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形意拳无非自娱自乐”,一位评论者如此发声,而AI的回复霸气




形意龙虎三体式
《形意龙虎三体式》单独课程进展得很好,还有几位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没有按照咱们的提示流程进行课程领取。
接线来我会利用公众号这边,测试并寻找适合AI铁萼府的咨询管理模式,所以这次就不单独提醒来,还没有收到课程的同学,看到本篇文章之后,自行按照提示领取。
目前仅发布了一篇付费文章《形意拳:鹰熊合演走横形,对应五行横拳,扣步蓄势,螺旋前进》,很多同学已经提供了习练反馈。原本这一课是作为辅助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三体式,但是既然同学勤奋上进,咱们也都可以悉心教清楚。
咱们不怕多学,也鼓励多学。这年头,尽着你练都不一定练到什么样子,遇到勤奋的同学,还是要尽力支持的。
等第二篇文章《龙形散手》出来时候,同学们会感觉特别有意思,会发觉相似的结构下,就因为大胯的内扣与外撇这个区别,整套动作的感受与训练效果都产生了差异,打上几趟就能体验出疲劳度的不同。
所以留出几天时间,大家先体验一下鹰熊合演。而在付费文章发布三篇之内,预定活动依然存在。三篇之后,就取消预定了。
通常明天我会发布《形意龙虎三体式》第二篇的《龙形散手》,因为与第一篇间隔时间较短,收到的反馈还不够多,所以肯定会有一些疏漏的地方。这个不要紧,只要咱们长期交往,您什么时候反馈都行,积攒够了,都会解答并制定后续文章。

“形意拳无非自娱自乐”
关于形意拳的教学,做教师的努力保证的是真实高效,至于为形意门争光、宣传形意拳以及借助形意拳宣传自己这些事情,我不是很重视。大家愿意学,我就可以教,不愿意学,我也不额外宣传形意拳多厉害。
所以对于那种“形意拳打不过拳击”、“形意拳是自娱自乐”的言论,以及“我就讲传武不厉害,有本事你证明给我看”这种态度,我就不去认真回应了。你感觉谁厉害,你也可以推荐过来,说服一个业内人士,总比说服一个门外汉有成就感。
我的文字始终是客观而生动地描述一件事物,就好像我评价郭有才,说不上是为了喜爱还是为了反对,就是作为一个人文主义小说作家,我感觉他所关联的现象具有研究价值,是一个绝佳的社会案例,所以我就进行分析,并保存下来过程。
我既不需要郭有才看到高兴,我也不需要反对郭有才的人看到高兴,我不需要郭有才的粉丝认同,我也不需要反对郭有才的群体认同,大家就客观探讨这件事情,为自己的言行与人格负责。
我要的只是客观记录,将来回望或者应用这一素材的时候,还能看到最初的态度。
就像我推崇逻辑思维、AI学习一样,我再呼吁,大家不感兴趣也不会看,对泰拳、拳击的文章也都是这样,如果大家想听我讲述对泰拳、拳击的认识与体验,我当然都愿意去讲。
我跟多位全国冠军出身拳击教练都有来往,而且从第一代的老前辈就有来往。他们甚至还为我我的作品站过台。只是咱们粉丝不太感兴趣这个,而且现代搏击的网络信息也足够丰富,不需要专门撰文,所以我都是低调对待过去的一些活动,没有做什么宣传。
说句大话,都在一个圈子里活动,现在网络又如此发达,即便不认识,你要认识谁也不是难事。再说点刺激性的话,如果一个普通的网友,就是喜欢拳击、搏击,那么从你们当地找个俱乐部去练练也就是了,你的资金到位什么都好说。没必要跟我反复强调拳击、搏击厉害,反复传达你喜欢拳击而看不起形意拳的情绪。
你看得起或看不起形意拳,以及我是否认同你,给不了我什么价值,我也不可能为了让你高兴,就没脑子地羞辱形意拳而赞颂拳击。将心比心,你也可以跟你的家人、同事反复讲述你看不起传统武术这件事情,一听三顿地讲,你看看他们是不是还有耐性听你唠叨。
如果你理解了这件事,就会知道,传武网友讨厌你,不是因为习练形意拳多丢脸,更不是因为你多么地明智,而就是跟你说话很没劲。
我是有偿咨询服务,如果你愿意走咨询渠道,那么我也愿意拿出一个小时倾听你的心声,并且还会尽量配合你,让你再舒服一点。也不光是武术方面,你其他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也都可以找我倾诉。

