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英语,可以说一直是粑粑麻麻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英语有多重要呢,往大里唠,另一种语言的学习必然有拓宽视野、增加机会的作用,往小里说,日常我们从读书学习查资料,到网购日用品标识,再到出国旅游的交流沟通……
当然,这些都是对咱们大人而言,对娃来说,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小升初、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雅思托福……只要没有彗星撞地球,英语就还是这个世界上绝对的通用语言,这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不过,从小让孩子接触外语的原因也没有这么简单,另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婴儿有着天才般的语言学习能力。
这一点,相信大家也不陌生,这也是研究者的共识,婴儿的大脑在学习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宝宝能走、能爬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学习语言啦~
正因如此,学习语言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黄金期——0~6岁。在黄金期学习和掌握多门语言,绝对要比大一点的孩子和成年人来得更容易、更轻松、更水到渠成。
因此,比起长大后苦哈哈的背单词、刷题、搞精读,从兴趣出发、主打丰富有趣的英语启蒙体系对孩子而言,几乎是完全无痛的学习过程,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在数理化中埋头苦战时,还要被语言拖后腿~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外语的启蒙,对于大部分家庭还是一个难题。
当然,对于双语家庭来说,孩子的英语水平达到日常交流无障碍是一件非常轻松且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咱中国大部分家庭的情况,估计都是父母——英语卷面高分,一口哑巴英语——的情况😭😭😭
言归正传,这也是粑粑麻麻担心孩子英语的重要原因,十几年的教育让我们能高分过四六级,但张嘴磕磕绊绊,自然也会担心孩子走我们的老路,学了半天,还是只会: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的聋哑英语。
那么,针对大多数都是单一语言环境的家庭英语启蒙该怎么进行?怎么才能很好地规避这种情况呢?
我的观点是——让孩子像学语文一样,去学英语。英语是一门语言,甚至,理论上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一门学科,它和语文一样,就是纯粹的语言学习。
所以,对于一门语言,咱们先得明确一个学外语的科学顺序。
孩子学外语的顺序,跟汉语,或者说语文,就应该是一样的——先听说、后读写。
先听说、后读写,这 6 个字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是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咱们来拆解下——
第一个含义是,听说和读写不仅是不同的技能,而是指向了不同的学习对象。听说技能指向的学习对象是语言,读写技能指向的学习对象是文字。文字和语言是不同的东西。
第二个含义是,听和读都是输入,说和写都是输出,那么在学习顺序上,就是在听说的学习中,听在前,说在后。在读写的学习中,读在前,写在后。
因此,科学的英语启蒙像学习任何学科一样,都要在不同的时期有一个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想不给孩子太多负担,做不累的启蒙,就需要我们在一定时期里,让孩子接触和尝试他们该时期擅长的事。
好啦,说了这么多,也该上干货了!下面萌医生就结合小团子的英语启蒙之路,来个跟大家唠唠普通孩子的英语启蒙具体该怎么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当然,开头,顺便回答大家一个问题,很多家长最近问到英语分级阅读的问题,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孩子到现在一句英文都还不会说,其实没必要开始自然拼读。
就好比,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如何开始进行语文教学呢?
所以,先能够听懂一些、先能够说上一些,才是英语启蒙和学习的第一步。
另外,词汇量从来就不是「说」英语的最大障碍,怕出错不敢开口才是!
特别学龄前的孩子练习口语,很多时候词汇量、发音、语法真的没那么重要,小宝宝不会说话,也是努力一个字一个字、含含糊糊往外蹦的啊,也没有影响沟通嘛。
再次记住,英语不是学科,而是语言!用学科的方式学习英语,是舍本逐末、是事倍功半!
这里我也说个题外话,我高中参加过一个中外学生的夏令营,里面很多澳洲学生,我基本逮住谁就聊一个下午,觉得和老外聊天特别 high,这帮老外特别奔放,天南海北啥都能聊……后来发展到,在大街上远远看到黄头发的都敢大声“hello”,然后走到一起还拥抱一下


说实话,当时词汇水平也就那样,但我就是敢聊天,很多同学就一脸懵逼(我觉得是羡慕,哈哈)的看着我聊,虽然聊完我也不记得聊了啥~
但是,who care 呢?就算是鸡同鸭讲,也应该大声的表达出来~(情感也很重要,小团子有一次接到我爷爷的电话,我爷爷讲的方言,团子这代人基本不会讲方言,根本就是鸡同鸭讲,但是两人聊了好几分钟,不亦乐乎……)
所以,说英语重要的是什么,是抓住关键词 show yourself,然后 speak out,Loudly !Loudly !Loudly !
