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两个崽去了趟这个「脏乱差」的地方,却享受到了非凡的教育意义(每个城市都有)!


每年暑期一到,最流行的就是带娃“见世面”。
于是,粑粑麻麻们开始带娃“远走高飞”,有的带娃去各大名校研学,有的报名了各种夏令营,普通一点的都得带娃出门旅游长长见识,打卡各种网红景点……
不过,世面不一定在远方,也藏在生活的深处。
一日三餐、油盐酱醋、山肴野蔌、酸甜苦辣、山肤水豢、南腔北调……这些风物人情,一餐一食,这些被掩埋在城市灯红酒绿之下的零零碎碎的劳动,却是所有人生活的基础。

汪曾祺曾说:“到了一个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于是,为了寻找这种“生之乐趣”,上个周末,萌医生就带两崽去了我们城市最大的“农副食品批发市场”,走起!
两崽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就一整个爱住了,表示: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一个普通的“批发市场”,竟然蕴含着这么多博物学、营养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数学等等的大学问,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批发市场,有什么——
一、批发市场的博物学
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每天端上桌的饭菜,都早已不是食材本来的面目,孩子们可能很难想象,他们习以为常的“家常便饭”,经历过怎样的长途跋涉、历经多少道工序、曾经有怎样的历史,如今叫什么名字……
可能在某一天,充满好奇心的娃会在饭桌上突然发问:为什么所有有绿叶子的都叫“蔬菜”,可它们明明长得不一样呀,它们就没有自己的名字嘛!

粑粑麻麻平时忙于工作,可能很少有机会给孩子科普那些饭桌上的知识,虽然不想让娃“五谷不分”,想让孩子贴近生活,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别着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这些每个城市都有的地方都是免费的博物学宝库!
批发市场里买的东西五花八门,树上摘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刨的……孩子在逛的过程中,可以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
生菜和白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还有紫色的蔬菜?为什么不是所有水果都是香的?榴莲的味道为什么闻起来臭臭的?鱼可以发出叫声吗?
如果想让娃了解植物,我们可以来一场“植物通识课”——
我们刚刚买的蔬菜是植物的哪个结构呢?
哪一些农作物能在我们生活的地区生长呢?
它们适合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呢?
各种各样的“蔬菜”到底是不是一家的?
就拿最后一个问题来说,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听说过一种植物叫“芸薹”,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但相信大家都见过,因为它会“变着花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甚至可能承包了我们一家的蔬菜。
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上海青、鸡毛菜、菜苔均属此种,甚至连球状的花菜、包菜、卷心菜、紫甘蓝也是芸薹属里面的成员。

可以说,芸薹属确实是霸占了大部分家庭“青菜”的半壁江山,能做的菜品就更多啦,什么手撕包菜、清炒鸡毛菜、清炒小白菜、鸡毛菜汤、剁椒大白菜、酸辣大白菜、凉拌紫甘蓝、干煸花菜……
如果粑粑麻麻愿意“备备课”,还可以在逛批发市场时给孩子来一场“蔬菜趣味小课堂”——
Q
🍅西红柿曾因为太好看被认为“有毒”?
A
是的,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但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它,后来又持续被污名化,直到 18 世纪,番茄才迎来了自己“茄生”中洗刷污名的契机。
Q
🌽玉米是甜味饮料的来源?
A
今天我们饮用的绝大多数甜味饮料中都含有一种甜味剂——果葡糖浆。很多人都会先当然的认为这玩意儿是葡萄做的吧,NO NO NO❗其实制作果葡糖浆的原料其实是玉米,因此,也有人会笑称“我们在喝可乐的时候就是在喝玉米!”
当然,咱们也可以“投娃所好”,比如我们家团子酷爱历史,在逛批发市场的时候,萌医生就会跟他分享有关农作物的历史——
在历史长河中,我国有两次大规模的农作物传入。他们分别在那两个时期呢?又有哪些农作物传入了我国。
其中,哪些是张骞出使西域时的流入?哪些又是大海海时期的交流?
这些农作物产自哪个大洲呢?原产国又在哪里?
当然,批发市场可不仅有大量的蔬菜水果,还有品类丰富的“水产区”,完全能逛成“水族馆”!
很多水产还能近距离观察和接触,两个崽每次跟我一起逛菜市场的水产区,都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这种感觉,作为城市人和城市“娃”,我们夏天开空调、冬天开地暖,机器不停歇地工作,保证室内温度永远适宜,在“钢筋水泥”的世界待久了,我们对四季变化的感知都变得迟缓了,无感好像被一个精致的保温盒封住了。

但一进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我们的感官仿佛重获新生。
的确,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交易场所,菜市场连接着田间地头与每日的生活,也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展览馆”。

艺术家刘庆元也说,菜市场总会给你发出一些信号,告诉你今天是应该吃什么,时令、节气是什么。
孩子身临其中,感受到的一切比任何一节观察课都真实生动,能在这样时令气息更强的地方感受季节的变换,感受节日的氛围——
春天菜市场绿成一片:春笋、豌豆尖、豆角;
冬天菜市场则被滚滚的白菜、土豆、茄子占据;
粽叶、糯米出没时,就知道端午将至;
各种月饼扎堆时意味着迎来中秋团圆之时;
……
可以说,批发市场就是日常中的博物馆,是日常中的百科全书,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场景化学习场所。
二、批发市场的人类学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注意到,在诸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这些地方的摊位上,西红柿一般会被放在最外面。

