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可能对“热性惊厥”一词并不熟悉,但提到“烧抽了”、“抽搐”等字眼,估计都不陌生。遇到孩子发烧时突然抽搐,作为家长的您是不是手足无措、担心不已?
今天儿院药师将带大家了解热性惊厥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帮助家长有效应对。
什么是热性惊厥?
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标准,热性惊厥是指发热状态下(肛温≥38.5℃、或腋温≥38℃) 出现的惊厥发作,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病史。
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儿童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热性惊厥具有年龄依赖性及家族遗传倾向,首次发作多见于6月龄~5岁。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热性惊厥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单纯性热性惊厥占70%~80%,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15 分钟,一次热程中发作1次,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
复杂性热性惊厥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5分钟或一次热程中发作≥2次,发作前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为什么会发生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主要是脑发育未成熟、发热、遗传易感性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以及个别非感染性的疾病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
孩子突发热性惊厥,
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处理?
1. 保持平卧位。将衣领解开、保持屋内通风,冬天注意别让冷风直吹孩子,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孩子处于放松状态。
2. 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误入呼吸道从而引起窒息,在惊厥时出现口吐白沫的现象,家长要及时将分泌物清理干净。
3. 热性惊厥多为短暂发作,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或惊厥停止后自行送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此外,注意避免在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采取错误的措施!
不要在抽搐时强行喂药;
不要强行按压正在抽动的四肢;
不要去掐人中;
不要强行撬开牙关,把毛巾或者手指塞进嘴巴;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床上或者高处,以免发生坠落。
有什么药物可以预防热性惊厥呢?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既然热性惊厥和发热有关,那是不是提前吃了退烧药就可以预防热性惊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退热药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也不会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而且退热药物有相应的不良反应,需按常规使用退热药物,不应过分积极。
一些特殊情况:短时间内频繁惊厥发作 (6个月内≥3次或1年内≥4次)或既往惊厥持续状态,在发热开始即给予地西泮口服,大多可有效防止惊厥发生。如果仍无法预防惊厥发作,可能需要考虑抗癫痫药物的长期预防治疗,应在医生诊治后,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维持1-2年的长期预防。抗癫痫药物需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勿随意停药或调整用量。
热性惊厥会重复发作吗?
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后的复发与年龄相关,首发年龄小于12月龄者的复发率高达50%,而首发年龄12月龄及以上者的复发率约为30%。
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
1)起始年龄小;
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1 小时);
3)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
4)低热时出现发作。
具有危险因素越多,复发风险越高。
有热性惊厥史还可以接种疫苗吗?
可以。
热性惊厥史患儿原则上无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发热,进而导致惊厥,但这并非疫苗本身对大脑的直接作用。疫苗接种后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与其他发热疾病诱发的风险相似。患儿不必因此禁忌接种疫苗,否则可能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疾病风险。
参考资料
1.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
2.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
文字: 陈炯炯、刘银、丁杰英、王君燕
编辑:黄凌斐; 审校:缪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