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子在幼儿园体检时,新增的这个项目,我觉得实在是太太太赞了!!


这几年,学生体检,新增一项筛查内容——脊柱弯曲异常。

之所以进行这项检查,是因为目前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已达 20%,男女总体的比例大概为 1∶7。
这个数据,确实是触目惊心,也就是说,大约每 5 个孩子中,就可能有 1 个存在脊柱侧弯。
不仅如此,弯腰、驼背、高低肩——这些成年人才有的体态畸形,已经开始“侵略”学龄前儿童,成为继肥胖、近视后的又一危害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杀手”。

这波体检后,家长们表示有点慌:
脊柱侧弯到底是个啥?
学校体检,我家孩子脊柱侧弯筛查呈阳性,为啥平时没看出来?
脊柱侧弯,能预防吗?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
所以,今天萌医生就来这个对孩子长期的生活健康都有影响的脊柱的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顾名思义,就是脊柱发生了弯曲。
脊柱侧弯的患者,用肉眼从背后看,很明显就会发现脊柱不再是一条垂直线了,而是偏离中线向左或向右侧发生不正常的弯曲,形成带有弧度(“C”型或者“S”型)的脊柱畸形。

而在医学上,Cobb角是衡量脊柱侧弯的标准,当站立位脊柱正位X光片上的弯曲角度(Cobb角)大于10°时,就称为脊柱侧弯,也叫脊柱侧凸。

不过,在正常脊柱和脊柱侧弯之间,还存在姿态不良这个问题。
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紧张程度的一种正常身体状态。
偏离正确身体姿态的状态都是姿态不良,通常表现为 Cobb 角<10°,出现脊柱侧向弯曲、颈椎前倾、圆肩、骨盆前倾、骨盆后倾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脊柱侧弯都分为哪些,以及哪一种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儿童中最常见的,成因又是什么?
01
脊柱侧弯的分类
一般来说,主要有 2 种常见的脊柱侧弯,分别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脊柱弯曲异常,这个很好理解,主要由先天性脊椎发育不全或家族遗传导致。
后天性脊柱弯曲异常,是由于肌肉张力不均、营养不良、创伤或姿势等造成的侧弯,主要分为两大类——姿势性和病理性,姿势性又可分为习惯性(功能性)和固定性;病理性则分为特发性(原因不明)和继发性(如结核、外伤等)。
那么,家长们最关心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中最常见的又是哪一种呢?
实际上,在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弯(依据年龄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4~9岁;青少年型:10~18岁),占全部脊柱侧弯的80%。它是在骨骼发育成熟前最常见的脊柱畸形,随着儿童生长发育而产生,发生时间多出现在生长高峰期。

然而,目前,这种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孩子早期生活环境和行为是重要原因,比如:
久坐≥2 h会加剧脊柱两侧肌肉失衡;
不良坐姿会导致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衡,容易形成脊柱侧弯;
白天户外活动时间越短,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越高;
娱乐屏幕时间和作业时间过长,也是导致青少年姿态异常的重要因素,并随年龄而增长。
也就是说,尽管原因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青少年及儿童缺乏锻炼、频繁使用电子产品、长期不良坐姿都会加速脊柱侧弯的发展。
01
脊柱侧弯的危害
不容忽视
作为身体的顶梁柱,尤其是还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脊柱一旦发生侧弯,会出现肩背部不平、胸廓的畸形、骨盆的倾斜、长短腿等肉眼可见的变化,当然,它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孩子的体态,还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危害一:影响孩子的心肺健康
很多人以为骨骼问题不会累及五脏六腑,其实不然,因为心肺功能是伴随胸廓发育来进一步发育的。
由于脊柱侧弯发生在胸腰段居多,弯曲严重者会导致胸廓旋转畸形和胸廓容积下降,从而影响心肺发育而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心慌气促等症状。
危害二:影响孩子的发育
这一点主要是对女孩的影响比较大,脊柱侧弯会导致一侧肋骨突出的问题。等孩子成年后,还可能会影响生育,因为脊柱侧弯还能压迫骨盆倾斜变形,严重的甚至在怀孕时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危害三:引发身体病痛
脊柱问题还可能造成腰酸背痛、四肢疼痛。
这是因为脊柱作为人体的主干,两侧连接着很多肌肉,如果歪斜,两侧肌肉会发力失衡,而肌肉韧性组织容易发生慢性劳损,出现顽固性疼痛,如果严重,还可能引起脊髓及神经根受压,从而引起下肢及腿部疼痛。
危害四: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纳闷。
这主要是由于身体是以脊柱为中心的,并且脊柱两侧还连接着很多肌肉,也就是说只有脊柱能够维持好身体重心的时候,肌肉才能充分放松,我们的身体也会感到舒适。
而一旦脊柱侧弯,身体重心就会发生偏移,肌肉为了找回重心,过度疲劳而变得僵硬,长期如此,就会影响血液循环,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的问题,孩子的注意力难免会被分散,学习效率也会降低。
除此之外,脊柱问题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体态的问题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社感到担忧和恐惧,因此,对于孩子的脊柱问题,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二、两招在家自查
实际上,脊柱侧弯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发病隐匿,前期小于 10 度甚至 20 度以内,如果父母不用心观察,或者被误以为是含胸驼背,往往会被忽略。
但如果早期不加以干预控制,进展会非常快,当明显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有了更严重的脊柱问题,而且很多孩子都是在 8、9 岁,甚至十几岁才发现,但实际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脊柱侧弯。
所以如果孩子大于 4 岁,请花一分钟来帮孩子检查一下。
01
第一步:站立位检查
让孩子脱去上衣,放松自然站立,双脚并拢、双膝伸直,手臂自然放松置于身体两侧。
家长站在孩子背后或前方观察,如果有脊柱侧弯的孩子,可发现以下体征:
①两侧肩膀及锁骨不等高;
②双侧胸廓或乳房不对称;
③双侧肩胛骨不等高或一侧隆起;
④髋部高低不一,腰部不对称,弯曲的凹面看起来比凸面高;
⑤脊柱向一侧偏移;
⑥双手自然下垂时,胸部至两手间的距离不一致。

