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分了!但千万别松气…



伙伴们,大家好。
这两天出成绩,很多人都忙碌了起来。
都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除非接受过生活的毒打。
关于填报志愿我们在过去几年陆续都有写文提到;
今年还特别在小密圈里拉了快闪群跟圈友一起讨论,所以在此就不去赘述了。
今天我倒是想跟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们聊上几句,每一句都是我这个中年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高考不是终点,现在松气太早了!
很多学生在离开高中进入期盼已久的大学时会感觉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在那过去的半亩方塘里再去比拼成绩;
可是大学里,天南海北的优秀同学聚在一起,各路星光璀璨,你可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耀眼。

而且越是进入到更好的大学,就会面对越多家庭优渥、学习优秀、综合素质更高的同学。
到了大学后你才发现:
原来大学并不是努力学习的终点;
原来高考也并不会一考定终身;
原来懂得规划与不懂规划的学生会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明明大家是相同的起点,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会越拉越大?

我知道很多人在考上大学后,想要躺平在美好的大学生活里。
但大学是一座承接着你进入社会的桥梁,不努力修路可能就得淌水过河。
所以,当你以为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时,实际上你人生的自主计划才刚刚开始。
现在的大学与我们当年已经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没有这么激烈的竞争环境。

无论在学校里多么垫底,毕业之后都能找到一个还算差不多的工作。
即便如此,我依然会觉得自己在上大学时的目标不够清晰,也从未有过合理的安排。
我在保研、考研、坚持学习、出国以及毕业工作之间没有过提前的考量。
但是现在来看,如果我选择了保研就应当把每个学科的成绩提升到头名;
如果想跨专业考研,就应当从大一开始跟着外专业上课;
如果想要出国,就应当从迈进大学时计划拿下托福。
但我却什么都没有做,没有规划自己的道路。
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考上名校的兴奋里,这种兴奋会让你感觉,人生的终极目标似乎已经达成了。
好像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考上这么一所好学校,因为不论是父母的规划还是老师的教诲,全部都只规划到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没有人告诉我,考上大学之后的下一步该往哪走。

所以一直等到大三我才反应过来,才决定去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
因为保研的比例太低,一个班级最多2个名额,而我的成绩只能够到前10。
但是当我选择去听外专业课程时已经为时已晚;
加上我自己的懵懂和瞎琢磨,让大学的时间就这样仓促过去。
而我错把高考当做终点,错过了合理规划的最好时间,通过后续发展中的不断试错,为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松懈而买单。

最近,我想大家应该也都刷到了那个被同学“吊打”的清华大学生。
进入清华,原本同样的起点,可是他的同学却有着自己清晰的规划;
会向着自己喜欢与热爱的目标不断努力;
最终同样起点的两个人差距却变得越来越大。
而这个男孩在大学四年间却只是简单地完成了课内作业;
虽然积极参与了学生会活动,却始终找不到生活的重心在哪。
我想很多人从压抑的高中进入大学后,激动兴奋之余一定不会考虑什么大学计划,可能心里还有一丝得意与窃喜。

同样作为过来人,这样的感觉我也曾经有过。
大一时参与各种活动,加入学生会,参加社团,积极又活跃。
也许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对这样的活动有会憧憬;
但其实这些活动写在你的求职简历里可能会毫无意义,而且你也可能会为这些活动花费大量时间。
有的人可能会为争取学生会Z席付出大量心血,认为这个职位会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但其实真当你去找工作时,你才会发现这个名头非但没有帮助;
反而会成为用人单位筛掉你的原因之一。
因为学生会这个团体沾染了很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偏了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很多企业对此避之不及。
所以,当你还在为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而得意时,当你为获得学生会职位而骄傲自满时,你会不会已经迷失了自己。
你又是否还记得自己点灯熬夜备战高考时的勤奋努力,请不要因为已经迈进大学的校门,让自己有丝毫的懈怠之心。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湧哥,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和那个有计划的同学相比,多数人的原生家庭根本无法提供长远的意见和规划,这是普通人无法跨越的阶层。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阶层;
而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相对来说已经做到了足够的宽容。
大家经常开玩笑说“一本的都在给三本的打工”,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的社会还没有阶层固化,普通人的机会还有很多。
所以如果大家一直去抱怨体Zhi问题,拿阶层固化与原生家庭当做幌子,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突破现有的圈子。
因此每一个学生在走进大学校园时,面对天南海北的优秀同龄人,应该先把自己的原生家庭放后,悦纳自己,不要妄自菲薄。
因为只有跟更加优秀的人站在一起,才会促使你向前迈步。
人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更加优秀的人碾压的一个过程。
进入到更优秀的圈子,不断地给自己带来冲击,就是你不断地在成长,不断地在被拔高。
而这个突破圈层的机会是恰恰是高考带来的;
是它把你从人生的一个中点送到了另外一个崭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大学。

最近张雪峰一段视频我很认同,因为他道出了现实:
学习可能是你们这一辈子遇到过的最简单的事情,最简单的能把握人生的机会,因为当你们走上社会以后,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比学习更难。

他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一个孩子明明长得很丑,但你却不得不夸他帅,因为他是你老板的儿子;
你为了业务与客户应酬不喝这杯酒不签单,你不想喝这杯酒,但是却不得不一饮而尽……
没有办法,你知道自己没有条件没有能力,没有办法说“不”。
如此确实可见,比起生活的难,学习根本算不得难。
张雪峰总结,所谓的财富自由就是有勇气、有能力,对自己不想做的事说“不”。
但你想要实现的财富自由要在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要有所规划。
我现在回头发现,当年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真的就已经从大一开始天天做着托福,关注着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从前我也对自己的侄子说过:
如果你能够在大学期间想好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提前去考注会,先拿下2~3门的课程,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再去考剩余课程,工作单位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当然,这样的大学规划可能99%的大学生都不会做。
但是,我们那个时候还有试错的空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没有试错的空间,一旦走错了就是完全走错。
所以,当你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去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时,实际上你根本来不及享受。
你从一开始就要想好将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才不会辜负那个从高考考场浴血奋战,最终才脱颖而出的自己。


你的好友张湧拍了拍你
并请你点一下“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