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句劝——从娃娃机里抓来的玩偶,请你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把它们扔掉…


不知道大家最近逛商场有没有留意,现在商场人最多的地方是哪?
不是服装店,不是化妆品区,也不是电影院。
而是——
 娃娃机店 

最近几年,娃娃机真的是越来越火了,不仅每家电玩店都会放置不少娃娃机,商场里,电影院……
无处不在,甚至各种街边过道都能看到很多自助娃娃机。
三五成排、灯光闪烁,亮晶晶的透明塑料盒里放着各式各样的毛绒玩偶,连喂好几把游戏币进去,才可能捞着一个。

但,也就是这样带点“赌博”成分的游戏,更让人上头😂😂😂虽然心里清楚这都是机器设置好的概率事件,但每抓到一个娃娃仍然会获得大大的成就感。
比起直接去店里买毛绒玩具,这种“自食其力”的感觉更有意思,于是,娃娃机店成为大小朋友们的最爱,不仅是小孩子的天堂,也是很多成年人的乐园。
每次买一两百个币,抓几个甚至十几个娃娃,软软糯糯的一堆,放床头、沙发上再合适不过。

很多孩子更是把这些战利品当成夜晚的守护神,不仅要摆一堆住床上,甚至还要选一个最喜欢的抱着睡觉😂😂😂
BUT,娃娃机里的娃娃看上去实在是质量堪忧,很多粑粑麻麻也在后台问萌医生:
孩子从娃娃机里抓的娃娃总是有一股怪味,有的甚至洗了还有味,这种东西真的可以让娃放在床头吗?
先说答案:
 最好不要 ❌
娃娃机里的大部分毛绒玩具,根本就是毛绒玩具里的“刺客”!
今天我们就来唠唠,娃娃机里的娃娃是怎么背刺我们的,看完这篇文章,赶紧把孩子床头的“毒娃娃”扔掉吧!

娃娃机里的娃娃有多毒?
首先,娃娃机里的娃娃,主打一个廉价,甚至有时会以次充好。
但很多人表示,不对啊,明明就在娃娃机里抓到了官方正版的娃娃。
的确,为吸引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娃娃机里通常会摆放一些经典、流行、备受喜爱的知名卡通形象玩偶。
大家经常能在娃娃机里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
比如海绵宝宝、派大星、蜡笔小新、马里奥……甚至有的娃娃机里还有米奇、星黛露、玲娜贝尔这些迪士尼经典形象的玩偶。

这些玩偶不仅在外观上与正版一模一样,甚至带有正版商标。
然而,这些娃娃可并不是真正的正版娃娃,并未经过版权方的合法授权。
话说,你敢相信这种成本几毛钱的东西,拿到了官方授权?!!!
因为娃娃机游戏币的价格通常较为廉价,一个币一般都是一块钱,抓一次一般也就投一个币或者两个币,为了多赚钱,很多经营者都会使用盗版玩偶。
据统计,目前市面上的娃娃机内放置盗版产品的至少占七成以上。
还有调查显示,被标注 40 元上下的毛绒玩具,实际均价只有 7 元。除去机器、场租、折旧和维修费用等成本,商家的利润也非常可观。
可以说,除了大型连锁娃娃机店外,大部分娃娃机里放的都是没有“身份证”的三无产品。
2023年,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从事娃娃机游艺娱乐活动的经营户开展监督检查,检查发现👇
共有 7 家经营户娃娃机中的 4000 多个毛绒玩偶不合格❗❗❗
它们不仅没有中文生产厂名及厂址,且毛质疏松,手感缺乏弹性,做工粗糙,带有异味。
质量不合格的玩偶,直接接触孩子的皮肤,极易诱发皮肤病,质地坚硬的零件一旦脱落被孩子误食,还可能阻塞食道、肠胃,非常危险。
也就是说,大部分娃娃机的娃娃不仅廉价,甚至还可能“有毒”。
2018 年,有媒体分别选取广州三个区各大商圈内摆放在不同位置的娃娃机,从中随机抽取了 6 款公仔做了实验(报道来自:河源民生一线),发现:
 6 款公仔内全都含有甲醛 
❗❗❗

