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这是一个有关科普、阐释、说明武术的公众号。希望能够为大家对武术这一中国身体文化有更好的认识与了解,也期望能为大家通过武术找寻一条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同时,欢迎大家就武术方面的有关问题与见解进行探讨与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致谢!
传统文化的新生,是要让新事物从中汲取生命力,如果你觉得它落伍腐朽了,那是因为你自己成了远离它的游子。
——题记
近代火器的出现,被许多人认为是武术没落的原因之一所在,也是武术逐渐褪去技击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虽然火器在中国的使用最早可以查阅到唐朝末年,但是中国并没有真正延续发展出近代战场上出现的大杀伤性武器,而火器在中国近代的普及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映衬出了许多当代意义上认为的许多武术习练者非常“愚昧”的表现行为,更是被认为是武术的迷信色彩之一。
由许多民间“拳民”组织的反抗对外侵略的组织、团体,以手中的长矛、大刀甚至于生产生活工具运用身体之躯去对抗火器,特别是在众多的乡民不知坚船利炮为何物的状况下,以身画符,喝符水成为“刀枪不入”的思想盾牌,这种行为更是被认为是近代武术发展的“愚昧落后”的表现。其实就其神话故事的创建而言,这种神话故事的创建方式与历朝历代的朝代建立没有任何的本质不同,不过是以往的以血肉之躯对血肉之躯的同一民族下的对抗演变成为以血肉之躯对坚船利炮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对抗,所以造就了失败的结果,也造就了武术的失败。由此,开创了近代武术的发展转向之路。
从社会的发展循环来看,传统社会中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的进展缓慢对于百姓生活改变的影响可以忽略,也就是这种时间的线性发展从而导致武术的发展虽然经历了众多的禁止而从未出现较为差异巨大的变化,即使是技击到艺术再到健身,从贵族技艺到军事技艺再到民间技艺的大范围普及,这种逐渐有层级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地使武术的差异化变化显现出两级的明显分化。即使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出武术是强身健体,而对军阵厮杀没有太大意义而言,这算是历史记载体现出武术巨大差异之所在的一处有力证明。
不论是武术在传统社会中的缓慢发展抑或者是近代火器之后的技击逐渐褪去,时至今日武术始终保持了强韧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从自身的技术能力之中挖掘自身的无限潜能,成功地突破种种困境而显现出自身的生命力,这也是武术在今天得以再次逐渐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而这种多面观的彰显也映衬出武术的生存之道,也就是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之中以自身独有的不同价值属性作为彰显以此突破困境从而运用自身突破的价值彰显带动其他的价值属性从而全面、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以此获得社会的认可。
特别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