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共享单车涨价17倍!打工人怒了:最后的退路,被堵死了!



垂死病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最近,网友们可算是把“退休”这事玩出了不少梗。
走在冲浪第一线的小Yoo也浅浅畅想了一下:等到五六十岁,自个儿会咋样——
出门上班先戴假牙,再戴假发(PS:别问,问就是这届年轻人真脱发)。
在早餐铺买上俩包子配一杯豆浆,跟众多“老牛马”们抢一辆共享轮椅,然后吭哧吭哧地挤上地铁……

如果瑞子还活着的话,我申请点一杯9块9的热美式。到了办公室,向30岁的领导提交下周“六十大寿”的请假申请(PS:提前把工作安排好先做完的事假)。
OK,眼前一黑又一黑。
好消息:咱们离退休起码还有小30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
坏消息:共享轮椅还没诞生,共享单车就又双叒叕涨价了……

把用户养肥了再割?
共享单车,涨价涨到令打工人麻木。
这些年,共享单车涨价的消息一轮接着一轮。
从免费月卡、充值返现,到起步价0.5元/1小时、0.5元/半小时,再到1.5元/半小时、2元/半小时,直至1.5元/15分钟。
各位老板可能对这种一两块钱的变动不太敏感,但小Yoo算了算,它实打实地增长了11倍!(小Yoo:涨幅比我工资还快~)
然而,涨了11倍还远远不够。
直到小Yoo最近突然发现——
骑车10分钟,花费1块5!骑车10分钟30秒,花费2块5!相当于涨了17倍!

什么情况?共享单车已经这么贵了吗?2块5才能体验10分30秒?(PS:小Yoo在成都)
支付暂停,我先花16.8元,买张月卡(不嘻嘻.jpg)
是的,没错!它又涨了!
起步价从1.5元/15分钟调整为1.5元/10分钟!(PS:缩短时长=变相涨价)
假设你骑车1小时,就从只用花4.5元涨到了花5.5元。那多花的1块钱,都够小Yoo在手抓饼里加个蛋了。
不只如此,在小Yoo细细研究了一番青桔单车的收费规则后,整个人都傻了。

又双叒叕涨价的,何止是起步价?
甚至现在还有对打工人的定点“专项收割”项目——
常规(工作日)起步价1.5元/10分钟。
休息日起步价1.8元/10分钟。

试想一下,工作了一周的牛马终于在周末的时候,选择了个好天气去公园骑车。结果,两个小时的骑行,竟然花了9!块!8!再添两块钱都够买一斤肉了!
弯了一周的腰,在付钱的时候终于断了。
小Yoo OS(45°仰望天空):资本会把“牛马”的最后一滴价值都榨干。在这一刻,这一句话,又有了一个具象化的体现……

在这个各行各业都在打“价格战”的时间点上,共享单车的涨价显得尤为突出。(PS:因为价格战已经打过了,现在剩下的算剩者为王。)

他说他有他的苦衷?
更重要的是,共享单车的涨价,还是抱团涨的。
目前,在成都、广州等地,不只是青桔单车将起步价调整为了1.5元/10分钟,哈啰单车也将起步价从1.5元/15分钟调整了了1.5元/10分钟。
美团单车的起步价倒还没变,但也出了节假日版起步价,为1.8元/15分钟。

左为哈啰单车收费规则,右为美团单车收费规则
问这三家为啥又双叒叕涨价了?
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用“老话术”回答:亲亲,因为我们的运营成本上涨了哦。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就像大家质疑某东西卖贵了,就会自动触发商家的算账技能:门店房租不要钱?水电气不要钱?人员工资不要钱?

这些都要钱,这些都是成本。
共享单车的运营同样需要钱。
其中,包括设备(单车)的投放和维修,平台的运营,人员的支出,甚至是今年夏天大家发现单车座椅上面套着的“清凉坐垫”,都是成本。
有一说一,这些成本投入,确实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另外,做生意肯定也是要赚钱的。
林林总总算下来,自然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让用户来买单。
因为,小Yoo细细盘了一下,共享单车的收入大头还是咱消费者骑车支付的租金,还有买月卡、年卡的会员费。
广告、联名营销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只占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图为滴滴青桔和《黑神话·悟空》的联名
图片源自微博@滴滴青桔
正因如此,涨价,是他们赚钱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PS:涨了价,还能多卖两张月卡。
   
用涨价逼疯打工人?
把用户养肥了再割,是资本运作惯用的套路。
从免费的到收费的,从便宜的到昂贵的,涨价,一涨再涨,外卖如此,共享单车如此,共享充电宝亦如此。
甚至是最近刚火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在有了热度,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之后,暗戳戳地准备涨价。

天上不会白白掉下一个馅饼,并且这个馅饼还刚刚好砸在我们的头上。
站在买卖双方的角度来看,各有各的道理。
卖家肯定想贵一点,更贵一点,而我们买家则希望便宜一点,再便宜一点。

图为废弃的共享单车“坟场”
总体而言,大部分用户对于付费是可以接受的,但更希望在收费标准上找到一个平衡,一个更合理的标准。
比如北京地区的共享单车,在1.5元/30分钟的标准上稳定了好几年。杭州更是有让人羡慕得流泪的小红(可以免费骑1个小时的公共自行车)。

从一开始,共享单车的初衷,一是解决用户的最后一公里,二就是吸收用户租车押金,用作其他投资。
但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押金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小Yoo补充一句题外话,ofo骗我押金已经6年了!(社会“付费”第一课,微笑.jpg)
所以,现在共享单车商家的算盘珠子全压在了用户租金和月卡会员费上面。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达不刘
但一涨再涨,着实容易两败俱伤。
而且,会让大家觉得他们的吃相难看。
说到这了,那个……共享单车真的不考虑开发一些别的赚钱方式吗?
——比如看120秒广告解锁。(狗头.jpg)

图片源自微博评论
当然啦,就算它再怎么涨价,但是对于真正有需求的打工人,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说一千道一万,从出租屋到地铁站的一公里,还是得靠它解决。
抠抠搜搜地省了很多钱,结果没想到,还是又流回了资本的兜儿。被随意拿捏的打工人,除了无奈,剩下的还是无奈,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明早,又是活力满满的,抢共享单车上班的“崭新丧尸”,欧耶!
本文作者


商务合作微信:cdmm8899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