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不论急性还是慢性,看懂这一篇就够了!流黄脓涕、鼻塞、头痛,我有一方治愈率极高!



       最近的雨季致使天气炎热又潮湿,又是鼻窦炎容易发作的时机。
       鼻窦炎是我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之一了,作为一名行医近50年的耳鼻喉科老中医,鼻窦炎这一疾病,不论是急慢性的各种病机状态,我都有着深刻的感知。

       鼻窦炎属祖国医学当中“鼻渊”范畴,慢性者也称“脑漏”。多由外感风寒,郁久化热,壅塞清窍所致。主要以流白黄脓鼻涕、鼻塞、前额头面闷痛、嗅觉减退为主要症状。鼻窦又因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一般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其病病因是多方面的,主在肺,还涉及胆、脾、肾等多个脏腑。
严重时可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并且持久缠绵,十分痛苦,头脑昏沉闷痛很容易影响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学生,十分影响日常学习及考试的发挥。

先讲讲急性鼻窦炎的治疗,之前做过学术研究统计,本方用于治疗急性鼻窦炎患者600多例,治愈550例。对于此方疗效尤为满意。
药方组成:桑叶、芦根、桔梗、白芷、苍耳子、鱼腥草、辛夷。每日一剂即可

       急性鼻窦炎以流黄浓涕,鼻塞,前额头面胀痛,嗅觉减退为主症。此方苍耳与辛夷相配,共奏散风通窍之效;白芷则发挥其祛风止痛、消肿排脓之专长;桑叶疏风清热,助解上焦之热;鱼腥草清热排脓,为治肺痈之要药;桔梗不仅能引药上行,还擅长宣肺排脓,使药力直达病所;取千金苇茎汤中之芦根,意在清肺热而增强排脓之力,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排脓之功。
案例:

       女,58岁,阳康之后得了哮喘和鼻窦炎,早起不通气,曾做过穿刺引流术。近期来诊又发作3天,头痛、鼻塞、流黄脓涕。上颌窦压痛,鼻道中有浓涕。开予本方7剂。用药后复诊已有改善,鼻涕减少变清澈。再开6剂,巩固后痊愈。后未来再诊。
注此方对患有息肉者效差,如伴有息肉需辨证后调整治疗才会有效果。因患急性鼻窦炎,属体质较差,正不压邪,本方又以疏风清热为主,邪气不能外达,易滞留故效果不佳。
对慢性鼻窦炎无效,慢性随症状相似,病因多为脏腑亏虚,故需要辨证求因后再恰当用药。
【鼻炎鼻窦炎李教授答疑】
【有问必答】

2
慢性鼻窦炎,基本可以归结于两句经典论述:
《内经》“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慢性鼻窦炎主要分为胆府移热于脑;脾胃湿热;肺脾气虚,湿邪停滞,浊阴内积所致;肺气虚寒,脾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另外很多慢性鼻窦炎患者,其实会同时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因此才会出现很多患者四处求医,最终还是难以痊愈的原因。
       慢性鼻窦炎往往寒热虚实错杂,往期也分别对以上证型分享了方法,大家一定要辨证求因,对症才能药到病除。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0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其他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