△根据广州市内“店铺型”娃娃机和“过道型”娃娃机分类:记者在白云商圈夹到了“绿青蛙”和“小红狗”,天河商圈是“粉色猫”和“粉色狗”,海珠商圈则是“白兔子”和“红海星”
实验员分别剪取了与孩子皮肤最贴近的一片面积,进行化学反应。检验人员表示,“甲醛与酚试剂充分反应后会吸收甲醛,之后再加入硫酸铁铵溶液和硫酸铁铵反应。”
如果实验结果出现下面这种颜色,就说明玩具里面含有甲醛,而颜色越蓝则甲醛含量越高👇

△图片来源:河源民生一线
实验结果显示,天河、海珠商圈的玩具都出现了肉眼看起来显得较深的蓝色,其中不乏带品牌吊牌的玩具👇

△图片来源:河源民生一线
也就是说,6 个来自白云区、天河区以及是海珠区娃娃机里面夹出来的娃娃,都含有甲醛❗❗❗
更夸张的是,部分来自于一些看起来比较大型的商店里面的公仔显色反应尤为明显。
如果长期接触这些公仔,最明显的是可能诱发孩子支气管哮喘,导致哮喘加重病情,如果甲醛超标很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血液方面,还有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
然而,可不仅是娃娃机里的娃娃问题重重,毛绒玩具不合格率也可能超出了粑粑麻麻们的想象👇
2014 年 7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针对来自全国 8个省(市)、 25 家企业生产的 30 款知名品牌毛绒玩具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有八成毛绒玩具样品的部分项目测试结果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消费者报道》曾整理了我国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在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2 月关于毛绒玩具的质量抽检情况,抽检中发现不合格的毛绒玩具 99 批次;
2021 年 5 月,江苏省南通市市场监管局抽查儿童毛绒玩具 20 批次,4 批次不合格;
2022 年 9 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回 3400 个存在安全隐患的毛绒玩具。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为什么看上去
人畜无害的毛绒玩具危险重重?
实际上,最常被做手脚的重灾区,在于毛绒玩具的覆盖层和填充物,这也是生产过程中的两大关键。
1、覆盖层,甲醛超标
这几年,关于毛绒玩具中甲醛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
甲醛,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的有毒气体,竟然会出现在孩子们日常接触的玩具中,真是让家长们心惊肉跳。
甲醛超标的毛绒玩具,长时间接触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特别是对于娃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甲醛的伤害,长期吸入甲醛,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咳嗽、气喘、流泪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可是,不就是生产一个娃娃吗,为什么非要让甲醛超标呢?

这主要与娃娃的生产过程有关。
首先,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一开始就会使用劣质材料制作娃娃,这些材料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其次,娃娃在染色、印花等加工过程中,为了防皱,让娃娃看起来饱满可爱,也可能会使用到含有甲醛的染料和助剂,尤其是那些外表艳丽或者带有印花的娃娃,甲醛超标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再加上,我国对纺织品甲醛含量的管控侧重在服装类产品上,对毛绒、布制玩具中的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较少,这就让很多黑心商家钻了空子。
2、填充物,黑心棉泛滥
娃娃的填充物也是不合格的重灾区。
原本呢,属于絮用纤维制品的毛绒玩具一般使用 6 级以上的皮棉,毛绒纤维干净、松散、有弹性。
但为了更高的利润,很多商家在娃娃里填的是廉价的“黑心棉”。
经漂白粉漂白或硫磺增白等化学处理的“黑心棉”,不仅破坏了棉纤维表皮的蜡质层,纤维的中腔和胞壁还吸入了大量的化学物质,往往异味缠身。
工业废料经二次加工生产后,粉尘严重、短纤维含量超标、存在致病菌等弊病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与此同时,在人工充棉、装订、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小作坊的操作环境差,出厂的毛绒玩具从里到外都可能聚集着大量的霉菌和尘螨虫卵。
而这些本来就不合格的娃娃,被放在温暖的卧室,被娃拿着抱着,简直就成了污垢尘螨的天堂,对孩子皮肤、呼吸道的危害可想而知!

