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复盘
22.
April
Mon.
Tue.
Wen.
Thu.
Fri.
Sat.
Sun.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收°获
水木说:收获并不是某一天的收获,而是一段孤独、沉寂时光的结籽。
4月,收获月!
所有的播种,汗水,集中在这周,开花结果!
4月开始挑战日更。从4号开始,18天,发表文章15篇。
截止昨天,上稿文章2篇。
4月12日公号迎来第1个爆款,不到9天时间,出现了4篇爆款。
1篇10万+,1篇7万+,1篇4万+,1篇1万+(目前还在推流)。
公号文章最低,97%的推荐,最高达99%。
10万+
4万+
7万+
1万+
9天4篇爆款
(上述数据为最新数据)
变现如下:
1.成功助力渐冻证斗士蔡磊的书籍推广,卖出《相信》45本,返佣115元;打赏10元。
2.积极参与社区弱虫书屋活动,分享了书评写作心得,收获120元。
3.投稿2篇,变现250元。
上稿“众智图书馆”与“智读汇书友”两大自媒体平台
2
改°变
以梦为马说,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聚沙成塔。数不清的沙粒,层层压缩,聚结成沉积物,变成岩石,直到最后化为坚固的磐石。
过去几个月,慌乱,失去节奏,写作状态荡然无存,顺带的,连投稿也不会了。
慌乱的不止我一人。写作小伙伴各自慌乱。
橘子心突然不日更了,半个月后,才得知坏了二胎;卡卡开始探索公号的新方向,迟迟写不出成绩,显得沉寂,而墨花也因为孩子生病,打乱了直播节奏。
本来就敏感的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整个人变成一个落水者。
唯有胡乱扑腾。。。
慌乱如我,关注了至少4个自媒体老师的直播间;不断去追热点:“周处除三害”,宫崎骏,鸟山明,鸟岛和彦。
公号浏览量虽有些起色,依旧和预期差别太远。
现在回头看,才发现,瞎扑腾也比不扑腾强。
经济压力大,试着去读理财书《小狗钱钱》,最后意外上稿。
生活节奏乱,去读《打开心智》,去尝试建立简单可运转的改善系统—一个个去实践。
早上会去湖边跑跑步
写不出爆款,就不停去试—书评,影评,人物稿,用排除法。
虽然慌乱,细微的改变也在发生。
但真正的转机还是来自于聚集于我自身的精准点播。
一是来自于墨花的书评点播,二是刷到Tina老师的一篇文章的标题。
点评《小狗钱钱》文章时,墨花说,
“你写的太深了,也太绕了,其他小伙伴可能是要写得再深些,而你相反。”
我突然意识到,
很多时候,不是我的文章不够丰富,深度不够,是我太过用力,失去了一些从容和轻快。
本质还是不够深入,所以试着用绕来绕去的方式掩盖,文章变得晦涩难懂。
后来的文章,很注重字数控制,朝着流畅,简约,明快的方向走,同时发挥自己细腻的优势。
改完后,觉得不错,就试着去投稿,很感恩,终于中稿了。
但对于公号写作,我依旧乱。
直到那天,我看到自媒体老师Tina的一篇文章,仅看了标题。
标题来自于,我曾认真读过的一本书《认知觉醒》的一句话:
“我敢打赌,凡是买了一堆书没读,报了一堆课没上,心中有无数欲望的人,几乎没有主动做成过一件事。。。。”
是的,不是不努力,是太乱了,是欲望太多了。
一旦让自己暴露在了无尽的噪声中,怎么能做出成绩?
那天上午,我关掉了所有的直播,静下心来,开始写文章:
发出头晚,冲到了3万阅读量,如今达到7万。我再接再厉,又写出了1篇1万+,如今冲到了4万+
虽然后面,因为一些情绪波动,写作状态又受到影响(我就属于那种i人,很敏感很波动),流量又火速降到冰点,我继续试着调节,直到发出爆款10万+文章。
3
反馈°反思
Linthan说,反馈像金砂,即便细微,也闪着光。反思是那个你时常遗忘,想起他,就能给予你慷慨的馈赠。
写出成绩给我带来了一些反馈。听人说,任何细微的反馈,也要珍惜。
墨花老师在直播间、文章中都提到了我(有时是以梦为马,有时是水木),也转载了我2篇文章,其他公号平台的也有向我约文章转载。
是的,我的笔名也很乱,水木,以梦为马都是我,文章又显示的是Linthan
写出10万+之所以让人兴奋,还是因为反馈多。
无数读者涌到文章下面,留言,鼓励,会有被看到的感觉,也有一些粉丝试着加我,说看到我的文章很触动,这也给了我一些鼓励。
我无法说,读书、写作每时每刻都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儿。
对我来说,有时也很痛苦。
但肯定的是,写作的状态直接影响了文章的流量。
每次进入心流,文章的反馈就会很好。每次写得很累,浏览量也让我看着累。
过分关注于流量而非状态,会让人处于一种匮乏状态,作为敏感的i人,匮乏常在。
时常带着希望投递出去文章,却面临着被打脸的风险。有时,和人相处过程中细微的波动,都会影响我的状态。
但我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写作是一种创作性劳动。
我观察过很多人如何生活,下了一个粗暴的结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活法,
要么去欺负别人;
要么让别人欺负;
要么去做创造性的工作。
我选择去从事有创造性的劳动。
回顾过去,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人,容易陷入路径依赖。
一个方法好用,用一次就扔掉;一个模板效果好,用一次就去换新的。
这次,我就试着去模范原来流量好的文章,发现,奇迹和成效往往隐藏在不断的重复中。
写在最后
对我来说,以书为友,以墨为伴的愿景,依旧还远。
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从来没有那么简单,然而在剩余的日子,活出自我是一件让人充满斗志的事,无论面对什么艰难险阻,就像蔡磊夫人说的那样,
“心可以碎,手不能停。”
— E N D —
排版:水木
文案:以梦为马
校对:Linthan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自我介绍哈
作者:Linthan,笔名水木;以梦为马.
公号10万+作者;
多家写作平台签约作者.
喜欢在阅读和文字中,收获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成长.
喜欢分享,写出对自己和他人有触动的人和故事.
人生海海,遍布荆棘,感恩遇见,让我们破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