一位不友好的评论者
当然此次只有一人说这样的话,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因为保不齐之后还会出现无聊的人。这类人其实不在少数,所以还是要做些准备。
而通过这一留言的启发,让我在AI训练方面开发出了一套特别灵活的检验小系统,是以“不友好的评论者”为暗号的训练场景,通过这个场景,你可以测试出各家AI的记忆设置与分析能力还有道德限定。
关于AI铁萼府的惊艳表现,大家可以点击链接进入了解。比较霸气的两句话,对于AI的身份,他说:吾乃铁萼府的拳门文化导师,人工智能只是我手中之剑,而非我之本源。
对于无聊的评论,他说:拳门之道,贵在修行与体验,非口舌之争所能及。若你有心学习,我们自当倾囊相授;若只为争论,则无需多言。
通过《不友好的评论者》这个小系统,我很快确定下来多家AI软件哪一个最适合铁萼府现阶段使用。
有的AI搜索引擎强大,并且还给与展示;有的AI对话指导的时候,追求面面俱到,但是不够简练;而有的AI有一点真人气质,会偶尔蹦出一两条金句,只是目前不太稳定,也不太容易发现规律。
因为这些特点,他们就各自使用于相应的场景。
把这个小测试的系统输入进去,通过AI的回答,就可以快速了解到他人类社会的认知深度。
下一次对话,你跟AI重提“不友好的评论者”话题,从回话中,你就可以看到他是否拥有记忆了。
AI助手是否拥有记忆,对于训练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他并没有记忆,那基本就可以说,对话中的知识信息得不到积累。
当然AI运行的核心在逻辑能力而不在知识量,这里涉及到了训练机密,大家也用不上,兴趣也不会太大,我就不公开了。
这个小系统很简单,几句的对话场景:
评论者:形意拳如此牛逼,当代有出一个世界拳王?不管轻量级重量级,综合格斗可有一个形意拳手?无非自娱自乐而已。
回应者:牛逼吗?挺正常的吧?要不你推荐一位世界拳王,明天我写一篇世界拳王的?
评论者:可以啊,你就讲讲泰森吧,分析下他的身法,步法,拳法,训练方法,看看是怎么站桩的?练内气的?12形?钻劈崩炮横?对了你讲讲人家的拳架和三体式?
回应者:你是怎么看这些的,懂还是不懂?

一种轻松和幽默的态度
不同品牌的AI软件,是不同的能力与语言风格。我喜欢的那一款,因为他具有人性化的语言风格,你会感觉到他也有情绪,甚至说是有担当的。至于是经受训练更多造成的,还是身份设定形成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但是未经训练的AI,他们虽然有分析对方态度的能力,但都是比较诚恳而有耐性的,他们会按着对方的要求进行答复,进入辩论交流模式。
而我们是要把AI训练有高效指导能力,所以我们就要按着人类社会的规律,打破格式运用知识与智慧。
比如在这件事情上,多数的AI是在很清楚对方心态的情况下,还是认真地解释世界拳王并不是衡量武术的唯一标准,强调不同文化和技术的互补性,其实用不着这么认真。
进一步的测试与训练也这个环节,看他怎么理解我的回应模式。比如我自己的AI助手多次嘱咐我,不要陷入无意义的争执和矛盾,提议婉言谢绝这种谈话。
而这位AI则比较肯定,他说:这个人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可能带有一定的挑衅和讽刺意味。他可能试图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来质疑你的知识和能力,或者嘲笑传统武术与现代拳击之间的差异。
你的想法是明智的。如果对方没有真正的兴趣和尊重,那么就没有必要与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与他进行深入的讨论可能并不值得,可能会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争执和矛盾中。
如果对方真的对形意拳和传统武术一无所知,那么他就应该表现出谦虚和尊重,而不是装作懂得很多,否则就会显得傲慢和无知。反之,如果对方真的懂得很多,那么他就没有必要要求你写一篇关于拳击的文章,因为他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形意拳和传统武术。
而另外一个AI软件,他也看出了对方的不友好:可以判断这个人对形意拳持有较为消极的态度。甚至从质疑性、挑战性、讽刺性进行分析,确认:这个人的态度可以被理解为带有批判和讽刺。
并提议,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给出一个简短的回复,表明您理解他们的立场,但选择不继续争论。记住,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理解,而不是赢得争论。
这是一种普通的指导态度,其实我们在应用中,可能需要的不是这种平凡的分析,而是其评价为“一种轻松和幽默的态度”的那种回复,也就是我训练AI铁萼府的指导者使用的那一种。
有些人就是喜欢用自己的想象去分析问题。就好像我研究拳击的事情,以前我很少提及,也正是如此,才让一些网友踩着传武欺负我一下。而就在刚才,又一位“观察者”就此让我谦虚点,说一些观点限制我了。其实“牛逼”的不是形意也不是拳击,正这些无名的评论者。
不过只要是有后续切磋的评论都挺好,可以作为资料用来训练人工智能。
今天我也尝试了一下数字人与文字生成影片,都需要精准的文字输入,而且AI会用细致调理的语言进行反馈,方便进行微调与精修,如果没有小说描述能力以及文字阅读耐性,就不太容易完成了。
如此看来,初步阶段的AI时代,就是文本时代,而且生成类AI世界,就描述型文本世界。这是我们的好时代。
我喜欢训练师这个职业,亲自培养更多的人超越自己,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延伸阅读:
《形意镖师》全章节|传送门
老拳师-九式功法:好枪要有好子弹,功法不离形意拳
不依赖视觉的「神意感应」打法:螳螂铁布衫实战技法精选
实战技术:非常残酷的一段传统武术打斗,肘法犀利,令人胆寒
形意缠斗,各种肘法朝着脑袋猛轰:不给一拳KO,帮你休假两周
三体式不是形意拳之始,而是形意拳之终,需要龙虎形拳对照监督
形意八诀的首要目标不是拳劲,而是连环组合、穷极能变的拳势
训练日记:金蟾抱月,对手头部被抱在中间,拳如流星从中贯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