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倒流瞎治3年,你说该不该骂?再说最后一遍,鼻后滴漏不是咽炎!



“李主任,我咳嗽快三年了,一直没找到病因,呼吸科医生推荐我来找您看看。”汤先生焦急的诉说着,想让我确认下自己的咳嗽,是不是鼻子引起的。
像他这种情况,见过不要太多,今天给大家再科普一下,有些患者总是觉得咽喉部有黏液附着,还经常发痒,很不舒服,于是频繁咳嗽、清嗓,服用治疗感冒、咽炎的药物却不见好转,去医院呼吸科就诊也找不到肺部的病变表现,这时要考虑可能是鼻后滴漏综合征。

正常情况下,鼻腔分泌的黏液会悄悄地流到喉咙,在不知不觉中被吞下去。但当鼻部出现炎症导致鼻腔分泌的黏液突然增多,患者就会感觉到有黏液附着的异物感。
当这些多余的黏液从鼻子的前面流出来,就是流鼻涕,如果从鼻子的后面流入咽喉部,刺激分布于鼻、咽、喉部的咳嗽感受器而引起咳嗽,就是鼻后滴漏综合征。
2
在询问汤先生的病史过程中,得知他三年来常在睡前和清晨醒来时出现剧烈咳嗽,而在白天咳嗽症状相对较轻。最近一次外出饮酒后病情加重,咳嗽加重,伴随黄色黏痰,鼻塞、流浊涕。

此外,他还伴有间歇性的流涕现象,以及偶发的头痛。问诊饮食,睡眠及二便正常,舌诊,舌红,苔黄厚,脉诊,脉滑数,随即根据经验组方
       复诊时,他反馈鼻塞症状较前有所缓解,咳嗽咳痰情况亦有所减轻,但仍有黏涕、口干,舌象仍表现为舌红、苔厚,脉象仍为数脉,说明湿热尚未完全清除,但总体病情已有好转。
据此,对原方进行随症加减,继续清化湿热,并针对黏涕、口干等症进行针对性治疗,续服7剂。汤先生后续反馈,所有症状均已缓解,无其他不适。

治疗思路:汤先生咳嗽症状起因于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加之鼻后滴流反复发作,诱发慢性咳嗽。治疗初期,以“鼻炎止咳方”清利湿热,通利鼻窍,并调理脾胃,以改善患者纳差症状。
用药一疗程后,鼻窍湿热已基本清除,但仍有余邪残留,且患者津液已有损耗。因此,余药需要侧重于清余邪、生津液。
       作为中医耳鼻喉专科主任,行医近50年,我常强调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相结合,根据临床特点、舌脉进行辨证。常以病位和病性入手,根据个人体质寒热,及病程长短。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有的放矢,做到方随证立。
【鼻炎鼻窦炎李教授答疑】
【有问必答】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0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其他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