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养生的热潮,小心别成为“气功回归的尴尬”


疫情为中医进行了一次全民科普,也带火了八段锦等养生功法,颇有些上世纪八十年“气功”热潮的回归。
对于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功法的火热,更多的是人们对未知疾病的内心恐惧。
网络直播之上铺天盖地的各种“每天一百下,腰好腿好精神好”“每天五分钟”“养生哈嘿功”“少林拍打功”“武当甩臂功”“一个动作,锻炼腰背”等,大量的充斥在直播间中,虽然诸多的养生直播就是运动锻炼,但是穿上中国传统养生、中国古法、少林、太极、武当等马甲之后,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高大上、与众不同的内容体系。
作为身体运动形式的一种,任何一种体育运动形式都有助于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就目前的八段锦、易筋经等网络之上的学习因为有助于全民健身、体育大国建设以及减缓我国体育运动场馆不足的压力等都存在着诸多的好处,所以也受到了社会主流的认可与肯定。
在直播或者说诸多的视频中可以看出,许多的养生博主自身的标签都是武术专业或者体育运动专业的学生,从目前我国对其这两个专业的培养来看,虽然都能够获得较好的个人的技术水平,但是无论是什么武术的全国冠军,或者是健将运动员,大概率的对于网络直播或者说视频中有关锻炼的知识体系都是背诵的通稿,而非真正的了解,许多的内容更是棱模两可的话。
就比如武术中的轮臂能够锻炼身体,减缓肩周炎,初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但是仔细斟酌就会发现大有问题。从医学角度而言,具象化的肩周炎受限是外展还是外旋或者是前屈肌肉受限等,这种不同的疼痛症状有着不同的骨骼肌影响,而单一的轮臂就如水能解渴一样,河中的污水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谁也不会用污水去解渴一个道理。也就是说,这种棱模两可的话颇有些“套话”的意味,与上世纪“气功”的功能有着异曲同工。
当然,养生的火热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们对于健康追求的焦虑,就目前追捧养生群体火热背后的人群多是以中老年为主,这种方便、快捷的练习方式,对于许多轻微身体病症以及无病症的中老年人而言,有着较好的效果。因为从“不动”到“运动”,无论任何一种途径都会有着明显的效果,所以这种行为对于许多的中老年群体认知而言就主观地认为是养生功法的效果。相对来讲,跑步、跳水、打陀螺、跳绳等都可以达到此效果,但是养生功法这种慢的运动特点更为居家的中老年人所喜爱。
其实,对于网络之上的这种对养生的认可,不是因为真正的这些博主的水平能有多高,也非真正的养生功法多么神奇,而在于这种锻炼方式更为方便、快捷,更适合了当下中老年人的锻炼形式,而且,养生的慢特点满足了许多人对于锻炼“累”的惧怕心理。
由此来看,虽然诸多养生博主广受追捧,但是现实与网络之上对于健康知识能力的认识存在着两个差距,所以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健康知识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养生”,而小心成为“气功大师”。
特别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