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
早就预计2023年我会非常忙碌,但没想到先让我忙起来的是我儿子。
本周一共带他参加了三轮面试,每轮都要耗上四五个小时,吃不上午饭是常事。
大人们累得人仰马翻,孩子却面试上瘾了,还在问周末为啥没有面试了。
短短的一周,感觉孩子长大了。
事情源于圣诞节那晚全家人到商场游玩,一位儿童经纪人公司的“星探”过来搭讪,他说你家孩子条件不错,非常适合向多才多艺的大舞台发展。
想必一些伙伴也遇到过类似的搭讪,而且往往会一口回绝,但我却来了兴致。
因为我觉得我一向注重体验式教育,总想给他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他阅历缺乏,社交能力薄弱,都需要多一些场景让他锻炼。
所以在跟他商量之后,我们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但确实没想到等待我们的竟是行程密集的三轮面试。
三轮面试下来,孩子仍然有很多不足,但能看到他肉眼可见的进步,以及他隐藏的闪光点。
前两轮面试都没有任何准备,但孩子喜欢唱歌、也背过很多古诗。
他清澈的嗓音以及极强的音准给了评委深刻的印象。
但同时内敛腼腆,不善言辞又影响了他的发挥。
到了第三面的时候,孩子盛装上台,在指导老师一小时的彩排之后不仅完成了个人走秀,还演了一段十分钟的小品。
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演,本以为会十分尴尬,没想到举手投足经带给了我们感动。
孩子的潜力果真是无穷的。
陪着儿子面试的这些天,每一次都会被考核老师询问同样的问题:
作为家长,对孩子往这样一个方向发展是什么态度?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
在体验中进步,在经历中成长。
他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活这门大学问。
可能会有伙伴认为,这些事情是不务正业,耽误孩子学习。
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学习经历:
高中时我是合唱团的骨干,也是校团支部,还参加省级的学生联合会的活动,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之外。
但这些事情从来没有对我的学习产生过负面的影响,反而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使我变得更加自信。
同时更加珍惜为数不多的学习时间。
长期关注我的伙伴都知道,我儿子并不属于典型的学霸类型,尤其是他在数学方面并没有极大的优势,而时下流行的高科技产业都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
显然,让儿子去走传统的学科竞赛的路径并不适合。
同时,我儿子在语文和英语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
他喜欢阅读,情感丰富,同时有很强的语感,所以他在人文方面其实更有优势。
而真正要在人文方面真正提升,是需要社会阅历的提升的。
否则闭门造车,也难有作品去打动别人。
加上我儿子的吸收能力不错,就像一块“强力海绵”,给多少就能吸收多少,所以这两年他的学习稳步前进,从班级老末儿走到中上水平。
而且每一次带他经历一些事情,他都会带给我新的惊喜。
正当我觉得他逐步追赶上了其他孩子时,让他接触更大的舞台,这种机会是他需要的。
再过几天他就九岁了,一路走来不无感慨:
我儿子出生时奄奄一息;
最初的3、4年里根本不能像其它孩子一样出去玩耍。
因为太容易生病,我不能带他出去见识外面的精彩世界,也不能带他结交更多朋友。这也导致他比同龄人成长更缓慢。
幼儿园时,他还不能正常地与老师、小朋友进行互动,对于别人的提问他总是听不大懂;
刚刚进入小学的那年,他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孩子”,经常被老师叫家长,每一次的谈话都有心理老师作陪;
一年级学期末,他的数学考了60多分,对此他不以为然;
二年级下,我们等来了孩子的进步,老师对他的评价是“班级里的中上等”;
三年级开始写作文,长期的阅读积累让他在写文章时独有一套自己的表达。
所以面试的老师说,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孩子!
二轮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媳妇忘了提醒他睡觉,到12点多发现他房间的灯还亮着,推门进去发现他竟然还在看书。
忘食还没做到,废寝是有点那味儿了。
这也和我们的引导有关。
一年级的时候,他因为阅历少,信息少,总是给人头脑空空的感觉,也影响了他在学校的表现和发挥。
生活经验需要时间的累积,无法一蹴而就。
但阅读可以打破时间限制,跨越时空,超越年龄,迅速地增长见识。
所以我们开始引导他阅读。
没想到两年多时间,他从认字全班最少,到阅读变成了习惯,我们非常欣慰。
深厚的积累和内涵已经开始助力于他的表达和行为,而我相信这样的习惯将会使他终身受益。
给他一个舞台,他就会给你惊喜。
也许这就是孩子最神奇的地方。
第三轮面试比较有难度,尤其是前面提到的小品。
说是小品,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全程无实物表演。
虽然他表演前我做过各种预测,但我承认被他的表演感动了。
特别是在表现大雨倾盆之下,等家长的场景时,他蜷缩在角落里,捂住自己的耳朵,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我被他打动了。
最后考核还算顺利地通过。
他得到的评价是:
语言表达水平低于同龄段,但他很认真地想要去做好每一件事。虽然缺乏自信心,能力也稍有不足,好在他学习能力强、韧性足,而且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这也正是我对他的评价,他的闪光点终于有人看到了,我很欣慰。
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用优势提振信心,用优势带动劣势,这正是我的教育理念。
佛系,但不躺平。
这是我和家人带娃的心态。
这些年我们一直没有为孩子过早地安排过什么,但每一次的玩耍和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
幼儿时期没有带着他过早识字;
一方面想要保护孩子眼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汉字的差别细微,而复杂的汉字对小朋友来说只能死记硬背,这个过程既困难又痛苦。
我相信随着孩子的成长,文字的记忆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所以儿子在刚刚进入小学时,看上去识字很少,但摄入的信息却并不少。
而进入小学,稍加引导,他的识字量飞速增长,基本上一学期就追平了差距。
英语方面更是没有强行要求他去记忆单词,只是他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增加了语感。
有了好的语感,他在翻译英文句子时,不会逐词的生硬翻译,而是会用自己的理解和中文的习惯进行表述。
所以在他中文阅读量大幅度提升之后,我就直接带着他读一些没有图片的英文故事书,他同样非常感兴趣。
面试成功,签下三年合约。
孩子将会面对更多的挑战,但他很兴奋,我们也同样期待。
很多人不愿意带孩子,我却乐在其中。
因为他的每一点进步就像游戏通关。
采用一些方法,投入一些精力,收获一些成长,这就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快乐吧……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