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口腔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会隐藏着很多小疾病,而且这些疾病症状往往都很相似,让家长们傻傻分不清。
今天儿院药师来跟大家聊聊,当宝宝口腔里出现“小白点”,可能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治疗及预防呢?
口腔出现“小白点”,最常见的原因是口腔溃疡和鹅口疮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疾病,宝宝缺乏维生素、食物刺激、外伤(咬到、磕到)、或者喝奶时被烫伤,都有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的出现。口腔粘膜上皮通常会出现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呈现中央凹陷,周围的粘膜红且微肿。口腔溃疡局部会很痛,进而影响到孩子进食。一般一周左右会自行好转,平时可给宝宝补充维生素、饮食清淡,多吃蔬果。
鹅口疮是由口腔白色念珠菌(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表现为颊黏膜、腭部、舌头表面出现白色斑片。主要见于“幼、老、病”的人群,又被称为“病人患的病”。一般由免疫机能低下、虚弱、营养不良、腹泻、或长期应用各种抗生素或激素等所造成。鹅口疮和孩子口腔内的奶渍比较相似,但不易擦除,家长可以此区分。随着鹅口疮加重,孩子在吞咽时可能会有疼痛感,进而影响饮食。
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呢?
口腔溃疡的白点会因为口腔粘膜溃疡性损伤呈现“凹陷状”,白点周围粘膜明显充血、红晕,有疼痛感。
而鹅口疮的白点隆起呈现“凸起状”,用棉签刮掉后会出现红色创面,无疼痛感。常发生于新生儿,由于宝宝的免疫力低且尚未建立能够抵抗白念珠菌的菌群,引起白念珠菌的大量繁殖,从肠道绵延至口腔,从而形成鹅口疮。
鹅口疮的治疗
1. 局部外用药物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溶液:使用2%-4%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或清洗口腔患处。
2)氯己定:0.2%溶液含漱或 1%
凝胶局部涂搽。
3)制霉素:是一种局部抗真菌药,可将制霉素片研磨成粉,加入温开水中调匀,涂搽患处。或直接使用制霉素搽剂,擦拭宝宝口腔内有小白点的地方,一日数次。制霉素搽剂不稳定,遇热、光空气及酸碱等均易引起变质失效,需要密闭,凉暗处储藏。
2. 全身治疗药物
鹅口疮患儿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全身性用药治疗,比如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全身性抗真菌药物,应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使用。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呢?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很重要。
“病从口入”!家长们要定期清理宝宝的日常用品,特别是奶嘴、牙胶,每次使用完要进行清洁。
保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参考资料
1. 口腔念珠菌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制霉素搽剂药品说明书
文:胡民民、张世聪、章梦
编辑:黄凌斐
审校:缪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