02
第二步:弯腰位检查
让孩子脱去上衣,双脚跟、双膝并拢,双腿伸直,双臂自然下垂。
然后让孩子直腿弯腰至90°,家长站在孩子背后,双目平视背部,仔细观察孩子的两侧背部。
如果看到两侧的背是平的,那么基本就没什么问题。
如果发现背部两侧的不等高,或者一侧有明显隆起,那么脊柱侧弯的可能性就很大。

以上若是有一项不正常,家长则警惕起来,建议带孩子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三、想要孩子拥有良好体态,
平时要注意这些
虽然脊椎侧弯的病因有80%的尚未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很多孩子出现脊椎侧弯,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因为不良姿势造成的,所以在娃小时候,就要注意避免一些伤脊柱的行为,及时止损。
01
get正确的站姿
先看看什么是正确的站姿:
从‍‍‍‍‍‍‍‍‍‍‍‍‍‍‍‍‍‍‍‍‍‍‍‍‍‍‍‍‍‍前/后看,通过人体重心的垂直线将身体一分为二,左右两侧对称;
从侧面看,耳朵、肩膀、髋基本处于一直线,膝关节与踝关节位于直线略后方;
头和身体无旋转,脊柱无明显前凸、后凸、侧弯,肩膀和骨盆保持水平。
站相不好的小朋友很多都有这些问题:身体重心放在单腿上、驼背、探脖子、含胸等,这些姿势,虽然「舒服」,但却是对身体不利的。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靠墙站」(靠墙站时注意后脑勺、肩膀贴墙,腰部和墙壁之间大概有一掌距离)来让孩子感受和练习正确的站姿,当身体对这种状态产生记忆时,日常的姿态也就因为习惯而变成了自然。
02
get 正确的坐姿
小孩子因为没有护脊的意识,平时在涂鸦、玩游戏的时候坐姿很难非常正确,甚至很多时候是七扭八歪的,等孩子上了小学,更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校中存在“坐在椅前半部,上身前倾”等不良坐姿。

这些坐姿形成习惯后,使得弯腰、驼背、脊柱病变发生的情况增加,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所以,我们必须让娃get正确的坐姿:
调节桌椅至合适高度;
头部保持水平,背部维持脊柱正常生理弧度;
肩膀放松,双肩等高,前臂保持水平;
「髋-膝-踝」屈曲 90-90-90°,双脚平放于地面。

如上图,对于每天要久坐学习的娃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
这是因为,当我们处于长时间坐位姿势的时候,受到最大压迫的就是腰部,科学家专门针对腰椎间压力做了测试,结果发现:
假设正确站立的时候腰部承受的压力为 100%,那么当背部和膝盖成 90 度角坐姿的时候,腰椎的压力就会达到 140%,比微微后倾的姿势压力要大。

不过,从上图我们也能看出,并不是越后仰越好,因为我们不仅要考虑腰部,还得考虑尾骨的,综合身体各部位的承压,最好的坐姿其实是微微后仰。
所以,总的来说,正确坐姿就是——轻松保持脊柱自然弯曲,上半身微微后倾、双腿向前。
此外,有很多人比较重视孩子写作业时的状态,却忽略了孩子看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姿势,尤其是平板、手机这类,如果娃要使用,一定要把它们垫高到合适的位置。

