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对东亚女的刻板印象无论在职场中还是date中普遍都是:事少、顺从、没有强烈的意见、害怕冲突总是要维持体面,虽说这是个刻板印象,但我觉得这对于大多数我观察到的东亚女还是适用的。很多东亚女都普遍有讨好型人格和回避冲突人格,并且总是在内耗自己,而这在西方社会很容易被吃干抹净,我最近在锻炼的一个课题就是,锻炼自己的攻击性特别是在职场上。
当然锻炼攻击性不是要无脑地怼天怼地,而是当有人膈应你/侵犯你的权益时,一定要宁可膈应别人,不要内耗自己。下面写几个在欧洲职场,怎么锻炼自己攻击性的心态/tips。(国内职场慎用吧毕竟文化差异)
1⃣️“攻击性”在职场上要尽量对事不对人。
当在职场上别人的意见你不同意、你觉得别人的某些做法欠妥损害了你的利益时,一定要主打一个直接了当。直接说出这个事让你哪里不舒服或者这个意见你为什么不同意,但同时一定要保持理智,以理服人,不要加任何情绪化表露情绪的词汇,只评价事别轻易评价人。因为我知道很多男性觉得女性在职场上感情用事不理智,所以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有理有据地反驳,就不能正中他们下怀。当你有理的时候一定更要站在道理的制高点压对方一头,就喜欢对方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的样子。
而且在职场上别搞passive aggressive(被动攻击)因为阴阳别人就是一种过于情绪化不专业的表现,要搞就搞明晃晃的aggressive。荷兰职场最不缺的就是某类karen bitch白女,他们就是谁让他们不爽,有理有据怼回去从不内耗自己,荷兰劳动法保护这么完善,谁也不能把你咋地。
2⃣️别为了表面那点所谓的体面委屈自己。
很多东亚女性都特别在乎维持表面那点和平和体面,有的时候别人都明晃晃欺压到你头上了,你还要保持体面。其实能对你这么做的人也不值得你维持任何体面了,比如一个人对你种族歧视加性别歧视,那你肯定先怼然后反手举报HR。当然如果一个团队能维持和平最好,谁也不希望没事找事,但是真的不要回避冲突,冲突有时是设立边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否则你永远会被当软柿子捏。
3⃣️“攻击性”有时在于明确地拒绝,不给对方任何可能性。
在职场上总会有些entitled people,也不是你上级,但自己心里一点bi数都没有。我遇到过一个别组面都没见过的同事求我帮忙,还给我设置deadline,我就直接说今天做不了,最快明天做,句号完事。不用解释是什么原因,我帮你是我的人品好,不是我的义务,然后再来烦你就直接escalate。遇到这种人呢,就是别再多说任何别纠缠,你再跟我bibi我就escalate。所以,“攻击性”也在于态度强硬、办事果断,不和傻杯和稀泥。
4⃣️别过于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欧洲职场,其实和同事”闹僵“的门槛真的挺高的,适当地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其实很正常,是不会达到”闹僵“那个标准的。可能这点比较荷兰,因为荷兰对不同观点和意见的包容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他们很少take things very personally,你损害我利益,我反对有话直说那是天经地义。其实大多数人也都秉承着有话直说,绝不内耗的原则,况且我个人觉得和同事表面关系过得去就可以了。如果一个所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你总妥协、总内耗、总讨好的基础上,那就是你被剥削了,也不是什么平等的关系。在欧洲职场,不是你讨好妥协就能升职加薪。
我见过的一位在职场上的典型东亚女性:过于卖力干活,总想讨好所有人,特别想得到同事的喜欢,但由于不会negotiate争取自己权益,工资低于她所值得的工资水平,表面总是笑呵呵的但其实我能看出来已经处于burn out边缘,精神健康状态也不是很好没少内耗,但还是要把工作放于生活之上。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内心真是啧啧啧太不值了,当你哪天抑郁了或burn out了,难道同事或公司能救你?
而反观有些白女特别是那种karen bitch,有什么说什么,连经理都不能随便指使她,动不动就反对这个反对那个,在线上消息很少及时回复,但人家从不内耗同事是否喜欢她,甚至下班了都忘了同事叫啥了,但钱反而可能拿的比上述东亚女多。
虽然欧洲的work life balance比较好,但在我工作的这几年还是有傻杯膈应到我,所以从今年开始,我就一直在修炼:从职场上受的气一定要从职场上撒回去。因为平时生活中真的很少被人膈应。如果你是职场上的老好人但却总被别人膈应,别带到私人生活中去内耗,请当个坏人就在职场上原地膈应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