怎么给孩子挑选毛绒玩具?
萌医生为了写这篇文章,看了很多资料,也是一身冷汗,毛绒玩具里的刺客实在是太多。
可孩子偏偏就是喜欢这些五颜六色又萌又软的玩偶,除了希望有关方面对毛绒玩具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外,我们也得学会如何孩子挑选毛绒玩具?(为了孩子的健康,又得辛苦一下老父亲老母亲了😂😂😂)
1、从气味上判断
刚刚咱们说过,玩具、服装等含有纺织面料的产品在生产、整理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改善手感,有可能在染色助剂中添加甲醛。
而孩子对于玩具的玩耍不仅仅局限于手脚等部位的皮肤接触,年龄较小的娃更喜欢将玩具塞入口中,如果出现甲醛含量偏高,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之前《滨海时报》就刊登了一则新闻:塘沽某男童在家中突然咳嗽、呼吸困难,浑身出满红疹,奇痒无比,家长赶紧把孩子送去医院,经检查得知是家里甲醛超标所致。进一步化验发现,罪魁祸首就是新买不久的毛绒玩具!
因此,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婴幼儿用品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 20mg/kg。
PS:购买毛绒玩具时,一定要问商家要检测报告,这里咱们也自夸一波,之前咱们开团的时候,放了几十份检测报告,当时咱还吐槽——这是有史以来检测报告最多的一次团购~哈哈~

所以咱们购买娃娃时,第一步,就是闻一闻,是否有刺鼻的气味。如果有,很可能是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这样的娃娃即使再喜欢,也不要购买。
甚至咱们可以再“武断”一点,只要觉得有一点儿味道的,或者是若有若无的,咱们通通不要❌
2、从填充物判断
这个我们刚刚也说过,一些三无玩具采用的黑心棉,往往带有很多细菌甚至病毒,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市面上好的毛绒玩具主要使用的填充物按价格由低到高:
泡沫 < 海棉 < 蓬胶棉 < PP棉(三维棉) < PP真空棉(三维真空棉)
其中质量较高的为 PP 棉和 PP 真空棉。
手感这个其实很好判断,一摸便知,我们平时购买时,可以用力揉捏挤压,看看毛绒玩具有木有硬物或者颗粒感,如果有,最好就不要买了。
3、从面料判断
毛绒玩具的面料,也是决定一个玩具价格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可分为长短毛绒、天鹅绒、拉毛绒等,面料的档次也是一摸便知。 
我们平时选购时可以看看毛绒玩具的绒毛是否密集,柔顺,用力随意揉搓后,不脱毛、不漏纱,梳理后毛绒应该恢复原状,如果出现异常纹理或者乱毛现象,咱就果断放弃哈~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一下毛绒玩具是否容易掉毛。很多劣质毛绒玩具都有掉毛的情况,孩子很容易将掉的毛吸到鼻子里,或者将一些毛絮吸入嘴中,这都会对孩子的呼吸道形成影响,严重的可能会招致窒息。

△不掉毛很重要哦
4、从安全性上判断
安全性,主要就是看毛绒玩具上是否有一些小零件,如果有,是否容易被孩子拉扯吞食。
对于幼儿来说,有“儿童嘴”(Child Mouth)这一说法,意思就是 3 岁儿童将嘴张大时的直径为 39 毫米,小于该尺寸的物体被认为有可能堵塞婴幼儿的气管。
根据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针对 36 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均不得含有小零件;
对于 36 个月以上儿童使用的玩具,允许含有小零件,但必须设置警示标识,以告知消费者其隐藏的伤害危险。
所以,我们平时在给娃选购毛绒玩具时,需要仔细检查玩偶的眼睛、鼻子这些地方,还有配饰等小零件(尤其是塑料、金属材质的),看看这些部件是否牢固。以免被儿童吞食,造成窒息危险。

5、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检查标签和认证
首先,我们尽量要避免在来源不明的娃娃机中夹取娃娃。
孩子喜欢毛绒玩具,可以选择在正规商场、专卖店或信誉良好的网店购买。这些渠道的娃娃通常有明确的质量标签和成分说明,安全性相对较高。
其次,还需注意产品说明,产品说明上至少应该标注以下信息:

产品名称、适用年龄范围、材质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维护和保养说明、执行标准代号、生产地址、厂址、联系电话、安全警示语、产品合格证等。
粑粑麻麻尤其需要注意玩具的主要材质、适用年龄范围和安全警示。
另外就是要认准 3C 认证或是 CE 认证。
3C 认证的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 Certification),主要适用于中国认证,国家工商管理部门规定,无 3C 认证标志的玩具均不得进入商场销售👇

而 CE 认证(Conformité Européenne)是法语“欧洲合格”的缩写,主要适用于欧洲经济区认证👇

以上这两个认证,都是具有强制性的,这俩认证一个都木有的,咱就别买了呗……

△CE 认证,长这样
对了,大家如果在网上购买毛绒玩具,如果商品的详情页没有说明,也可以要求商家出示相关认证证书,给不出来的就可以果断 pass 了~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