另外,还有几个舒服但伤脊的姿势也要不得,比如很多孩子画画时「W」型坐姿,很多孩子都喜欢这样坐,但这种坐姿会引起脊柱前凸,也就是脊柱会大幅度的向内弯曲,最后成为我们常说的驼背。
正确的画画姿势,应该是下图这样——

还有就是,所有人都爱的翘二郎腿,长期习惯这种坐姿,会让脊柱从正常的「S」形状变成「C」形状,受力不均,就会出现变形。
最后必须提名葛优躺,这也是不良坐姿,会使肌肉无力,长期如此会对脊柱造成伤害。
不光是孩子,大人有这些习惯,也要改正哦~
03
get正确背包的姿势
首先说选书包,萌医生之前也给大家推荐过这个——双肩护脊书包,这种书包非常适合每天都与书包形影不离的孩子,因为这种书包的护脊设计可以给脊柱生理弯曲处支撑,有胸带、腰带辅助承重,分散压力。
另外,给娃选书包,也要选择那种自重轻的,小学生书包总重量不宜超过体重的 10%,孩子体重在 25 公斤的话,书包总重量不要超过 2.5 公斤。
如果背包太重的话,娃的脖子会无意识向前倾,加之如果缺少运动,肌肉没有得到训练,以及脊柱得不到舒展,长期如此会导致脊柱侧弯、驼背,腰肌劳损。
再来说,背书包。

单肩背书包,又酷又时尚,很多学生甚至是学龄儿童都习惯单肩背书包,But!这种习惯会让脊柱从正常的形状向一边倾斜,一边的肌肉也会因过度使用变得紧张,长期如此就会发生脊柱侧弯,造成高低肩。

还有很多孩子喜欢把肩带调的很长,这样也是不行的哦~一定要保持书包顶部在肩膀偏下一点点,底部不能低于腰线下 10 厘米,这样背起来时,孩子身体的各部分肌肉发力才是正常的,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体态。
而「护脊书包」,说白了就是让背包更加符合人体工效学,通过一套设计科学的「背负系统」,实现重力的合理传递,把书包对肩部的压力,更多地、更均匀地分散到腰部周围,减少其对肩部及脊椎的压迫,压力分散了,背着就轻巧了。

△Moonrock 护脊书包采用的五点式承托,
扣上胸扣和腰扣后,Moonrock 护脊书包可减轻肩部压强约为 48.4%
那么,给娃用的护脊书包,通常是通过——减轻书包自重、立体的版型、分点式承托(护颈肩带、腰带、胸带)、背垫、减震设计、护脊条、等多个方面来实现保护脊柱的功能,它们共同决定了书包的压力转移程度,也就是书包背起来是不是省力、舒服。

分享两个正面的例子,我给两个孩子买过的 Moonrock、Beckmann 的书包,在分压方面,主要就是增加书包与人体的贴合度,增加受力面积——采用多点式承托,将书包的重量分布于两边加厚加宽的肩带、胸带、腰带,以达到卸力效果。 
与此同时,为了增加贴合度、减震,护脊书包中通常还内置护脊条,让书包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是整个护脊系统的定型框架,提供 plus 的支撑力。


△Moonrock 护脊书包的护脊条(左图);Beckmann 护脊书包的护脊条(右图)
此外,让书包的重心尽可能地接近人体重心、进一步减震——像翅膀一样的骨盆垫会稳住书包的下半部分,进一步分散压力,将书包重量转移到背部和臀部,让背部和臀部共同承重,同时减少了书本的前后及上下位移。

背包时的身体受力图:左1为benckmann扩容款受力绘制图,右1、右2为其他品牌书包受力绘制图,相对其他书包,Bcekmann(左一)背部、腰部、髋部和臀部的接触点位更多,所以肩部压力更小(蓝色越深,压力越小)
总的来说,护脊书包的分压思路主要三点:增加贴合度、减震、书包重心接近人体重心。
也就是说,我们在挑选一款护脊书包时,着重看的也是相应的三个点(知识点):
1
是否有胸带、腰带、较宽厚的盆骨带。

2
肩部背带是不是足够宽厚:相对于传统 H 型肩带,S 型、括弧型、加宽的肩带更符合人体的背部曲线,和肩部的贴合度更高。
3
背部是否贴合,接触面是不是足够大:背部主要有背垫,和异形的海绵块两部分,背垫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应该软硬、厚薄适中;海绵块则起到紧贴孩子身形的作用,应该合理分布,空出脊椎的位置,减少对脊椎的碰撞,把压力尽可能分散到腰部、髋部周围,以此来减少运动中背包的晃动。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