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于北京」
今天是全国第24个记者节,朋友圈、微信群里,能看到很多继续给记者这个职业加油、打气的发言和声音。在此,祝贺每一位记者、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2022年11月8日,也是记者节。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司旗下《财经天下》周刊和AI财经社两个微信公众号,“接相关投诉,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被屏蔽所有内容,账号已被停止使用。”查看“对应规则”,会跳转到《规定》页的23条细则里。
在账号被封之前的上千个日日夜夜里,这两个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准时发布至少1篇2000-3000字的深度文章。这背后,是无数记者无数采访,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里码字的沉淀、无数编辑改稿的展现,以及前赴后继的运营伙伴们推广调整的集大成。如此精耕细作,才积累起上百万粉丝,成为商业报道媒体类的“头部”账号。
如今,一篇微信文章发布后,在几分钟内被推送至上百万用户的盛况,已经成为历史和回忆。我想,与之一同被湮没的,还有一个时代——属于两个微信公众号粉丝从0增至百万的阳光蔚蓝的时代。
如今再回忆一年前,诸多场面历历在目。前同事们、合作伙伴们纷纷前来询问,像是慰问,又像是审判。久不联系的也突然间有了理由过来攀谈两句,以关心的语气。
有些人把消息发布在朋友圈。社交媒体里,也有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账户@AI财经社和《财经天下》周刊,评论区里俨然是一片“哭墙”。
网络上也有鲜明的对比,新京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当日发布《因为理想与热爱,让我们与新闻同行》,南方周末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让你我共同记录剧变的时代,南周会员记者节限时特惠(一年仅一次)》。其他党报官媒和省宣们,都在全力为记者节造势。微博词条#今日记者节#阅读量超过千万次,置顶的则是人民日报的“祝贺”。
很多到现在还关注AI财经社和《财经天下》周刊这两个公众号的朋友会发现,打开任何一篇文章,都显示“此账号已被屏蔽,内容无法查看”,页面正中是醒目的大红色注意标。当然,现在肯定大多数人都取关了这两个号。
账号被封,供养账号的员工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都将迎来重大“考验”。如此情势,多位员工心气必然遭受重大打击。重新去注册账号容易,但想再做到百万粉丝,篇均阅读量超过3万,就很难了。当然从2023年11月8日的上帝视角来看,很多人还是齐心协力度过了难关。
只不过可惜的是,政策是否还会允许100万级别粉丝的大号,再写《救救张近东》、《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戴威,官威依旧》……这样的文章吗?
阳光和煦的日子无多
最近看前国足教练年维泗回忆录《欣慰与悲怆》,结合我们当下的处境,顿感1966年至1976年间时光之艰难。十年虽不如一日,但年维泗下放4年锅炉工的生涯里,那些他最看重的足球弟子们,当打之年的意气风发和训练成为难求的奢侈。而这,只是缩影的一幕,不是全部。对于球队的遗憾和自己的遭遇,只用“生不逢时”这四个字概括,多少有些草率和无力。
中学课本里,简单三页即从吴晗《海瑞罢官》到“四五运动”,十年历史的笔墨背后六七万万人的生活,深刻贴上了“浩劫”的悲悯。戏子和疯子,在同一个时代的舞台上开心、难过。前不久看金融家单伟建的《走出戈壁》,他的口述史又能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但好在,单伟建并不是悲惨案例中的之一。
四十不惑的80后人群经历过改革开放如沐春风,90后迎接港澳回归,千禧一代见证加入WTO组织,随后胡温十年顺利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虽受雷曼兄弟危机余波冲击,但仍保持了年均GDP双位数增长,世所罕见。重新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北京欢迎你》,恍如隔世一般。
后来,十四万万人民都生活在“动态清零不动摇“总方针的指引下,有人丢掉工作,有人关闭公司,有人断供法拍了房子还背着一身债,有人被封在几个平方逼仄的空间中……
好在很快,疫情在三年后结束,动态清零的口号也不提了。大家都期待消费复苏,但身边似乎没有多少人还对未来充满信心,”苟住“、”保命“、”躺平“的想法充斥每一个人的脑海中。而这,则是应对未来唯一确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无奈又恐慌的办法。
我们这个时代里,阳光和煦的部分是否已被时代迅速冲散。当然,做好最坏的准备和打算,自然没有什么错。
记者与写作
2022年11月8日“记者节”,封掉AI财经社和《财经天下》周刊这两个号,似乎有多重意义。一来“鞭尸”细数N宗罪,再就是警醒还在做内容的主儿要注意“边界”和措辞。同行来问原因,也是这个目的。
其实,近几年来有很多很多账号被封掉了。2021年,据称是坐拥300多万粉丝的大号“招财大牛猫”被永久关停。2022年8月,凤凰网财经旗下的“风暴眼”、志象网、猎云网等被封。这还只是微信公众平台。
一位前《南方周末》记者,《财经》记者的微信公众平台,“接用户投诉”被封后,又重新注册名称极为相似的“小号”没有几日又被封掉,如今又启用曾经注册的小号抵挡一阵。照他的话说,“保不齐这号那一天就又没了”。
作为另一广为人知的社交平台微博,则将包括王思聪、梁建章、但斌等在内的诸多专家、创始人和投资人账号禁言。这些知名人物微博账号粉丝数均在百万以上,一条信息发布几分钟内便几百上千条点赞、评论和转发,社会影响力极大。有意思的是,作为人口专家的梁建章还曾提议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元,一点也不多。但他没提到这笔钱由谁来出,怎么支付等细则。
那些没有被封掉的账号,一来不该心存侥幸,要么找一个”官媒“的爹,要么直接撂手不干。我在Telegram上关注了一个旨在分享当日微信最优文章的小号,名叫“微信搬运工”。细数一段时间的文章,总会发现优质内容总是被叫极昼工作室、每日人物和凤凰网风声OPINION这样几个账号“垄断”了。也许,其他很多有见解、有想法的账号在刻意控制边界,要么就自动停更不干了。
商业记者这个行业,感觉被管控地越来越严格。最直接的影响是,可以写的东西越来越少(边界越来越模糊,稍有不慎就会踩雷,要先在自我怀疑中自我阉割),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越来越少(更多人不愿具名成为知情人士,他们害怕媒体的影响力,更害怕被发现接受采访后的口诛笔伐)。还对这个行业心存职业理想的人,珍惜眼泪到时候再掉。
现在远未到最糟糕的时候,2000多年前的“焚书坑儒”也就寥寥笔墨总结,搁现在也不过是按下一个“封号”按钮,几年的采写功劳付之一炬罢了,还没有“坑儒”就先偷乐吧。
但写作不会止步。写作是自我思考、整理和表达记录过程的集合。如果没有了写作,就如没有了思考和表达,人类嘴巴将失去最重要的功能。当然,我更愿意用“输出”来形容。
谨以此文,纪念双号。往后何如,我们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