一
听,是一切的基础
专业的英语启蒙,是听力先行,无论对小龄孩子和学龄孩子,在刚起步的阶段,都得通过大量地听来磨耳朵。
不过,这里的磨耳朵,不是咱放着英语原声大碟让孩子在一边干听,而是给娃创造沉浸式的英语环境。
啥是沉浸式的英语环境呢,说的最直白点儿,就是得模仿娃学母语的语言环境,主打一个多互动模式,互动❗互动❗互动❗再配上绘声绘色的演绎。
如果粑粑麻麻的英语水平还不错,那就可以像给孩子可以像给孩子营造汉语环境一样,给孩子营造一个英语环境,让孩子调动所有的五官去感知,去自然习得。
千万别害怕孩子会混淆不同的语言,因为不同类型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词汇节奏和音调模式有关,而这些恰好都击中了宝宝区分语言敏感点。
研究者也表明,双语环境下的婴儿,能根据语言的音乐属性分辨出哪些声音属于哪种语言。
所以,想想我们平时会怎么跟娃说话(汉语)?简单来说,就是“指认”。
咱们是不是会先做一个指物品的大动作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稍显浮夸的说:宝宝,你看,这是什么?这个东西叫 XX!
营造沉浸式的英语环境也是一样,离不开指认,看到什么东西,我们都可以跟宝宝说,这是什么。比如家中所有的物品,户外能看到的物品,看到就给孩子指一指,让小手摸一摸,然后给她重复这个物品的英文词汇。
当然,也像学母语一样,还需要借助互动类的儿歌、绘本、动画等来给孩子营造环境。
实际上,现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也是一样,习得(Acquisition)而不是学得(Learning)——
2022 年英语新课标对 1-4 年级的英语学习要求,也明确加入了看动画、听儿歌、唱儿歌的要求,对于低龄孩子来说,这也是给他们打造沉浸式语言环境的必要手段。
✦✦
01
听儿歌
小孩子对押韵儿歌非常敏感,像我们刚刚说的,语言是有音乐性的,而孩子的大脑比成人更理解这一点。
儿童教育专家也发现,在 4 岁时记住 6 首以上童谣的孩子,8 到 9 岁时往往在学校表现得更好,甚至会成为顶级的阅读者。
因为儿歌的重复和韵律,能帮助孩子迅速 get 新词汇,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词语如何组合在一起。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 SSS 儿歌(Super simple songs)、《儿歌童谣城》(英文启蒙中必唱的儿歌基本都能在这部动画中找到),里面的主题非常丰富,计数、颜色、形状、动物、动作、表情、天气……
很多粑粑麻麻不知道怎么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就是按词性来听,可以按名词、形容词、动词这样划分主题,日常根据生活场景来一遍遍的重复。
比如我们家团子圆子最早接触的就是名词性的,关于苹果的儿歌,apple round, apple red,apple juicy,apple sweet,我们就可以拿个苹果出来,和孩子一边唱一边吃一边演。
后来娃上幼儿园后,就可以多听天气这样更有延展性的主题,在家可以边唱边让娃拿起画笔涂鸦,把 sunny、cloudy、snowy 等几种天气都画出来。
平时换衣服、出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自然地加入和孩子的儿歌互动。
比如经典的 Head Shoulders Knees & Toes 里就涵盖了头、肩膀、膝盖、脚趾、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子。我们可以一边唱一边点点孩子的这些身体部位,还顺带完成了孩子的身体认知。
再比如动词类的 walking walking,出门的时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到 jump 就跳起来,唱到 run 就跑起来,唱到 stop 就不动……
✦✦
02
看动画
动画所以小朋友都熟悉,但英语动画可以怎么看呢?
咱们先来给动画片分个类——虚构和非虚构。我们家娃是从虚构类动画片开始看起的,因为相较于科普、纪录片等涉及一些难度大词汇的非虚构动画,年龄小的宝宝对虚构的卡通动画接受度更高。
先举个咱们最熟悉的例子:
《小猪佩奇》,典型的“英式工薪家庭”,每集讲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从孩子的视角贴合他们的生活,简单的英文再配上易懂的画面,加上孩子也看过中文版,所以基本不需要粑粑麻麻的帮助就能愉快地一集一集往下看。
后来团子大一点,由于发现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就开始让他接触一些非虚构类的动画,像《平博士密码》、《史努比太空历险记》、《人体大揭秘》这些科普动画都是他特别喜欢的。
尤其是《平博士密码》,里面有各种小团子感兴趣的物理、生物知识,比如微观世界、宇宙大爆炸、万有引力、相对论等,还特别介绍了很多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的故事。
团子其实并不能完全听懂,但由于对科学的兴趣,也倒逼着团子这个小英语渣去努力“钻研”这些科学类的动画,既可以满足听力输入,也能学习科普知识,我和团子妈也是很欣慰了,哈哈~
只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相比起团子,我们家小圆子艺术细胞比较多,对画画很感兴趣,所以她就更喜欢画面好看,看起来像绘本一样的动画,比如《莎拉和鸭子》。
她非常喜欢圣诞节装饰圣诞树的那集,看了很多遍,久而久之也学会了 beady、glow、preal light、christmas、baubles 这些对娃来说小众但可爱的词~
二
说与读,相辅相成
等孩子的听积累了 1 年或 2 年后,我们就开始从听,进入到说与读的阶段,鼓励孩子张口讲。
而这里,需要粑粑麻麻特别注意的就是,想让孩子开口,首先得自己开口。
这是因为,语言是一项社会性活动,研究发现,低幼阶段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所起的作用非常之大。
研究将孩子分为了 2 个小组来学习普通话课程,一组孩子在电视前上课,一组通过听音频上课,测试结果显示,不论是只听音频还是只看视频的,都没有任何效果。
也就是说,早期语音学习的关键在于“有人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社会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粑粑麻麻们也千万不要害怕张嘴,也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口音问题,首先,学龄前的孩子练习口语,很多时候词汇量、发音、语法真的没那么重要,小宝宝不会说话,也是努力一个字一个字、含含糊糊往外蹦的啊,也没有影响沟通嘛!
