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前,他在盐碱地里种草,五十多岁因小米SU7被马斯克关注


  文:以梦为马

人生海海  感恩遇见
因为小米SU7,雷军又火了。
有人总结,雷军是十年一梦。每10年要折腾创业一次。
二十多岁刚大学毕业,他就参与了金山软件的创建;31岁,他创办了卓越网,做电商;40岁,他创办了小米,做手机;51岁,他决定开启“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做小米汽车。
每10年一次的创业,雷军都成功了,还掀起了行业波澜。
最近,在小米SU7的强势输出下,引发了马斯克的关注,国内各大电车的老总,也拖着五六十岁“化石般”的年龄,勇敢(被迫)出现在了直播镜头前,不断介绍自己的产品,求生欲极强。
一路走来,雷军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浪潮中,成为那棵常青树的?
为什么他明明看起来谦谦公子颜如玉,周鸿祎却评价他,是一个非常有野心,且野心非常大的人?
无论是造手机还是造车,为什么他总能后发而先至?
读完这篇文章,也许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01
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雷军却不能
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上天”,这句名言家喻户晓,出自雷军之口。
在40岁之前,自创“风口论”的雷军被调侃最多的就是,
几乎错过了所有互联网风口。
纵观中国互联网的行业史,
97年,丁磊创办网易,开创中国免费邮箱先河,98年,张朝阳成立搜狐,中国进入门户网站时代,同年,马化腾启动腾讯,改变了中国通讯社交的方式;
99年,阿里巴巴诞生,马云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之父”,20年,李彦宏创办百度,搜索引擎改变了中国人获取知识的方式。
当同龄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乘风直上,开创出中国互联网史上群星闪耀的光荣时刻时,雷军却在与微软、瑞星、卡巴斯基在软件市场缠斗。
花费了16年在金山“这片盐碱地种草”(他后来自我调侃),先后获得了任劳任怨老好人,IT劳模的光荣称号。

雷军并不比上述任何人更晚接触互联网,事实上,他是首批接触到中国互联网的企业家。
199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雷军被一个朋友神神秘秘地带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nternet机房。这是中国第一条接入Internet的线路。
屏幕上一行行的Unix命令在不停地刷新跳跃,雷军的心也跟着跳得很快。
这条在未来几十年,彻底改变中国生活方式,诞生数万亿的高科技产品,雷军上去后,第一件事儿就是花了好大劲儿下载软件,第二件事,是将自己刚刚完成的一个小工具上传到国外好几个软件下载站点。
几天后,雷军再次登上Internet,目的是看看自己上传软件的风评怎么样?
对于软件,雷军情结颇深,当时的互联网对于雷军来说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下载软件。

早在29岁,雷军年少成名,一举成为金山公司的总裁,开启了管理者的身份。
出于对写程序软件的热爱,让他无法全身心投入,闲暇之余,他依然喜欢在电脑前面摆弄那些自己熟悉的程序。
直到新招来的小刘在帮总裁整理硬盘时,秉着竭尽全力的原则,不仅覆盖了安装系统,还十分细致地将硬盘格式化的一遍,数十年雷军积累的程序代码,付诸东流。
新入职的小刘“幸运地”得到了雷军罕见的愤怒。与此相反,几乎所有的公司高管都欢欣鼓舞。
他们清楚,雷军终于可以离开电脑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企业的管理中。
对程序代码的痴迷让雷军在软件圈小有人气,却也因为过于痴迷于技术,而丧失了一次又一次互联网风口。

02
“慢半拍”的雷军,创造出
飞速发展的小米
2010年4月6日,清明假期后的第一天。
上午9点多钟,一位老人抱着一只电饭锅,小心翼翼地中关村东部的街巷,拐进了位于保福寺桥边的银谷大厦。没人注意这个不起眼的老人,也绝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传奇诞生的时刻。
老人径直来到大厦807室,推开门,等在屋里的14个人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这14个人便是小米科技的创始团队,老人便是其中创始人之一黎万强的父亲。
揭开锅盖,米香扑鼻,大家每人盛了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喝了起来。喝完后,小米正式成立了。
雷军后来回顾说:
“我们唯一的仪式就是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始上班了。”
“小米”这个名字出自《阿含经》,
“佛家(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与雷军40岁前,总是在互联网浪潮中“慢半拍”相比,带有移动互联网使命的小米,发展速度堪称传奇。
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两天内预订超30万台。
2013年8月23日,小米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100亿美元。小米已成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阿里、腾讯、百度。
2010年,小米集团自2010年4月创立到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仅仅用时9年,成为目前最快上榜的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
迈进《财富》500强的征途中,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和华为分别走了14年、18年、18年和23年。
一时间,小米模式引领风潮,几乎成了成功的代名词,“互联网思维”“口碑营销”“风口”“互联网+”等名词伴随着小米的飞速发展,被人们反复研究。

