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规定的这个儿童健康数据,根本没有孩子能够达标!


马上团子就要升小学了,最近就跟一个家里有小学生的朋友聊天,想着能提前多了解一些现在小学的情况。
结果万万没想到,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朋友告诉萌医生:
现在小学所有学生
不能将任何一个物品留在学校❗
本来现在的孩子书包就越来越重了,有时候在放学的点路过小学校门口,经常能看到小学生们背着比自己还大的书包,一个个都被压成了“小虾米”。
在网上也能经常看到有粑粑麻麻吐槽娃的书包太重,仿佛里面装了铅球,别说孩子了,成年人拎起来都费劲。
而现在小学竟然还要求学生把所有东西都带回家,不让在学校留东西,那咱们来保守计算一下,小学三门主课,两门副课,加上主课的练习册,每天至少 8 本书,还要装水杯、笔袋以及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物品,每天书包不低于三公斤❗
更可怕的是,每次劳动手工课、美术课的工具也不能一直放在学校,每次上课都得把一大包东西带来带去……于是,娃的书包越来越重。

有媒体曾报道,有一年级家长曾向学校反映,早上送孩子去上学,拎一拎书包,大概有二三十斤重😱😱😱
后来进行问卷调查更是发现这种情况并非个例,83% 的家长反映,孩子抱怨过书包太重,还有 76% 的孩子因为书包太重,身体出现过一些问题。而书包的重量,45% 是 3~5 公斤,还有 14% 甚至超过了 10 公斤。
只能说,给孩子减负任重道远,自重更轻、背起来更轻的书包成为了很多粑粑麻麻想给娃寻找的“梦中情包”,因此,咱们今天就来唠唠——
给孩子的“减负”怎么选?
一、书包的重量

孩子的书包🎒应该有多重?
研究表明,介于孩子体重 10% 至 15% 之间的重量,是小朋友可以背在背上书包的重量上限,如果达到体重 15%、且没有任何卸力措施时候,就可能导致脊椎不正常弯曲。

因为本来娃的骨骼就比较柔软,且没有成型,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过重的书包会把孩子的双肩向后拉扯,这时孩子会不自觉地前倾,时间一长,轻则会导致驼背、含胸,重则甚至脊柱侧弯和高低肩。
耸肩膀、弓着腰、驼着背,腰背疼痛、颈椎错位、脊柱侧弯……负重前行,这些孩子们常见的体态问题,可能都是「超重书包」惹得祸——
专业骨科期刊 CORR 曾发表过一篇论文:当书包的重量超过体重的 15-20%,就会导致孩子背痛。背包使用不当会导致姿势和步态的变化。有近一半的儿童会因为超重背包而出现背痛问题,经历背痛的儿童成年后背痛的风险增加👇

广东省中医院也曾经就做过儿童背负书包的主题研究,结果显示:背上书包 2 小时以后,儿童脊柱就会受到影响。
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研究更是发现:学生如果连续 20 分钟背重量占体重 15% 的书包,其脊椎便会矮缩 6 至 8 mm,长期更会引致腰背痛、脊柱侧弯,造成「长得慢,缩得快」的快速老化风险。
因此,美国脊骨神经协会 ACA 认为,将背包的重量限制在儿童体重的 10%以内,同时让孩子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书包,是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咱们国内的建议也一样,2018年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了《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指出学生背负的书包重量不应超过学生体重的 10%👇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的体重是 25kg,那么他背负的书包总重量最好不要超过 2.5kg。
然而,现实是大部分孩子的书包重量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反而越来越趋于“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近几年有不少媒到小学做书包重量的调查,一个小学生书包重三、四、五斤都算轻的,书包重九斤十斤的都很常见,甚至还有超过十斤的👇

可以说,我们给孩子选书包,首要目标就是——
 减负 
✅第一:书包自重要轻。
给孩子减负的第一步就是给娃选择自重较轻的书包。
研究表明,学生书包的自重在 1000g 左右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过重或过轻的书包都是不可取的。
《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中也规定,书包自重0.5kg~1.0kg,小型号可偏轻,大型号可偏重一些👇

△《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
✅第二:书包自重轻≠背着轻,
背着轻才是真的轻。
体会书包的重量,不能以手提手包来感受,而是背在身上体验。
有的书包,自重可能比其他书包稍重一点,但加重物上身后,因为护脊减压的设计得当,整体会更轻,达到减重的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书包能让娃背上感觉舒适不重呢,这就要靠我们下面说的这三点了——书包的形状、背负系统和重心。
二、书包的形状

好的书包一定是贴合背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立体版型,可以增加书包与人体的贴合度,增加受力面积,将重量合理地分散到身体的多个部位,减少某个部位的局部压力,从而减少伤害的风险。
因此,国标中也明确:肩、背、腰三个部位与人体曲线贴合后有舒适感👇

也就是说,书包是否符合使用者的身体结构,需要看——肩膀、背部和腰部——这 3 个部位的设计。
🎒首先,要看肩带。
肩带,是孩子背书包是身体压力感最强的部位,不合适、不贴合孩子身体的肩带会出现勒肩膀、卡脖子的情况,影响孩子背包时的舒适度。
肩带是否合适需要看两点,一是宽度,二是形状。

众所周知,压强和面积成反比,同等重量下,书包肩带越细,孩子能感知到的压力越大,背着越累。
所以肩带一定要有一定的宽度,够宽的肩带可以减少肩膀疼痛不适感,有利于分散书包重量,减轻肩膀的负重,再加上厚实的衬垫,可以减少对孩子肩膀的压迫和损伤。

