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之美,源于自然之恩,凝聚着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能够自然地与人体相融合,达到治病强身之效。中药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出生命力,具有独特的灵性和文化内涵。它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走向健康和幸福。
扫帚菜别名: 落藜、胭脂菜、灰藜、灰蓼头草、灰菜、灰条菜、地麦、落帚、扫帚苗、扫帚菜、孔雀松等!地方不同,别名也不同!
扫帚菜的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作扫帚,通称扫帚菜。
这是一种名字和形态严重不符的植物,有些人听到它的学名叫地肤,以为是一种较为低矮,或者是匍匐趴在地上生长的植物,但实际它是较为高大的草本植物,看以下图片就可以了解更多。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8]
目:石竹目
科:苋科
扫帚菜的花语及寓意:
扫帚菜又名地肤的花语是什么?
地肤的花语是: 幽寂无声、默默奉献!
扫帚菜的分布区域:
分布于全球温带及热带以及中国各地,生长于海拔50米至4200米不等的地区,见于路旁、荒地及田间,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生长于农田、菜园、村舍附近或有轻度盐碱的土地上。农田杂草的地方都能看到其生长。
扫帚菜耐旱,适应性强,对土壤、温度、湿度要求不严格。但喜向阳,在荫蔽处生长不良。
扫帚菜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 扫帚菜耐旱,适应性强,对土壤、温度、湿度要求不严格。但喜向阳,在荫蔽处生长不良。
扫帚菜不耐寒,但十分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一般选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用底肥,整平耙细,开1.3米宽的高畦。农家房前屋后、田边地角也可种植。
扫帚菜生长形态:
株直立,多分枝而紧凑,叶互生,线形,细密,绿色,秋后变暗红色,花小不显,肥水要求不严,管理粗放,耐修剪、耐碱土、耐炎热、抗干旱、自播能力极强,幼嫩茎可食用。 株高5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整个植株外形卵球形。叶披针形,长2—5厘米,宽3—7毫米,具3条主脉,茎部叶小,具1脉。花常1—3个簇生于叶腋下,构成穗状圆锥花序。花被近球形,淡绿色,裂片三角形。胞果扁球形,果皮膜质,与种子离生。种子黑色,具光泽。
扫帚菜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如下:清湿热、润肠通便、利尿通淋。
1、清湿热:出现湿疹后,可以用扫帚菜直接碾碎后将菜汁涂抹在湿疹处,也可以将扫帚菜煮水后用水洗湿疹,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润肠通便:扫帚菜中膳食纤维的含量高,在作为食物食用时,能在胃内吸收大量的水分、湿润粪便,并且促进肠道蠕动,可改善便秘,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3、利尿通淋:扫帚菜中钾离子含量很高,而钠离子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有一定的利尿功效,适合少尿、小便不利的人群食用,功效十分明显。
适宜人群
便秘、小便不利、皮肤病患者
扫帚菜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春天时刚长出一截嫩苗,可以当蔬菜食用,口感鲜嫩、美味。
扫帚菜也有药用价值,具有清湿热、润肠通便、利尿通淋等功效。
食用方法凉拌
将扫帚草浸泡后洗净,沥干水分。锅中放入水、食盐、油,大火烧开,倒入扫帚草,煮到扫帚草变色后捞出,用凉水冲洗。加入酱油、食醋、食盐搅拌均匀即可
食用。
做馅
将扫帚草浸泡后洗净切碎,加盐腌制5分钟。瘦肉切末倒入其中,再加入葱、姜、蒜末和各种调料,拌匀后可包饺子或包子。
谨记人群
禁忌人群 寒性体质者。
扫帚菜无毒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存在,只是它的寒性比较重,不适合那些经常腹泻腹痛或者脾胃虚寒的人食用!这是人们食用扫帚菜时最应该注意的禁忌!
另外扫帚菜还禁止生吃,因为他生吃时口感比较苦,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而且会对人类肠胃产生不良影响,最好是把它用沸水焯汤或者烹调以后再吃,味道会好很多。
友情温馨提示:
本文章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如有疑问?请遵嘱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用!切记不要随意搭配药物进行食用!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