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08万阿里P7爆料:29岁P7,30岁开始带人,最多手下10人,两年后原团队解散,当回大头兵,除了35岁危机,没啥是确定的


大家好啊,我是慕溪code。
在互联网公司,35岁真的就像一个诅咒。看似人生才刚刚开始,职场的路却越走越窄。
不少大厂都有这样一个传言:35岁以上的员工,要么转管理,要么被淘汰。很多程序员一转眼工作10多年,再回首时才发现,同龄人都已走得不见踪影。
曾经有个创业团队的技术大牛跟我聊起这事儿,听着让人唏嘘不已。
最近,看到一位网友的爆料:
🗣️
     
29岁入职即P7,30岁开始带人,最多时手下10人,两年后原团队解散,当回大头兵,除了35岁危机是确定的,其他就没什么是确定的。
       
从这位网友的经历可以看出,所谓的P7、管理,都不过是镜花水月。在大厂里,除非你真的爬到高层,否则不管你职级多高、手下多少人,说散就散,说裁就裁。
那么问题来了,明知35岁危机逼近,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有人说要不断学习,提升技术水平。这当然没错,但你再怎么学,年龄摆在那儿,总有更年轻更有冲劲儿的人追上来。
更何况,技术更新换代那么快,几个月不学就落伍了。谁能保证35岁以后还能像年轻时一样,熬夜学习,连轴转?
有人建议转管理。但说实话,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领导才能。很多技术大牛,在带团队时反而捉襟见肘。万一转型不成功,错过了继续深耕技术的黄金年龄,那损失就大了。
还有人说,与其在大厂受气,不如自己创业。这听上去很美,但you know,创业九死一生。有多少人一时头脑发热辞职创业,结果血本无归?
职场之路,走到35岁这个坎儿,的确进退两难。
可我总觉得,与其瞻前顾后、苦苦挣扎,不如坦然接受这个现实。毕竟,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时间的魔咒始终无法破解。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35岁危机。这个年龄,正是人生经历和阅历的积累期。你在工作中锤炼多年,早已不是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了。
此时的你,应该更明白自己要什么,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底线,哪些是可以为了生活妥协的。
简单说,35岁以后,与其活在大厂的围城里,不如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至少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35岁的坎儿,迈过去,人生才正好开始。35岁的危机,躲不过,那就勇敢面对。
别让年龄的标签,限制了我们的人生。也别让大厂的潜规则,绑架了我们的理想。
生活那么长,职场那么短,何必在意那些所谓的危机和魔咒呢?
你说呢,打工人?
虽然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但网友的说法未必完全准确,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分辨事实。如果你对这个事情有所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真实经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真相。
本号所有原创文章中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仅对帖子内容进行讨论,不代表本号立场。网友发言可能因不同因素有所差别,帖子经过小编筛选,经判断比较真实,才写出文章。但也存在失误,如果你有不同的真实感受,欢迎留言,说明实际情况。
相关阅读
➡️ 失业的P9:他的四页半简历
➡️ 互联网巨头月薪分布,惊!30-50K居然最多
➡️ 2024最新955不加班公司名单
➡️ 图基础入门
➡️ 职场丨面试官问:“唐僧师徒四人一马,必须辞退一个,应该辞退谁?”
➡️ 科技丨互联网大厂已经开始卡32的门槛了
➡️ 科技丨北大毕业生在线询问比亚迪工程院车身部工作情况。。。
➡️ 科技丨深圳待遇最好的10家公司,这份榜单靠谱吗?
➡️ 科技丨阿里员工,被裁失业,出去送外卖,开滴滴,精英阶层出去干体力活,真给大厂人丢脸?
➡️ 科技丨想找个995的公司休息一下,养养身体了,看看大家伙的推荐
➡️ 科技丨华为前员工:“985都找不到工作,这个社会就完了!” 八个月后:"已老实"。
📚知识碎片化、难以建立系统化体系?慕溪code致力于为你提供系统化的学习路线,涵盖了算法、后端、前端、架构等方面的内容。
公众慕溪code各专栏正在连载,图解案例不枯燥,学习倍感有趣且轻松。每篇连载文章都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构思案例+画图,为此常常写至凌晨,关注"慕溪code",说不定你会眼前一亮✨,甚至感到相见恨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