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张宋代古方,排出一身风、寒、瘀、湿、痰,直接捣碎鼻炎老巢!



点击蓝字,关注我
这个方子用好了,可以排出全身的风寒瘀湿痰,对于鼻炎患者来说,更是福音!

       元代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曾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瘀。”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气血通畅和顺,就不容易生病。而鼻炎,往往就是因为身体被风寒、湿邪等邪气瘀堵住,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症状。

       风邪,我们称之为“百病之长”,它容易搭载其他病邪,如寒邪、湿邪等,一同入侵人体。在鼻炎中,风邪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且发病迅速,不受季节限制。
寒邪则容易伤害我们的阳气,使气血凝滞,导致气滞血瘀。在鼻炎患者中,这常表现为鼻甲肥大、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症状。阳气受损,气血不畅,使得鼻部炎症难以消退。
湿邪和痰毒更是鼻炎的常客。它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不舒服。在鼻窦炎中,湿邪和痰毒常表现为鼻涕黏稠、不易擤出,以及鼻塞加重等症状。它们阻滞了鼻部的气血运行,使得炎症更加严重。

因此,治疗鼻炎,不仅要针对症状进行缓解,更要从病因入手,祛除风寒、化瘀滞、燥湿化痰。这个方子正是结合了这些功效,能够全面调理鼻部环境,帮助患者摆脱鼻炎的困扰。
2
五积散,源自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典方剂,其名称便昭示了其独特功效——从五个方面综合调理身体,祛除风寒、瘀血、痰湿之积。此方精妙之处在于其配伍之严谨,十五味中药各司其职,共同作用于人体,以达到全面调理的效果。

方组:麻黄、白芷、肉桂、干姜、枳壳(或枳实)、桔梗、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茯苓、半夏、当归、川芎、白芍
第一个,在祛风散寒方面,麻黄与白芷的搭配堪称经典。麻黄以其辛温之性,直入肺经,发散肌表之风邪,如同春风拂面,使鼻塞、流涕、哮喘等由风寒引起的症状得到缓解。白芷则如助手一般,增强其祛风之力,二者合力,风寒无所遁形。

第二,温阳散寒方面,肉桂与干姜的组合温暖如日。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为先天之本注入温暖;干姜则温中散寒,为后天之本脾胃带来温暖。二者一先天一后天,共同营造一个温暖的内环境,使寒邪无处藏身。
第三,行气消滞方面,桔梗与枳壳的配伍巧妙至极。桔梗如舟楫,引领药力上行,宣通肺气;枳壳则如破浪之舟,下气消胀,消食化积。二者一升一降,如同天地之气交感,使淤堵的气机得以畅通。
第四,活血化瘀方面,当归、川芎、白芍的组合堪称血中圣药。当归补血活血,辛散甘补,为血中之气药;川芎行气活血,为血中之气药;白芍酸甘收敛,既补血又固涩。三者共同作用于血分,使血瘀得解,血脉畅通。
第五,健脾燥湿、化痰除満方面,苍术、厚朴、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的配伍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苍术燥湿健脾;厚朴协助枳壳下气散瘀,又助苍术燥湿;二陈汤(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经典之方。诸药合用,使痰湿得化,脾胃健运。
诸药合用,可以说是风寒瘀痰湿五个方面都兼顾到了,这就是五积散。您学会了吗?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0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