其次,娃的发音在大量音频输入中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将来语言能力强大后,甚至还能自由模仿、切换口音哦~
最后,口语的学习需要自信,主打一个不要 face!大胆地show yourself,然后 speak out,Loudly !Loudly !Loudly !粑粑麻麻的自信也一定会影响孩子的。
在这种社交悍匪的自信下,我们再来展开说说,怎么让孩子说与读。
✦✦
01
动画与游戏
打开孩子的兴趣
没错,又是动画!
除了刚刚我们说的虚构和非虚构类动画,还要一种很特别的动画形式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英语启蒙动画,它的形式有点像现在很流行的“沉浸式戏剧”,互动感很强,是动画与游戏的结合。
在动画里,孩子也是故事里的一员,每当到了关键情节,就会要求孩子,说出指定的单词或句子,才能推动情节,继续往下看。
在这种简单的动画互动的带动下,孩子也更愿意大声开口说,在不断得到积极的正反馈后,也更容易坚持,做到 do little but often~让娃养成日常用英文的习惯,这是我们启蒙阶段的终极目标。
当然,简单的英语单词游戏也是让孩子开口很好的方式,比如简单的“单词短语游泳接力”,当屏幕的一个单词或短语被读出时,屏幕底端会出现三个图片选项,孩子需要点击正确表达词汇含义的图片后,接力才能进行👇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跟着音频一起朗读词汇和短语,一边大声说一边选择图片,这样一来娃的听说读都被训练到,同时图片的选择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每个单词短语的含义。
✦✦
02
绘本、分级阅读
夯实基础
说到英语启蒙的说和读,那肯定少不了绘本这个必备工具了,绘本文字少、图画多,对于阅读量不大的低幼孩子来说,正是用看图来培养孩子阅读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对于低龄的宝宝来说,家长给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的关键在于——绘声绘色。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几个亲子共读绘本的小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常用拟声词。
和中文一样,英文中也有很多拟声词,baa(绵羊叫)、bowwow(狗叫,汪汪声)、buzz(蜜蜂蚊子,嗡嗡声)、clank金属磕碰声 当啷、lik脆响的关门声,吧嗒、Sough(风吹动树枝叶声 飒飒)、Pop(鞭炮爆炸声 噼啪)……
共读绘本时,读到这样的内容时,粑粑麻麻用夸张的拟声词,再配上夸张的肢体表演,孩子自然会很感兴趣,被我们逗笑,甚至模仿我们滑稽的模样。
再来我们还可以更孩子一起表演,和之前说到的英文歌谣一样,比如当我们读到calp your hands 时,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拍拍手;jumped on the bed 时,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从沙发、床上跳下来。
对于一些故事类的绘本,大家还记得那些有趣的儿童剧吗?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些简单的小道具,一人分饰多角色,用图片+声音+动作演给孩子看,或者跟孩子一起表演绘本上的内容,就像《好饿的毛毛虫》儿童剧里做的那样。
对于孩子读过很多遍的绘本,我们可以抛开书,选主要词汇和场景玩起来~比如圣诞节主题、动物主题、颜色主题、家具主题……
至于分级阅读,这主要是一个辅助手段,阅读的顺序建议从「字母-单词-词组-短句-段落」循序渐进。
阅读量也不用太大,建议 1 天 1 本或 2 天 1本新书,读新书的同时及时复习读过的旧书,新旧一起看,慢慢积累量就好啦~
一开始,主要让孩子在前语言阶段就建立词汇与实物的对应,就像闪卡那样,每一张都是生活里的高频词汇。小朋友们可以看图会意,避开翻译思维,直接进到英文思维模式。
像升级打怪一样,接下来可以进主题式的阅读,根据之前读过的单词作为重点进行一定的延申👇
并且这些延申都是「A is for apples」这种句型结构👇
大家发现没有,这种输入跟宝宝习得母语的方法也非常近似。譬如说,1 岁的孩子会说「这是我的妈妈」,即使没有任何提示,他们自然也能说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玩具」。
在英文的语境里面,孩子们也很擅长以词组或者句子为单位来表达,说白了,就是替换掉其中的某个词,「P is for playing」、「P is for push」、「P is for pigs」。
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听说读三部分就可以齐头并进了,在不断重复输入后,高频词汇和常见词汇的重复出现,无形中能够帮助孩子将很多视觉词汇和听觉词汇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最酷的是,我们也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哦~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