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场馆标准化的探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武术的传承形式似乎决定了只有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地实现武术的传承与代际。在中国不同的地域中不同特色的武术拳馆各有特色,彰显着中国武术拳种的多样化。而武术拳馆的多样化特色也造就了拳馆的地方化,也就是说很难发展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武术馆。
前几天看到有关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一篇有关体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报道,其中提到中国体育赛道目前在随着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不断发展中中国传统身体项目依然还没有发展出具有全国性的体育产业,他进一步地提到标准化、专业化的武术馆必然是能够获得融资,也是未来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这些话语一点不错,就目前来讲,中国有关武术馆遍地开花,但是真正实现全国性连锁以及呈现出强劲地发展势头的乏善可陈,寥寥无几。一方面跟武术创业者自身的武术经历所限,另一方面也是武术馆行业还处于启蒙阶段。也就是说武术经济行业的春天才刚刚到来。
这两天在与一位朋友的聊天中提到“标准化”三个字让我甚是差异,因为对于普通的武术馆的开办者而言,规范化、制度化这些词汇从一个创业者口中提到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任何一个需求管理的单位和企业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制度与规矩。而标准化作为专业的学术词汇对于普通的创业者而言,显示着自身有着一定的思考。
当然,我清楚他刚参加完有关武术管理的培训,对于他在培训之后对武馆的下一步打算与认识确实让人感受到中国武术习练者的整体素养在提升。也就是说,武术馆的创建者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场地装修、简单的动作内容,而是开始逐渐地形成具有一定等级制度体系的商业化建设,这种从商业经济层面对武术创建者的经济刺激,或许是改变武术习练者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
对于以往的武术场馆的课程内容设置、场馆装修以及人才的设置规划其实是限制武术馆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人才的流动,以往教练员的流失就可能造成学员的流失,而标准化、体系化的技术内容不论是换成任何一位教练对于课程内容而言都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这就是标准化的优势,而且一个场馆的标准化场馆的成功,大概率的会复制出许多的模板而不需要再去更进一步地从头再来,这也为武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商业行为获得更大的成功成为可能。
对于标准化内容体系的创建对于每一位武术馆的创建者而言,不能在脑子中空泛的想象,而是能够落实到文件之中,能够在现实的武馆的运行中得到成功的实践,只有真正地落实到武馆发展运行的每一个实处,才能获得更好地验证。比如武馆装修的标准化、课程内容体系的标准化、人才晋升体系的标准化、招生体系的标准化等每一项都并非根据经验想象的去做,而是从一个标准的流程实施能够获得对于整体运营的一个促进,这才能真正地形成可复制的武术馆的连锁经营模式。

- END -

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