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芯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水灯芯,野席草。
灯心草大家都不陌生,相信90年代以前的朋友们都认识灯心草。90年代以后的朋友们就很少有人知道和认识灯心草了!尤其是出生在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对灯心草再熟悉不过了。
灯心草的生长习性
灯芯草性喜湿润,也耐一定的干旱,在地下水位较高处、潮湿土壤中长势良好,喜光照,稍耐一定的遮荫。
繁殖方式主要为分株。灯芯草片植、丛植均可,片植多用于缓坡地带,丛植用于置石旁,水系中点缀,作观赏用。
灯芯草的茎可作草席、枕席、垫盆及工艺品等纺织原料。
在田间地头、小河边两旁到都能看见,他们经常用灯心草来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必需品。
比如:在以前当时家庭需用的煤油灯心,就是咱们老百姓经常说的(灯念子),还有就是用它来编织外衣,老百姓俗称它为蓑衣,关键时刻披在身上可用来挡风、挡雨。
夏天用它编织好的草席和枕头在晚饭过后,还可以躺在上面来乘凉,同时也给人民带来无比的开心和快乐!
灯心草的生长特征
灯心草的根状茎粗壮横走,茎从生,直立;叶全部为低出叶,呈鞘状或鳞片状,包围在茎的基部。
叶片退化为刺芒状;聚伞花序假侧生,含多花,花被片线状披针形,顶端锐尖,背脊增厚突出,黄绿色,边缘膜质,外轮者稍长于内轮。
蒴果长圆形或卵形,黄褐色;种子卵状长圆形,黄褐色;花期4—7月,果期6—9月。
灯芯草的地上茎由浓绿转为青绿,草尖顶端3—4厘米为淡色或微黄色时即可收割,一般收割时间为小满之后芒种之前。
因为灯心草茎圆细而长直,古人也喜欢也用茎纺织成席,它的芯能燃灯,但是容易断开,故名“灯芯草”。
灯芯草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以及陕西、四川、福建、贵州等地。
枝叶 :
根状茎粗壮横走,茎从生,直立;叶全部为低出叶,呈鞘状或鳞片状,包围在茎的基部,叶片退化为刺芒状 ,状茎短而横走,具黄褐色稍粗的须根。
茎丛生,直立,圆柱形。叶全部为低出叶,呈鞘状或鳞片状,包围在茎的基部。
花果:
聚伞花序假侧生,含多花,花被片线状披针形,顶端锐尖,背脊增厚突出,黄绿色,边缘膜质,外轮者稍长于内轮。
蒴果长圆形或卵形,黄褐色;种子卵状长圆形,黄褐色
花多朵排列紧密或疏散;总苞片生于顶端,圆柱形,似茎的延伸。
蒴果通常卵形,比花被片长,顶端钝,成熟时黄褐色至棕褐色
灯心草的功效与作用
灯芯草:味甘、淡、归心经、肺经、小肠经、性微寒。
主要功能是清心大、小便不利、肾炎水肿、心烦不眠、小儿夜啼等症状。
常用于石淋、血淋、水湿内聽之水肿,有利水渗湿、清心经热等功效。
灯心草具有清心火,利小便的功效。
灯心草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灯心草适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热淋,尿少涩痛。
灯心草:本品甘淡能渗湿,性寒能清热,故可清热利尿, 适用于热淋,小便不利,尿少涩痛。
因其质轻力薄,临证多与木通、瞿麦、车前子等同用,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本品性寒,既能入心清心火,又可利尿泄热以引异心火下降。
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单味煎服,也可与木通、竹叶、栀子等同用;
用于小儿心热夜啼,可与淡竹叶配伍,开水泡服,也可配车前草,煎汤服;
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将灯心炭研为末,涂抹患处或蘸盐吹喉。
灯心草泡水喝
灯心草泡水喝:对尿通淋,清心降火有一定的效果,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可治小便不利,淋漓痛等。
也可治心火郁结所致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
可单独煎汤内服,也可用灯心草炭末外敷治疗心烦意乱、烦躁不安、口舌生疮等。
灯心草的副作用
灯心草的禁忌症及儿童服用需谨慎:
儿童可能出现厌食的症状:儿童过量服用灯心草会对脾胃造成伤害。
下焦虚寒患者慎用:下焦虚寒、小便不禁者应禁服灯心草。
本篇章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如有疑问?请遵嘱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用!切记不要随意搭配药物进行食用!
植物之美,源于自然之恩;分享植物知识,感受乡间美好!草木情,乡间味,都是草药至宝。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