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命运的,是你的选择…



伙伴们,大家好。
连续三周的直播圆满收官,很多伙伴送来关心问候,担心我因为休息过少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紧凑的工作节奏反而让我精力充沛;

压力也还是会有,不过正在通过努力慢慢化解。
最近也开启了锻炼模式,希望每一次跟大家见面的时候都是元气满满。
眼下进入6月,欢送了儿童节又即将迎来高考,学生生涯的两个阶段,童年与青春的相互触碰,在成年人的眼中皆是感慨与怀旧。
人们常说通往成功的道路很多,但是能够让普通人显而易见的似乎只有高考。
尽管这些年大学学历一直在被唱衰,但高考的独木桥上依旧是千军万马。

回想2000年我参加高考,那时候的高考人数只有375万,录取率58.9%,录取人数221万;
2000年参加高考的大多是81年左右出生,那一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有2078万,所以这么一算同龄人中能够上大学的连10%都不到;
而最近5年考生数量已经连续超过千万,今年又是历年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已经高达1291万。

不过现在的录取率要比我们当年高多了;
今年大学的录取率就高达90%以上,也就是说今年将会有1100万左右的学生迈进大学校园;
这意味着只要参加高考最起码就可以上个专科;
而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大多是04年左右出生,这一年出生人口1593万,相当于70%的孩子都可以上大学……

超高的录取率让大学生们已经无法自称天之骄子,
满眼都是大学生,骄不起来了。

不断壮大的高考队伍和更高的录取率拓宽了高考的独木桥。
但这究竟是帮助更多人实现了梦想,还是让梦想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青年失业率高达20%,没办法只好往研究生挤,现如今就连参加研究生考试的都有474万……
当学历俯拾皆是,学历就不再是敲门利器了。
高考录取率上升了,是不是说年轻人更轻松了呢?
似乎并没有。
名校的门槛依然很高,甚至更加拥挤了。
2022年北大清华一共录取7000人,相比于1100万左右的考生人数,也算Wan里挑七。
这年头不上大学不行,上个普通大学更不行。
不过今年的出生人口预计只有800万人,比2004年少了近一半,20年以后的高考大军会是什么样呢?

想想80后不容易,80后的孩子也不容易,碰上的总是最拼最卷的一代人,更有时代赋予的压力——
房价的大幅上涨。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每一代人都面对着不同的艰辛和机遇。

70后的这群人成为了改G开放后的第一批建设者,赶上了低房价红利;
80后赶上了房价的第一波大幅上涨,扛着房子的压力,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高速发展;
95后00后可以继承老一辈的房子,但赶上了经济的换挡期。
联想到前两天公布的5月份二手房价中,百城出现了止涨回跌的状况;
当然被平均之后的跌幅也算不上多。
只是没想到涨价最猛的竟然海南的一个自治县——陵水,上涨了23%个点位,很多人一边喊着“哇塞”一边去地图上找,才发现这里的海景竟然也非常美好。
俗话说,东北人爱三亚,北京人爱三亚周边。
据说陵水的房子三分之一都卖给了北京人。
另外跌得最猛的城市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南京12%、福州10%,虽然都是省会城市,但是非常依赖本地居民的购买力, 没有新增人口流入,进入了存量博弈期。
其实买房这件事就跟买G票一样:
要看未来的趋势变化、未来的资源价值,以及未来的周边增长。

我的老家在重庆,父母工作的城市叫永川,但父母的很多亲戚都居住在另一个城市,叫铜梁。
早期很多人都觉得永川不错,高铁15分钟可达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年轻人让这里显得很有活力。
但这都已经是现在时,甚至过去时。
房价炒的是未来时,是预期增长。
铜梁连通重庆市区的轻轨即将开通,预期拉满。
这两年的房价却已经远超永川,
所以,选城市看预期。

我第一次买房正值美国08年次贷危机。
很多人阻拦说,房子一定会越来越不值钱,但我还是坚定地在北京朝阳入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因为我看的是经济修复的预期。
后来那套房子升值八倍。
17年儿子刚好3岁,我开始提前筹划儿子上学的问题。

按照当时的政策来看,学生基本没有可能性参加跨区中考,这意味着我儿子在朝阳上完初中以后还必须要在朝阳继续读高中,但朝阳最好的高中也达不到海淀的二类。
教育资源的碾压让我开始琢磨把房子换到海淀的事情。
17年我刚从国外回来,欠着很多债,处于经济的低迷期,深思熟虑后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等价换房,卖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房子;
第二,挑选学校,顶尖的学校买不起,只能把海淀所有的学校列出来逐个分析,最终让我找到了儿子就读的这所学校。
15年以前,这个学校还属于海淀里面最差的一类,之后与中科院进行合作,成为了中科院合作小学。
新任校长的履历来自山东,而我非常清楚,北京好几所名校的校长都来自山东,比如北京的人大附中。
这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选这个学校没错;
而事实也正如我所料……
从我买房时一年级不到10个班,到儿子2020年入学时的12个班,如今这一届已经达到15个班,学校的规模涨了一倍,片区的房子涨了30%。

而我曾经卖掉房子的区域已经跌了20%,一来二去我通过买卖房子,赚回了50%。
选房子,选的是未来资源升值的预期。

很多伙伴问学区房能不能买。
抛开学区房不谈,其实房子本身所拥有的资源不外乎就是商圈,交通,医疗和教育。
而教育和医疗也属于绝对稀缺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
买学区房时要考虑到随着人口的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普惠教育资源的平均;
原来的好学校有可能会被均衡掉,而不好的学校可能会被带动;
前几年有个很火的韩剧,叫《顶楼》里面非常全面的诠释了,韩国顶级财阀在子女教育方面是如何竞赛的。

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教育资源这件事,永远都是稀缺的。
所以关于投资,不管是我刚才讲到的投资教育、投资房产,还是任何事情,都要聚焦于稀缺性,做长期价值投资。

用价值投资的理念去找工作;
用价值投资的理念去买股;
用价值投资的理念去买房;
用价值投资的理念去选学校;
甚至用价值投资的理念选工作……
理念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高考如此,买房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
直播预告:
楼市传来好消息,有地方开始放大招,这次房价会涨吗?
想知道答案的伙伴们赶紧预约起来吧↓
以后每天早上7:30,我都会对前一天的财经热点、经济政策和股市、房市做分析解读,让每个伙伴都可以看懂宏观趋势,把握投资趋势。
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提前关注预约。
另外,每天转发公众号文章或者直播预告的伙伴们都可以联系小助理免费领取当天的直播精华电子版一份。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