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乐儿随笔】
Hi,我是乐儿!
去年《我在北京送快递》热度出圈,书中有一个情节说到作者胡安焉一位同事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一个人负责几个小区的快递派送。
但到了旺季,快递量猛增,他逐渐变得手忙脚乱,接二连三出现纰漏,多次被投诉。
一次送快递的路上,一辆奥迪车一直在他身后拼命地按喇叭,这位快递小哥多日累积的情绪就在那一刻爆发,随即拿用铁棍砸烂对方的车窗。最后,他赔光积蓄,被公司辞退,还蹲了牢房。
因为一件小事,快递小哥情绪失控,最后损人害己,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哲学家尼采说:“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当情绪来临时,有谁能真正可以平心静气?包括自己,一有不顺心的事就会钻牛角尖,结果因为想不开,搞得脾胃虚弱,肝气郁结。
对于化解情绪,试过多种方法似乎没什么作用,直到读到李睿秋写的《打开心智》,终于找到三把掌控情绪的钥匙。
01 学会转念,换种方式看问题
张德芬说:“我们每个负面情绪后面,都有一个支持它的思想,因为情绪是身体被我们思想刺激之后而产生的反应。”
情绪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叫“情绪ABC理论”,这里的A代表事件本身,B代表你的想法,C代表结果。其中B就起关键作用。当一件事(A)发生时,你的想法(B)不同,结果(C)就不同。
如果这件事让你感到痛苦,换个角度去想,也就是转念,那你的身体反应带来的情绪就不一样。
比如,我嫂子去旅游回来给她的家人、朋友买了礼物,唯独没有给我买。这是我的负面情绪就来了,我很生气,会想嫂子一定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才不买礼物给我的。
但如果我换个想法,其实她也是刚嫁来我家不久,我不可能要求她对我,像对她对其他已经相处很久的亲戚朋友一样,我没有什么资格要求她对我公平,那是她的“课题”,我无权干涉。
那我还生什么气?对事情根本没有帮助,这个负面情绪不就化解了吗?
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造成你心理上的痛苦,所有的情绪源于你对事情的解释造成的,一转念,世界就不同。
02 书写情绪,看见即坍塌
有句话说:“情绪是叠加态的量子,看见即是坍塌。”也就是说情绪这个东西,你看见它就会消失。
那有什么方法让你更好地看见自己的情绪呢?答案就是写下来。当你把自己脑里的情绪、想法全部写到纸上或电脑时就能看见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任由它主宰。
Flomo的创始人刘少楠曾说:“情绪不好时,如果让自己停下来,先记一记当下的情绪,很可能一段话还没有写完,你的火气就已经没那么大了。”
书写情绪的不但可以促进对自我的理解,帮助我们释放情感,避免影响身体健康,还能让我们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增强决策能力。
李睿秋在书中介绍了一个书写情绪的模板:
⒈我遇到这件事产生什么情绪,它有多强烈?
你可以给这个情绪命名,比如,伤心、焦虑、沮丧、紧张、烦躁等,然后给它从0到10打分。
⒉是什么原因使我产生这样的情绪?
你要尽量吃面自己的内心,把引发你这个情绪的外部事件和信念写下来。
⒊我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想做什么?
描述你身体所感受到的变化,以及你做出或想做的行为。
⒋如果是我的好朋友遇到这件事,我会对他说什么?
试着幻想给自己的朋友写一段简短的慰语,改变视角,从而让你更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反应。
⒌下次再遇到类似事情时,我可以做些什么?
写出你的计划和行动清单。
这就是书写情绪的流程,开始可以写简单一点,慢慢地熟练了再做详细一些。
记录情绪其实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当这些情绪旦被你察觉后,自然会烟消云散。
03 培养兴趣,拥有自己的“后花园”
李睿秋说在书中说,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心灵的“后花园”,也就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只有是你感兴趣的事,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当你专注做一件事时,你就会忘记痛苦的存在。
比如,我喜欢阅读,当我拿起书本,全然地看着书中的每行铅字,很快就进入心流,人与书仿佛合之为一,我称它为“二合一”。
这时,我更多的是享受,是带着喜悦活在这个当下,那些不愉快痛苦的事早已抛之脑后。
所以,当你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有一个自己的爱好,在你受情绪困扰,不能做正事时,抓起这个爱好,让它给你快乐。
04 写在最后
日本文学大家和田秀树说:“人有情绪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不会控制,那就只能沦为情绪动物。”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与其被情绪奴役,不如改变心态好好生活。
当被情绪缠绕时,记录当下的感受,看见它,并与之和解,不被其左右。
培养兴趣爱好,在自己的“后花园”中获取快乐,关注点被转移后,不良情绪不攻自破。
今天起用好这三把钥匙,掌控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推荐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 最好的人生态度,就藏在这3句话里
3种存钱方法,让你越存越有钱(建议收藏)
一篇文章收入60+,涨粉200+,公众号写作赚钱真香!
《月亮与六便士》:这3句话,治愈了我的2024
罗翔老师的这句话,我打印出来每天读10遍!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乐儿随笔
和千万读者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