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谣言害人!小团子的这个兴趣班,男女生的比例,着实有点炸裂……


熟悉咱们的朋友都了解,我们家两娃都在学围棋,在他们接触围棋的过程中,萌医生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
学围棋的女孩,真的很少
由于年龄不同,团子和圆子不在一个班里上课,圆子所在的那个班,就她一个女孩,团子跟的那个班,也只有 2 个女孩。后来也跟围棋班的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老师表示这个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事实上,男女学围棋的比例的确悬殊。

围棋职业棋手李喆(围棋生涯荣誉无数,有“天才少年”的标签,拿过全国冠军,等级分曾排名中国第三,世界第九)曾在文章里举过三组数据👇



从这三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围棋的初学者群体,还是大学里选修围棋的大学生群体,甚至是职业棋手群体,男性的占比都远远大于女性——
男女学围棋的比例大概是 2 : 1
并且,相比男生,女孩子在学习围棋时还可能面临更多质疑,比如:
“女孩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学围棋可能会费劲”
“女孩太情绪化了,输棋容易哭”
“比起围棋这种烧脑的兴趣班,女孩更应该学艺术类的兴趣班”
……
但作为一个有女儿的父亲,萌医生完全无法认同这些论调。
女孩真的不适合学围棋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一、女棋手真的不如男棋手吗?
01
对于初学者来说
····
····
····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女孩学棋会比男孩吃力,从而觉得女孩不适合学围棋。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众所周知,围棋是一项智力运动,被称为「大脑的体操」,那么我们就先从智力的角度来看看,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智商的差异吗?

有位叫做理查德·林恩(Richard·Lynn)的学者, 他从 1994 年开始跟踪同一批孩子的智力成长,一直持续到今天。
他的研究发现:在孩子 11 岁之前,女孩的智商得分平均比男孩高差不多 1 分,而在 11 到 16 岁之间,男孩子们开始发力,直到 16 岁以后,男孩的智商会比女孩平均高上 1.8 分。
且不说这其中还有非智力的因素在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发展,哪怕单看这个结论,我们也能发现,这种男女智力上的差异是非常小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以后但凡碰到大放厥词说——女孩子不如男孩子聪明的,直接骂回去!

另外,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如果目标就是到达业余 5 段的话,男女之间也没有太大区别。
(PS:即使在高级别,虽然男棋手战绩占有优势,但是,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学围棋的男女比例本身就十分悬殊;其二,这也和男女之间体力差异有关,毕竟世界级的围棋是非常消耗选手体力的,就像你不可能要求现在 60 岁的马晓春能战胜现在的 20 多岁的新科世界冠军辜梓豪)
反而,从经验上来看,在初学阶段女孩比男孩要进步的快一些,学的更好,这可能是因为在相同年龄,女孩的大脑发育成熟度要比男孩更高。
并且,不少围棋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发现——大多数女生的棋风更为凶猛,进攻性更强。
总而言之,女孩不适合学围棋,实乃无稽之谈。不过,大家有木有觉得这种“坊间论调”听起来十分熟悉,这简直和在“男女生学理科”这件事情上的论调一模一样。

在学生时代,相信女孩们多多少少都听到过这样的言论——
选文科吧,女孩不适合学理科;
别看她现在成绩好,那是因为初中理科简单,等到了高中就跟不上了;
别担心,男孩后劲大,等到文理分科他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
但,就和“女孩不适合学围棋一样”,“女孩不适合学理科” 一样是缺乏任何科学支撑的“偏见”。
多项研究都指出,男女数理能力方面,没有性别差异👇

△研究从多个角度(包括数字感知、数学概念、计数能力等等)比较了500多名儿童的数学认知差异,结果表明,男女之间的数学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差异
在男女儿童发展早期是如此,后期亦是如此。
一项研究人员分析了时间横跨 1931年~2013 年、来自 268 所高中的 160 万名高中生的成绩,结果发现:
在普遍被认为是男性占优势的STEM(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中,高中男女生成绩并没有统计学差异。
但不仅是孩子自己,不少家长由于爱子心切,希望孩子在学业上走得更顺利,仍然很容易被这样的缺乏任何科学支撑的“言论”所影响,从而被左右一些选择。
比如不让女孩选择理科或者学科创类的项目,更愿意培养女孩记忆,语言,身体表达等方面的技能,让女孩学唱歌、跳舞、弹钢琴,觉得这些才适合女孩子。
当然,学这些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是因为听信了谣言、害怕自己女儿学不了理科、从而因为一种逃避心理去学这些,就真的没有意义了!
长此以往,这种想法根深蒂固,那么就容易形成一种“偏见”,导致大家不太注重女孩数理思维的训练。
而且,就是这样从婴儿时期就存在的区别对待和刻板印象,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还会给孩子套上无形的枷锁,影响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

但萌医生也反复跟大家唠过好多次,这种思维并不只是理科才需要,不论是文科还是任何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这些能力。可以说,不管孩子高中选文科还是理科,大学里面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培养思维能力和科创兴趣,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围棋这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数理能力的兴趣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弥补这部分的“缺失”。
02
对于顶尖棋手来说
····
····
····
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围棋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那就是有很多围棋比赛是不分男女的。
其他项目,比如乒乓球、网球、游泳、体操、跳水、田径……都是男女分开比赛,最多只会设置一些团体赛或者男女混合项目,是可供男女选手组队一起参加的。
只有围棋,女子比赛只有几个,大部分大赛都是男女不分的,比如国际比赛的设置中,经常被称为“公开组”,公开组就是男女都可以参赛的。
这其实也侧面证明了,比起体力上的悬殊,男女在智力上是完全可以“一较高下”的。