03
雷军不断折腾的驱动力
中关村才女”的梁宁这样深刻地评价雷军:“
“雷军的“操作系统”跟我们的不一样。如果他想要的那个,他得不到,就像万蚁噬心那样痛苦。牺牲什么都可以,他必须得到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雷军内心的“那个东西”源自一本2块钱的书—《硅谷之火》,乔布斯给了雷军一个世界级公司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他不惜打破自己好学生的典范。
雷军从小就是好学生,幼时的他看着母亲每天都忙到很晚才做饭,就产生了弄一盏移动电灯照明的想法。他买来两节干电池和灯泡,自制了一个小木盒子,再接上电线,盘弄一番,竟然制成了。
从好学生到好员工,雷军几乎都行走在一条符合传统价值观念的命运轨道上,每一步都中规中矩,水到渠成。
然而,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射手座喜欢颠覆和折腾的特征开始显现。
大二开始,为了接触编程,他不惜逃课到武汉电子一条街。
为了能更好地“蹭”到电脑,雷军打着帮忙和兼职的旗号,通过实战获取编程经验。
进入金山,他希望自己写的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一台电脑上,梦想着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却因为微软的碾压而破灭。
进入互联网时代,雷军一手亲自创办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希望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亚马逊,却不幸赶上互联网低潮,无奈被真正的亚马逊收购。
签订协议后,雷军为所在金山公司赚了4000万,他自己却因为再次与梦想失之交臂,痛苦地喝得酩酊大醉,整整四天不省人事。
时间一晃,雷军已经40岁了,夜深人静,他时常被噩梦惊醒,不断地自问,是否距离最初创建世界级公司的梦想更近了。
在朋友的一句“40岁才刚刚开始”的点拨下,雷军押上身家性命,不管不顾地去创办小米,直到它成为一家世界级公司。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天生就携带使命,一旦在年轻的时候,被烙上梦想,一辈子都必须飞蛾扑火。
雷军就是这种人,只是他走得更加科学与稳重。雷军的每一步都是步步为营,时常反思的结果。
从技术宅转为战略家,不仅有赖于阅读书籍《毛泽东选集》,还因为深入市场一线,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细微觉察。
在金山遭遇微软大清洗时,雷军选择“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微软这种国际公司看不上眼的小软件做起,将金山一步步拉回正轨。
他在软件“金山影霸”中添加了自动播放功能,客户一旦将磁盘插入,电影播放器会自动弹出,很受大众欢迎,一举让金山影霸成为网红产品。
雷军时刻将用户的需求挂在嘴边,不仅将小米打造成网红公司,也让自己成为了个人ip。
他那句ARE YOU OK,红遍大街小巷,50多岁的他身上没有一般企业家的酒色财气,还因为低调干净的谦逊气质,被网友评为最受欢迎的企业家。

写在最后
雷军捐赠给武汉大学13亿元后,网上流传一则不实的传言,
“雷军最落魄的时候,只剩下银行卡里冰冷的40亿”。
对此,雷军回应道:“人生从来不是爽文,都是脚踏实地的历程。”
从湖北仙桃的“小镇做题家”到世界级公司创始人,人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和互联网产业释放的创新和机会,看到了说蹩脚英语的“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可能性。
雷军说,
“我觉得最大的不一样是我比他们更早地确立了人生的梦想,并且付出了实践。
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尽早地确立梦想和目标,并且尽早地去付诸行动,我觉得这是人生的开始。”
你们觉得呢?

—       E N D   —
排版:水木
文案:以梦为马
校对:Linthan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Linthan,笔名:水木;以梦为马.
公号10万+作者;
多家写作平台签约作者.
喜欢在阅读和文字中,收获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成长.
喜欢分享,写出对自己和他人有触动的人和故事.
人生海海,遍布荆棘,感恩遇见,让我们破牢而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