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诊鼻炎患者的时候,询问患者当前的鼻涕状态是十分重要的。流涕是鼻炎当中常见的症状,一般分为清水鼻涕、白浊涕、黄脓涕、绿脓涕等。
清水鼻涕,多半是因为肺部受了风寒,或者是过敏性鼻炎发作期。身体外面被冷风一吹肾阳不够,水液就固不住,流出来了。
白浊鼻涕呢,多是脾胃湿气太重,水湿没法正常排出去,导致体内痰湿郁而化热。
黄浓鼻涕,多半是肺热太盛,痰热已经形成。这种情况就像身体里有一把火,把痰湿都烧得黄黄的,黏黏的。
还有绿脓鼻涕,按照中医的说法,五行分类属肝经有湿热,热气往上走,都堵在鼻腔里了。
2
有分泌物是水路系统运行失常的形态表现,我们则可以通过观察鼻腔分泌物的颜色和质地,结合患者的症状描述,综合判断出病因。在水路系统运行中,肺主要管理分配水汽的布散,肺开窍于鼻,所以鼻涕的问题一定和肺是脱不开关系的。
清鼻涕,通常是人体受到风寒的侵袭,体表阳气失调,导致水液运行出现短暂的失常,此时大量的清水鼻涕从鼻窍流出。同样这一症状也会出现于过敏性鼻炎患者。
现代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抗过敏的药物,或者一些鼻粘膜血管收缩剂来治疗。急性期可以用一下,但很容易出现停药就复发的情况,想彻底解决还是需要从体质着手,改善水路问题才是关键。
从治疗理法上来说,解决鼻子清水鼻涕的问题,宣达肺阳、健运中气同时温补肾阳,疏通水路,使异常水液消散,分泌物自然就没有了。所以一般我用附子、干姜、麻黄、茯苓等,如果是时间拖的比较久,统摄无力者则需要加一些收敛的来辅助。
白浊鼻涕,就是意味着脾胃失调了。脾胃在水路是起到运输水气的,也是湿气产生的来源。我们会发现脾胃强健的人,体内湿气自然少。如果脾胃差,短时间又接触了很多的寒凉之物,湿气就在体内堆积。体内的湿气或痰气,循经上行至肺部,通过鼻腔流出就是白浊鼻涕了。治疗此种强健脾胃入手,一般用白术、半夏、白豆蔻、苍术等物。
黄浓涕是鼻窦炎多发症状之一,肺热的问题比较常见。黄浓涕粘稠在鼻腔里,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并且容易附着在咽喉,以为是“黄痰”。其实是内热灼痰湿形成,常见于阳气中或长期喜爱辛辣的人群,小孩纯阳之体也比较常见。所以清热利湿,化痰散结即可解决,常用薏苡仁、白芷、蒲公英、浙贝母等。
鼻炎治疗时,有以下反应视为在好转:
口干:说明阳气充足了,正在疏通水路,水液不足,多喝水就行。
打喷嚏多:说明身体在排寒气,打喷嚏、咳嗽、拉肚子都是身体自我调节呢。
流涕多:别担心,这是身体在排多余的水湿。
拉肚子:说明身体里的水湿,特别是下焦的,正在通过肠子排出去呢。
【鼻炎鼻窦炎李教授答疑】
【有问必答】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0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