑人复仇者向他连开数枪。丹尼当场死亡。
德瑞抱着弟弟的遗体悲痛欲绝,他发现这一切又源于自己之前的罪孽。仇恨和暴力就像一个轮回,永无止境......
影片最后是西尼老师引用林肯就职演说中的一段话:
We are not enemies, but friends. You must not be enemies. Though passion may have strained, we must not break our bonds of affection......

图源:网络
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割断......

影片赏析
主题
这是一部深度剖析美国种族主义的影片,并涉及纳粹题材,导演托尼·凯耶一度拒绝公映时署名。
影片1998年上映,由于题材敏感,曾被列入禁片。但仔细看过之后,还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首先,它将当代社会中种族主义依然存在的原因讲清楚了——一半是鄙视和仇恨,另一半是对自身的焦虑。
其次,它将这种极端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家庭造成的危害直观地呈现在银幕上,具有警示作用。
再次,影片用一个残酷的结尾告诉观众,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仇恨和暴力就像一个死循环,既不能解决问题,也无法停止伤害。

图源:网络
靠感动、感化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性中的自私自利是无法逾越的。难道让白人拱手将工作机会让给黑人,社会就太平了吗?
暴力
美国是允许持枪的社会,一切社会矛盾都容易激化成流血事件,这是极其恐怖的。
因此,反对暴力,停止宣扬暴力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青少年面前,一定要减少暴力画面,制止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这一点对中国观众同样重要。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校园霸凌、街头暴力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不仅有强者对弱者的欺压,也有女人跟女人的厮打,孩子打孩子,甚至在公交车上还有老人施暴。
这很不正常。一方面是教育的失败,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功不可没”。
电影中,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地叫喊,仿佛这样才能体现戏剧性;好像冲动粗暴才能显示一个男人的个性;还有各种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行凶、色情的场面......
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很可怕的,尤其对缺少辨别能力又喜欢模仿的青少年来说,就像是毒药。
电影除了娱乐之外,最重要的是教育意义。我们的电影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温情的生活,而用一些无厘头的极端的事件做文章,这是为什么?

图源:网络
歧视
歧视本质上是一种心态问题。在中国,谈不上种族歧视,但是大城市中的社会分层现象值得关注。
在一些城市中,一方面以财富论英雄,存在“富豪圈”“名媛圈”“贵妇圈”等充满优越感的小圈子;
某些人以学历、收入、职位为价值评判标准,给自己贴上“精英”的标签,自认为高人一等;
另一方面,教育等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中低收入人群“阶层固化”。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几乎每个家庭都拼尽了全力,但所谓的“精英式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几个“三观”正确的精英孩子。
本次上海疫情中,网上出现很多言论,有的并不涉及大是大非,但细品之下,心态是扭曲的。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没有很深的矛盾和很大的价值差异。某些人的优越感完全是自己给的。
一个人被称为“精英”,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拥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工作能力,当然还有完整的社会型人格。

图源:网络
有的人拥有了更好的生活,但未必就显得高人一等。心态和观念上的迷失是真正可悲的。不能认清自我的人才会随意鄙视别人。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不要再“娱乐至死”,而应该将引导人的“三观”放在首要位置,成为提高社会风尚、调整人们心态的有力武器。
演员
这部影片是扮演德瑞的爱德华·诺顿(Edward Harrison Norton)跻身一流演员的敲门砖,获得奥斯卡奖和土星奖两项最佳男主角提名。
然而,一开始机会并不属于他。是诺顿坚持要演,并且为了饰演这个强悍的角色,他进行高强度的身体训练,最终得到导演的认可。
诺顿表示,他看到过不少被纳粹思想毒害而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想通过这部影片让一些青少年重新回归。
诺顿的演技受到影评界一致好评,他被称为银幕上的“变色龙”,演什么像什么。他也是好莱坞最擅长另类角色的演员之一。
饰演弟弟丹尼的演员爱德华·弗朗(Edward Furlong)以童星出道,13岁出演《终结者2》一举成名。
凭借在《美国X档案》中的出色表演,弗朗获得“青年艺术家奖”提名。

图源:网络
弗朗有墨西哥、俄罗斯等多国血统,被形容为“瞎子都看得见的美貌”,经常出演叛逆少年。
—— End ——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名画欣赏·3:达·芬奇-天使报喜(Annunciation)
往期回顾18:占有 Possession
读书笔记166:古董局中局 Mystery of Antiques
观影日志33:迫在眉梢 John Q
读书笔记165:长安十二时辰 The Longest Day in Chang An
观影日志32:12怒汉:大审判(俄版) 12
每周一景N0.42:杭州印象(三) Hangzhou Impress
名画欣赏·2:达·芬奇-基督受洗 The Baptism of Christ
读书笔记164:沉没的西雅图 Sunken Seattle
观影日志31:不一样的天空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