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三关
来源 | 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11月29日晚,拼多多美股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巴巴,短暂登顶“电商一哥”;此外,拼多多员工在2023年前三季度人均创收高达1222万元,数倍于同期的阿里、京东。
两件事都很劲爆,也令电商圈骚动不已。
很多人也不理解,曾经不起眼的砍一刀,凭什么能成为大哥?
今天,浅聊一下这个话题。
拼多多早已今非昔比
在你眼里,或许拼多多还是那个令人讨厌的、“到处求人砍一刀”的“社交匪徒”。但在电商领域,当前的拼多多,有了两重新身份。
一个是“后劲十足”的年轻后生。
猫拼狗三家鏖战这些年,本以为格局已定,迈入稳步经营期。结果在普遍艰难的2023年,拼多多以近乎翻倍的营收增长,显示出远高于阿里、京东两个老对手的发展后劲。
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收入为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相比之下,阿里同比增长只有9%,京东更是只有1.7%!
此外,拼多多员工在2023年前三季度人均创收1222万元,是同期京东的7.07倍,预估是阿里的4.17倍。
就像三个人长跑,年长的两个已经跑不动了,年轻的那个反而越跑越快、越跑越轻松,爆发力和持久力秒杀两个老大哥。
打铁自身硬,拼多多市值暴增,远超同行的业绩表现就是直接因素。
另外一个,是被大家争相学习的小老师。
对于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阿里的员工反思:“简单买、简单退,少一点套路、多一点实惠,从未感觉用天猫、京东比用拼多多就显得高端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衷,本就应该是服务和成就更光大的人民群众么?”
据传,对此马云亲自回应“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至于怎么变、怎么改,淘宝取消双十二、改名好价节,本质上我认为就是在向拼多多靠拢。
京东更早,22年底东哥开会就说了京东要重拾“价格优势”,今年双十一京东采销向李佳琦开炮,借势宣传了一波“京东低价优质”。
说起李佳琦,我觉得他之所以连续卷入负面舆论却始终屹立不倒,一大原因是他掌握了拼多多式的核心竞争力——他能把高客单价的大牌美妆护肤产品的价格砍下来!品质有保障、价格确实有吸引力,难怪猪猪女孩们爱他。
不管大家承不承认,拼多多模式才是现阶段的增长良方。
拼多多,站上时代风口
不是好年头才有风口,任何年份都有风口。
2012年-2017年,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5年,双创、消费升级推动阿里、京东成为电商双雄。
17年开始,风水转向拼多多。
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不见得比马云、逍遥子、刘强东等大佬聪明,只是当所有人鼓吹“消费升级”、只做“4亿中产”生意的时候,黄铮选择面对现实,把目光投向了10亿没坐过飞机、6亿月薪不足1000元、5亿没用过马桶的普通老百姓。
17、18年的时候,大众普遍质疑拼多多;
20、21、22这几年,更多人理解拼多多;
23年,大家爱上拼多多。
可是,拼多多一直带着“永远砍不到位的一刀”和“百亿补贴”站在那,不近不远,没有变化。变的是我们,是环境。
最初,拼多多火起来、站稳脚跟,靠得是10亿下沉市场中的1、2亿消费者。
疫情这几年,拼多多继续深耕低线城市小镇青年的同时,又吸引了一批一二线城市的人尝试拼单。
现在,2元钱还包邮的拼多多,用真香定律打脸了不少人。
所有人都知道,拼多多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不同的是,起初你不信会进它的包围圈,如今你对它爱不释手。而其中最大的变量,是“消费降级、理性低价”已经从概念成为大部分人的现实。
于是2023年,拼多多终于等来了属于它的真正风口。
当然,社交平台永远不缺骂拼多多的人,而且声音很大,但他们并代表真相。因为骂拼多多且从不用拼多多的人,不差钱,又掌握了各大社交平台的话语权,是5G冲浪高手。
而拼多多的核心客户群,是月薪不足1000元的6亿老百姓,也是沉默的大多数。键盘侠在喷拼多多的时候,他们可能在为省几块钱到处找人砍一刀。他们谈不上有多爱拼多多,只是这玩意儿划算、好使,就够了。
而且你会发现,拼多多很少主动搞话题,相关舆论,无论正面负面,拼多多都鲜少回应,低调得像个从未上过网的乡巴佬。
拼多多没有对不起商家
骂拼多多最狠的,还有那些商家。
键盘侠吐槽拼多多砍不完的套路、假冒产品多,而商家骂拼多多“压榨商家”、“管得严”、“罚得狠”。
说实话,类似的评价任何一个平台都有,一点不新鲜。但我也不是要为拼多多洗地,拼多多确实存在这些问题。
只是大家要明白这背后的逻辑。
低价是拼多多的根。而低价是怎么来的?一方面是拼多多砸钱,搞百亿补贴,吸引大品牌商家入驻,同款iPhone15拼多多卖的比其他平台低;另一方面,拼多多平台集合了最大数量的“白牌”商家!
所谓白牌商家,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渠道,可以简单理解为小作坊、小工厂。过去,他们生产的东西没地销,拼多多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2元还包邮的产品,多半是这些商家生产的。而控诉拼多多压榨商家、处罚狠的,大概率也是这些白牌商家。
低价还能让你赚到钱,就是拼多多的优势了。很多人都不解,拼多多2元包邮还能赚到钱,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没有什么秘密,依靠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拼多多的盘子已经做起来了,白牌商家因为少了渠道、代理、货运等成本,2元钱的东西可能成本只要5毛,他们只要保证一定的品控,也能靠走量、薄利多销赚钱。怕就怕这些人还想走捷径、搞暴利,5毛的成本还要降到1毛,那就说不过去了。
拼多多不处罚这类商家,那就是给自己掘墓!虽然拼多多核心用户对于品质要求和期待值普遍不高——我都买2元钱的东西了,我会期待它的品质能高到哪去吗?但要求不高,不是没有要求,最起码你要能用吧?!
连基础使用功能都无法保障,这种商家不罚等着过年吗?不光要罚,而且要重罚!
再来说所谓的压榨,拼多多作为一个大平台,对于各种品类的商品成本、利润也是门清。所以不排除拼多多为了做大价格,会去挤掉商家某些商品的利润空间,背后的逻辑是让商家少挣点,但应该不至于砍到商家亏本。
可惜,自古以来,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阻碍商家多赚钱,管你拼多多还是天猫京东,都照喷不误。
回过头来你会发现,拼多多很清醒,一切运营都是围绕6亿下沉市场人群这个基本盘来展开,算是真正为用户考虑。
“仅退款”让商家恨得牙痒痒,但消费者爽啊;出现纠纷,客服也倾向于消费者;
当然,拼多多的套路也很多,最大的槽点就是“永远砍不满的一刀”。不过,这种营销拉新手段不理就好了,并不会妨碍大家通过正常拼单,享受低价优惠带来的满足感。
作者简介:刘三关,【公关头条】主理人,商业咨询专家,专注新商业、新品牌、新营销,服务过阿里、腾讯、百度、华为、王老吉、美团、抖音等世界500强企业、品牌。
关注【公关头条】,与百万广告公关精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