虽然,由于男女的生理构造、思维模式和在社会所处的角色,以及漫长的历史带来的观念等等方面的原因,确实造成了男女在很多地方不一样,即使是顶尖棋手芮乃伟都表示:女棋手在男棋手的世界里拼搏,想争取好成绩还是不太容易的。
但是,尽管如此,在世界棋坛上仍有与男棋手同场竞技而不落下风的顶尖女棋手。
比如咱们刚刚提到的芮乃伟,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她曾在 2000 年的国手战中战胜当时排名世界前二的曹薰铉、李昌镐师徒,拿到国手战头衔,完成了绝大多数男棋手都难以实现的壮举。
可以说,不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对于顶尖选手,与其他更多纯粹依靠体力和力量的体育项目相比,棋类这个智力项目的男女水平差异实际上都要小的多,可以说“通常情况下女孩的力量不如男孩”是相对客观的,但如果说“女孩数理能力不如男孩”“女孩不适合下围棋”,这就是一种“偏见”了,着实要不得!
二、为什么我会让团子圆子学围棋?
萌医生让我们家两娃去学围棋,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围棋有利于孩子的升学,二是围棋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
01
围棋对于升学的作用
····
····
····
在小升初升学政策中,很多学校有体育运动员单招政策,通常情况下要求学生围棋达到业余1~5 段,并需要去初中学校参加比赛,根据成绩录取。而且,这个录取比例和段位成正比,业余 3 段以上优势极大。
在中考的升学政策中,除了单招政策(和小升初单招类似,围棋业余4~5段,需去高中学校参加比赛,根据成绩录取),还有参加省运动会这条路可走,一般需要获得省运动会前八名奖项,中考可加分50-200分,省内高中可任意选择。
而在高考政策中,有三种方式,第一个是直接保送,第二个是优秀高水平运动员特招,第三个是体育运动员单招。
保送呢,这个难度系数太高,需要是奥运项目破世界纪录或亚洲纪录或全国纪录(不含青年纪录),或是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此外还需参加规定比赛且取得规定名次👇

特招院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一般要求全国比赛前八名,难度也比较高。
而单招,这是大多数学围棋的孩子都有可能走的路,2024 年单招院校共有 129 所,需要学生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对应围棋水平就是至少达到业余 5 段,并且需去大学参加比赛,根据成绩录取👇
说实话,业余 5 段真没那么难,我觉得团子是围棋大渣渣(真的,一点没谦虚,我一直觉得相比于数学,团子的围棋毫无天赋),结果大半年下来,竟然升到 9 级了!按照小学毕业达到业 5 的节奏看,竟然还比标准节奏领先半年!

02
围棋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
····
····
首先,围棋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力。
围棋的棋盘由 19 条横线、19 条竖线组成,一共 361 个交叉点,也就是说,棋局的变化是 361 的阶乘❗
正因如此,围棋界也流传这样一句话——千古无同局。
只要入了棋局,想分心都难,孩子需要从一着子考虑到整个棋局,如实地、外势、弃子、打劫、先手后手……面对复杂多变、样百出的棋局,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脑中快速思考,进行判断、分析、周密计算,否则就会跟不上。

很多研究也证明了围棋对于孩子专注力提高的作用——
一项研究共选取了852名被试,包括了一年级、五年级与八年级的男生与女生,引入组别变量(下围棋组、对照组),探讨了下围棋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普通情况下,儿童的专注力只有20min左右,但围棋的开盘时间却远大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围棋对于儿童的注意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稳定性、集中性与可持续性上,同时,注意力的提升也影响了儿童的学习成绩以及实践活动。
围棋还有利于孩子逆商的发展。
逆商,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抗压能力、抗挫能力。
而围棋活动本身就是一输一赢,胜负都是家常菜,没落一子场上的局势都有可能发生变换,并且,在对弈时,孩子没有可以求助的对象,只能自己想尽办法自己攻克困难。
可以说,围棋,提前为孩子们创造了一种需要独立处理困境的条件,在棋局里,复杂的变化让孩子的意志力得到不断的磨炼,同时也能培养孩子正确的得失心、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
让孩子学会在失败局面下快速调整,做出最有利的判断;
在失利后反思自我,并期待下次的挑战;
在不利局面下,决不放弃坚持到底。
老实说,萌医生觉得,围棋的这种强竞技性和对抗性,对现在处于父母保护中的儿童来说,真的挺可贵的,因为并不是刻意地让孩子受挫,而是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竞技场上自然而然地去经历、去感受。
后来我也专门去查了一下,还真有研究人员对围棋学校的围棋队学生、一般学生和普通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围棋队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上存在问题的比例较低,心理健康状况更好。

不仅如此,围棋也有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有研究者就幼儿围棋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语言、认知、社会、情绪)和人性方面是否有帮助进行了研究。
这一研究从 2015 年 3 月开始至 2015 年 11 月结束,在孩子们经历了8个月围棋教育后,对其发展(语言、认知、社会、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认知调节、行动调节、情绪调节),及相对于同龄人的才能性(社交性、亲社会性、主导型)受到的影响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学习围棋的小朋友情绪调节能力增长 10%左右,在社交能力和主导能力上也有提升。
当然,围棋对数理能力的益处更是数不胜数,毕竟围棋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信很多粑粑麻麻对这部分的内容更感兴趣,咱们前几天在这篇文章里详细地写过——
跟着抄作业就行!看看各地的高考状元们,小时候都在学什么兴趣班?
有兴趣的粑粑麻麻可以去看看哦~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