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架,去夜店学习,吓坏员工,这样的雷军和小米让人极度陌生


  文:以梦为马

人生海海  感恩遇见
小米SU7一经发布,雷军再次大火。
充满科技感的LED大屏上,闪烁着小米SU7的高清图像,光影交织中,雷军步履稳健地走上舞台。
这次雷军一改休闲的着装,一身灰绿色的西装剪裁合体,面料质感高级,搭配简洁的深色内衬,散发着高冷而自信的科技气息。
会场内部,参加发布会的米粉安静地坐着,冷色调的灯光投射在光滑的墙体表面,反射出冰蓝色的光辉,与雷军的着装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横幅巨大的LED亮屏,配合几何图形的装饰元素和精心布置的光影效果,让整个空间都沉浸在一种未来科技的氛围之中。
发布会中,雷军的声音坚定,“风阻系数”,“一体化压铸”,各种关于造车的专有词汇信手拈来,配合屏幕上极简的排版,整个发布会彰显出一种高冷,精英的科技范。
这也是这些年雷军和小米给我们的感觉。有一种冷,高级的冷。

01
约架?雷军应战
事实上,雷军一点也不冷。
14年前,40岁的雷军第一次创业,当他站在小米1的发布会上,内心氤氲着热气。
曾几何时,在软件领域,雷军是大佬级别的存在,一步跨入陌生的硬件领域,才发现,被问最多的就是,
雷军是谁?小米?没听过。
手机硬件一度找不到合适的国际供应商,让手机制造举步维艰。
几经周折,在日本三井商社的斡旋下,雷军才好不容易获得了和夏普公司面谈的机会。
眼看谈判期限将要来临,天不遂人愿。
日本太平洋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连同其引发的海啸共造成超过15000人死亡。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到破坏,核泄漏让原本热闹的街道变得空无一人。
去还是不去?不去,硬件供应迟迟无法有着落。去?地震和核辐射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雷军心口一热,去!
只带上了合伙人林斌和刘德,三人搭上了国际航班。
当雷军的三人小团队出现在日本夏普总部VIP第一会议室里,这群日本人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多年后,雷军才知道,他们是那天夏普大楼里唯一的一拨访客。

就是靠着雷军和小米团队的热血付出,仅仅2年时间,小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到一个财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亿元的大公司。
作为对比,华为、京东,达到这个目标整整用了6年时间。小米的成功被定义为“一场不合常规的创业。”
人红是非多,小米打破了原有的中国互联网格局。腾讯,阿里,360纷纷涌入移动互联网手机市场,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甚至一度引发了雷军和周鸿祎在北京朝阳公园的约架事件。
雷军和周鸿祎的恩怨由来已久,两人曾是旧友,却因杀毒软件的问题,反目成仇。
这次,狭路相逢,仇人分外眼红。
小米公司高层纷纷劝告,不用理会,雷军却当真了,他像一个热血少年一样,对约架事件进行了认真部署。
他先是让合伙人黎万强带着市场部的刘飞、钟雨飞等几位同事,到朝阳公园东门踩了点,然后还认真研究了站位和撤离路线。
整个过程既魔幻又热血,像极了日本古代的商战。
在江户时代,商人为达到利益最大化,便采用恐吓、密谋、暗杀等手段打压对手。由于事态失控,一个九岁的男孩向当时的领袖提出解决办法—打一架。双方商业阵营可各自派人进行空手肉搏,胜者得利,败者退出。
这时的雷军和小米血真热!

02
雷军的疯吓得人一身冷汗
雷军不仅热,有时还很“疯”。
为了展现心目中最好的手机,雷军曾把合伙人吓出过一身冷汗。
雷军是手机发烧友,创业前就随身带着一包手机,和同事在咖啡厅聊天,聊着聊着,就掏出手机,满满当当放了一整桌,惹得服务员以为他在咖啡厅里推销手机。
当雷军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手机后,更是格外喜欢和看重。
小米1发布会后,手机大卖,一度导致公司服务器崩坏。
随着热销,热议也来了。
2011年8月19日,在接受一个小型媒体采访时,有记者问,
“如此优质的配置,如此不可思议的价格,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山寨机?”
内心倔强的雷军用一种更为倔强的方式回应,
只见他走到会议室的中间,把黑色的小米手机高高举起,然后放手,手机以自由落体的姿态落在水泥地上,“啪”的一声,电池盖儿瞬间飞了出来,落在旁边。
紧接着,捡起电池后盖和手机,重新安装。再次开机后,小米手机屏幕正常亮起,手机也可以正常工作。
此时,雷军的脸上露出一丝胜利者的笑容,
“山寨手机是不可能经受这么严苛的摔跌实验的,小米是一家有技术实力的公司。”
这个举动完全是雷军临时起意,即兴发挥,颇具行为艺术特质。一时间,让现场的观众发出了惊呼,观看论坛直播的人也在网络上不断打出惊叹号!