不过,肩带也不宜过宽,因为太宽了孩子背不住,容易溜肩。所以国标里也配套规定了肩带的宽度——不少于 40mm。
同时,宽肩带的形状也需要与孩子的体态贴合,有弧度的肩带设计,可以减少摩擦到脖子等部位的可能。
因此建议大家选择 S 型肩带,因为相对于传统 H 型肩带,S 型的宽肩带更符合孩子的背部曲线,和肩部的贴合度更高。

🎒其次,要看背部承托方式。
说完肩部,再来看腰部和背部。
符合人体工学的书包,背、腰部的设计一定有足够的支撑,贴合孩子脊柱的生理弯曲。
而让书包背部贴合孩子的身体,主要是由这三个设计实现的——铝条/背板、背垫、海绵块。
先来说铝条/背板,这是目前市面上护脊书包的主流设计。
孩子的脊椎腰椎不是 180° 笔直的,而是呈 S 型,因此好的书包要有一定的弧度设计,契合孩子背部曲线。

而在包身中内置有一定硬度的 S 型护脊铝条或者背板,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支撑,维持背垫的硬挺,保持书包的背部的形状,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体态,能够“挺直腰杆”。
此外,铝条、背板只是一方面,书包背部设计更重要的是立体廓形。

我们以前用的普通书包的背部设计可以用“一马平川”来形容,但这样并不贴合我们的身体。
因为书包背部一旦与孩子的背部形成中空,为了让书包更贴合背部、减轻压力,孩子在背书包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一直保持驼背姿势,导致背痛、腰痛,造成不良体态。
因此,书包必须有背部、腰部的承托,避免书包和后背形成中空,和孩子的身体更加贴合。

国标也规定:书包背面的支撑部位应该做柔软弹性的缓冲处理👇

也就是说,书包背部最好有不同的支撑软垫,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减缓书包对背部的冲击,避免脊柱与书包内重物直接接触,也防止孩子在蹦跳时直接拍打背部。
同时,也需要有分布合理的海绵块,能让书包更好紧密地贴近背部,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肩部的压力,将压力更多地分散到腰部、髋部周围,海绵块也最好空出脊椎的位置,减少孩子背包时对脊椎的冲撞。

三、书包的减负系统

普通书包是靠肩带承拉书包的重量,受力都压在了两个小小的肩膀上,想要让娃背着不累,就应该有完整的背负系统,能够为肩膀减负。
背负系统一般采取「多点式承托」,简单来说,就是「五花大绑」。
将书包的重量分布于两边加厚加宽的胸带、腰带、盆骨带,它们可以让受力更均匀,并能分散一部分负重到后腰和胯骨部位,让孩子背起来更轻快,以达到卸力效果👇


△五点式承托式设计,扣上胸扣和腰扣后护脊书包可有效减轻肩部压力达 48%
🎒胸带:
胸带是护脊书包的标配,一方面它可以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分担双肩的负担,将肩部压力转移到了上半身肌肉,另一方面可以在孩子跑跳的时候也保持书包稳定。
🎒腰带和盆骨带:
腰带大家比较熟悉,盆骨带是什么?
盆骨带就是书包背部底部像伸出去的小翅膀一样,与腰带连在一起,护住孩子髋部和腰部的固定带👇

△盆骨带固定带,就是腰带~
实际上,比起胸带,腰带或者盆骨带经常背忽略,但它们却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带。
咱们以前上学的时候,背的是普通的书包,经常能看见学生在奔跑的时候书包下部剧烈的左右晃动甚至「飞」起来。
这就是因为,普通的书包没有固定下部的辅助带,导致孩子背着走动跑动时书包的晃动给肩部、脊椎带来更大的压力。
因此,腰带和盆骨带的加入就能把书包的下半部分也牢牢地「绑在」孩子身体上,将书包的压力均匀的分布,而不是只施加在肩膀上,将重量分散在腰骨和盆骨上,防止书包乱晃,从而减轻对脊椎的伤害,让孩子背起来更轻松。

可以说,书包的胸带、腰带就是「国服最强辅助」,不仅可以起到辅助支撑、分压卸力的作用,还有助于更好的固定书包,能在孩子走动、跑跳时让书包不往后坠,保持稳定,让书包牢牢地「绑」在身上,不会晃来晃去,从而更均匀的分配压力。
四、书包的重心

最后,再来说说书包的重心稳定设计。
书包的整体重量越接近身体身体中心线,背起来就越轻松。
而稳定重心通常是由两点设计达到的,一是书包的腰带,二是书包内部的分层设计。
为了让书包的重心尽可能地接近人体重心、进一步减震,书包的重心应尽可能地接近人体中线,更省力。

因此,好的护脊书包内部,都有比较好的分层设计。好的分层设计能分散书包的重量,将较重的书本贴近孩子背部,让书包整体重量更接近身体重心,减少物品晃动。
因此,从重量分布的角度来说,较重物品应该放在书包最里面靠近背部的位置,较轻的物品放在外层,保证重量比较贴近背部核心力量。
另外,书包内部最好有固定书籍的绑带,保证书本稳定和身体贴合,避免背书包时书本摇晃。
让书包重心接近人体重心,除了依赖书包自身的设计外,也需要孩子使用正确的姿势背书包。
美国 ACA 建议,一款大小适中的书包,在为孩子调整好肩带长度后,书包底部和孩子腰部的距离,不应大于10cm。

《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给出的建议也是一样, 背上书包时,书包顶部不能高于孩子的头部,底部不要低于腰部 10 厘米(臀部上方),才是最正确的、最省力的背法。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