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连花清瘟3种联用



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专栏作者 | 常怡勇
急性扁桃体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查体可见扁桃体肿大和充血,有时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或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本病的治疗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阿莫西林、青霉素、阿奇霉素等。
近年临床发现,连花清瘟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再介绍连花清瘟与3种抗生素配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供临床参考。
1.连花清瘟胶囊+青霉素V钾片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多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该疾病的常规治疗是使用抗生素,但部分患者疗效不明显。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1-2],以连花清瘟联合青霉素V钾片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并以青霉素V钾片联合板蓝根颗粒为对照组。结果全身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P > 0. 05),但莲花清瘟组在体温恢复、扁桃体肿大消退、咽痛消失时间以及治愈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连花清瘟能有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促进局部症状恢复、提高治愈率,且安全可靠。
用药方法:青霉素V钾片(40万U/片)口服1片,4次/d:连花清瘟胶囊口服4粒,3次/d。5d为1个疗程。如患者治疗3d未见明显疗效、甚至病情加重,则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实验,换用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另外,青霉素皮试阳性、对本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本方案。
2.连花清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其中的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黏多肽合成酶的活性而起到灭菌作用,克拉维酸钾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活性而使大部分病菌失去致病能力,两者配伍能够增强抗菌作用,克服耐药性,进而提高临床效果 。
临床研究发现,连花清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这主要是因为连花清瘟胶囊中银翘散成分既有辛凉透邪热的作用,还有芳香避秽解毒的作用,药理研究证明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其中的麻杏石甘汤成分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血清溶菌酶的含量,进而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免疫功能。
其中的红景天成分具有益气养阴、调节免疫,扶正驱邪,进而调动机体抗病康复能力[3];连花清瘟胶囊整体具有清瘟解毒、疏风解表和利咽消肿等作用。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4],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有效率高,能够加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用药方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支)30mg/kg,q8h静脉滴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1~3岁1粒,4~8岁2粒,8岁以上4粒,3次/d,服用胶囊困难的患儿可将胶囊打开溶于水中服用。连续治疗7d。
3.连花清瘟颗粒+头孢克肟颗粒
头孢克肟主要用于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双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及流感杆菌等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肺炎等呼吸疾病的治疗。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5],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头孢克肟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有效率为94.7%,高于单用头孢克肟颗粒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用药方法:头孢克肟颗粒 ( 50mg /袋)1.5~3.0mg/ (kg.d),分2次口服。体温>39℃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间隔4~ 6h给药1次,24h能超过4次);连花清瘟颗粒口服1袋,3次/d。疗程5d。
参考文献:
[1]翟红玉.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6):165.
[2]邱文.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5):536-539.
[3]王诗恒,刘剑锋,章轶立,等.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7):1503-1508.
[4]施林燕,顾晓慧.连花清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2):117-120.
[5]李向军,李淳瑞,等.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9):49.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
常怡勇
基层医声公社专栏作者

作者简介:副主任药师,河南省中医药科普先进个人。丁香园用药助手优秀科普作者,新媒体《医学界》优秀作者,多家医药公众号特约撰稿人和审稿专家,个人医药科普公众号《药聊斋》。
专栏文章:点击文首#常怡勇专栏,可查看全部内容。
- END -
责 编 | 曾 鸣
微信号:saibailan_ryder
本文为基层医声公社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基层医声公社
商务咨询,请微信联系:1860126430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