在现场一片沸腾时,坐在一旁,负责手机硬件的周光平博士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小米手机问世之前确实做过跌落试验,但标准检测高度是1.5米,而雷军那天举出的高度几乎达到了2米,足足比测试时高出了50厘米。
稍微有一丁点闪失,借助互联网发酵,后果不堪设想。
采访结束后,疲惫的周光平走近雷军,一脸苦涩,哀求般说:
“以后再做这个动作时,能不能提前通知我一声?我得保护一下我的心脏。”
雷军疯魔的气势也感染着其他合伙人。
那段时间,没有硬件供应商认识小米,刘德不得不满世界去谈判,他甚至夸张地带着小米的存折,只为了告诉对方,小米公司有的是钱。
当时刘德和一个同事一起出差。下了飞机,会租一辆破旧的桑塔纳开着四处跑。
很多供应商的工厂都非常偏远,他们不得不借助GPS全球定位系统来导航。
当时还是2011年年初,很多地方的公路建设并不完善,和GPS的信号也不匹配。
很多时候路还在,信号却没了,刘德就只能凭感觉开。
荒郊野岭,前路不明,刘德却把车开得飞快,吓得同事大喊大叫:
“慢一点,慢一点,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03
下了班去夜店学习
创业者的血总是热的。
只要能实现创建世界级公司的梦想,小米摈弃了很多其他公司的桎梏。
特色鲜明的就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米文化。
曾在金山公司工作的刁美玲,离当时上司雷军层级很远,她戏称自己在“公司的六环以外”。来到小米后,她经常和雷军、黎万强坐在一起开会。
时常在雷军的办公室,她一边吃着沙县小吃一边讨论,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决定把某个产品功能给改了,一度让刁美玲觉得很恍惚。
多年后,小米的创始员工都还记得,那家沙县小吃最受欢迎的是“鸭腿饭”,可以单点追加的还有鸡腿。
甚至有员工强烈建议,雷军把楼下那家沙县小吃给收购了。
公司对高技术人才也很宽容。
一名叫彭涛的产品经理,面试的时候直接告诉高管黎万强,她可以经受住强度最大的工作,但是每年都要允许她去日本看彩虹乐队的演唱会,她才会入职。

类似这样的要求,小米都答应了。
小米正在营造一种更宽松,更灵活的人事结构和文化氛围。
为了验证雏形小米电商运行的可行性,电商团队做了一个“大卖部卖可乐”的活动。
在小米公司内部,他们将以一折的价格出售可乐、雪碧、脉动和冰红茶。
员工在新建立的小米电商平台页面下单,购买这些售价为0.1元的产品,然后在自己的工位上等待配送。
通过一折卖可乐这个活动测试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电商正式上线之前都得到了解决。
最后这个活动被长久地保留了下来。
除此之外,小米致力于打造线上MIUI熟人社区,将手机,互联网和粉丝群体黏合在一起。
在小米公司成立两周年之际,市场团队要搞一个大型米粉狂欢节。
那一次,小米员工和米粉聚集在一个布置成夜店风格的大会场里尽情释放。
没有人能够想到,公司性的活动可以做成如同夜店蹦迪一样简单自由的风格,但又充满了浪漫随意。

现场音量出奇大地大,播放着崔健的老歌《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会场空间的前部有一个11米宽的巨大屏幕,整个会场布满绚丽的霓虹射灯,所有人都穿着橙色的T恤打造出一个橙色海洋。
这一切都发生在798艺术区第一车间那工业味十足的空间里。
2个月前,为了达到这种专业的夜店效果,即便是晚上11点才下班,高管黎万强也拽上一堆人去MIX夜店观摩学习其灯光效果。
回来之后,他对原有的会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不但把椅子全部撤掉,让创始人和米粉们一律站着,还引入了现场DJ。
小米相信,
米粉本身就是年轻的,就是热烈的、摇滚的,就是最酷的代名词,因此这一天,必须去除一切古板,做到极致酷炫。

写在最后
无论是冒着危险前去地震后的日本谈合作,还是现场摔手机证明小米产品;
无论是去朝阳公园约架还是带着团队去夜店学习,
雷军和小米都展现了一种热血和开拓进取精神。
周国平先生在《灵魂只能独行》一书中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对一家公司是这样,对一个人也是这样。
这种独特个性和真实自我的展现是充满说服力和感染力的。
就像帮助小米代加工的富士康,在装配大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大大地写着,
“不做中国的iPhone,做世界的小米”。
点个赞,点个在看,2024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活的独特而热血。

—       E N D   —
排版:水木
文案:以梦为马
校对:Linthan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Linthan,笔名:水木;以梦为马.
公号10万+作者;
多家写作平台签约作者.
喜欢在阅读和文字中,收获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成长.
喜欢分享,写出对自己和他人有触动的人和故事.
人生海海,遍布荆棘,感恩遇见,让我们破牢而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