这是为啥呢?还真有人去研究过这事儿。
这主要是因为,颜色最鲜艳的西红柿,更容易吸引顾客前来。
虽然,在顾客与摊主进行了“吃了吗?吃什么?”的“中式寒暄”后,或许并没有买西红柿,但红彤彤的西红柿却成为了联结顾客和摊主之间的“扛把子”——建筑师、策展人何志森甚至将这称之为“西红柿策略”。 

可以说,人,是批发市场的核心所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让这里成为超越千篇一律的超市的独特存在。
批发市场是一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所,在这里,万千有趣的人和事共冶一炉,造就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人生百态场域。
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摊主和其他顾客,可以说批发市场是研究人类学的绝佳场所——
有“火眼金睛”飞速挑菜的婆婆;
有“舌灿莲花”潇洒应对顾客讨价还价的大爷;
有“我的手就是秤”,随手抓一把蒜扔到秤上刚好一斤的老板娘;
有在砧板上熟练地“庖丁解鱼”的大叔;
有刀工了得,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将烤鸭削成薄片的夫妻;
……
每一个人,都毫无顾忌地将生活的真相泼辣地呈现在这里。

同时,在这里也能锻炼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问摊主价格,例如,“叔叔,这个西瓜多少钱一斤?”
当摊主回答后,我们可以教孩子如何礼貌地表示感谢并记住价格,比如可以说,“好嘞,我再看看!”
如果孩子想买某种食材,还可以教他们如何进行简单的“讨价还价”,比如说,“可以便宜一点吗?”“能不能便宜一点呀?”我们可以示范一次,然后让孩子自己尝试,娃第一次害羞胆怯很正常,一回生二回熟嘛!
再比如可以交给娃一些“小技巧”,比如“买了这么多,给我把零头抹了呗!”,或是“老板,送我把小葱撒!”
一来二去,能让娃感受到市井黑话的趣味和与人交流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如何灵活、生动又不失礼貌地与人交谈、提出自己的需求,还能学会在必要时进行协商和谈判。
三、批发市场的经济学
买卖交易,摊位选择,菜品筛选,运输摆放……每一个小小摊位的背后,都能牵扯出一条经济线路,那些鲜活的菜最终到达我们手上,是多么不容易!
平常一条巧克力可能就要十几二十块钱,一包正版奥特曼卡片就要二三十,一套正版芭比娃娃就要三四百……
这些玩具的价格孩子大概了解,但每天餐桌上的一盘菜、一锅肉要多少钱,孩子可能完全没概念。

一把蔬菜可能只卖 2 块钱,一条巧克力可能就可以买全家人一天所需的所有蔬菜,而卖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可能要在摊位站很久,才能盈利一条巧克力的钱,而这无数个一块钱、两块钱的堆叠,才能堆叠出养家的积蓄。
还记得团子和圆子看到15块钱就买了几大兜菜的时候震惊的表情,两崽表示,“原来蔬菜这么便宜!”,第一次对于价格有了模糊的概念,“突然觉得我那一套积木还挺贵的!”
带孩子去批发市场,不仅可以让他们初步了解金钱的概念和使用,还能让娃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上讲不到的东西——“市民经济学”,比如什么叫 “预算”、什么叫“货比三家”。 

哪一家摊位的食材便宜又新鲜呢?
食材的采购清单怎么做,我们一家人一顿营养均衡的晚餐大概需要多少预算?
买着买着,我们组的预算有没有“超支”呢?
在采购过程中,谁是负责记录食材数量价格的预算员?谁来当掌握经费锦囊的财务员?谁又能胜任负责采购的采购员? 
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20元的预算,让他们在规定的金额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娃可能会发现,自己喜欢的草莓、西瓜大概需要 15 元一斤,而苹果只要 5元一斤。

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如果只买草莓或者西瓜,基本就只能买一种水果,买完预算就用完了就得打道回府了;而如果选择苹果,我们就可以买到更多的水果。
通过这种对比,孩子能学会取舍,学会如何在预算内进行选择,理解金钱的有限性和消费的合理性。
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经济意识,还让他们体会到金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财商和组织统筹能力。
四、批发市场的数学
说到经济学,就不得不说数学啦~没错,批发市场还是一个天然的数学课堂!

首先,在买卖过程中,能提高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在购买食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练习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和一些简单的单位换算。
比如,如果我们买了一斤苹果和两斤香蕉,可以让孩子计算总价。“一斤”是多少,“一斤”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苹果每斤5元,香蕉每斤3元,孩子需要计算5 + 3*2 = 11元。
再比如,在卖熟食的摊位上,写着“一两饺子共 6 个,每两 3 元”,那么,“一两”有多少,“一两”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妹妹一顿能吃多少个饺子?粑粑麻麻每顿又能吃多少个饺子?我们一家需要买几两饺子,共需要多少钱呢?
其次,批发市场还是培养娃数学思维的绝佳场所。
比如,批发市场有各种不同的区域,包括水果区、蔬菜区、肉类区、调味料区、水产区、熟食区等等,都可以是我们的“小课堂”,可以培养娃的归类能力、类比能力、整体思维……

我们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先给孩子一些零钱,等买完所有东西,让他们计算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
通过这些实践,孩子不仅能够提高计算能力、各种思维能力,还能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举多得!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