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
在17世纪末,俄罗斯跟英国法国等西欧新文明,基本上还是相隔状态。
大概有一种隔河相望的感觉。
俄罗斯帝国还是没能融入所谓欧洲文明体系中,也没有以大国身份登上世界舞台。
01
1689年亲政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从1697年开始率考察队到西欧访问考察、学习、访问。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出访学习,彼得一世构建了俄罗斯帝国强国战略,决定逐步实现“破窗入欧”。
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或者经济上,文化科技上,彼得一世大刀阔斧的改革。
通过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帝国最终击败当时的波罗的海霸主——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也展现了俄国强国风姿。
1813年左右,俄罗斯帝国击败了远征的拿破仑法国军队。
1814年左右,俄国所在的反法同盟攻入了巴黎,法国战败。
俄罗斯帝国实现了“破窗入欧”的梦想。
这个时候,俄国国际地位已基本到巅峰了,俨然成为欧洲新的霸主。
02
但看过英国法国等欧洲大国的风采后,俄国一些更为开明、想法更为激进的人,认为俄国的统治制度跟西欧的民主制度,有非常大的差别。
这些人认为必须推翻帝制,消灭农奴制,要建立共和国,才能像西欧那些大国一样,也才能更俄国民众带来真正的幸福。
这种风潮影响很大,最终引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
结果,这种起义遭到残酷镇压。
彼得一世改革就是向西欧学习,结果到“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历史大概就是一个轮回。
03
当西欧已在工业革命的时候,俄罗斯的工业受到影响也在更新换代。
但1853年开始的克里米亚战争,国际性大战争,结果俄罗斯帝国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1855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在败局已定,无法挽回时,不堪重负意外去世。
亚历山大二世在1855年继位为俄国新沙皇。
国内危机重重,矛盾重重,统治基础动摇不已,国力跟西欧大国距离越来越大,俄国新沙皇强烈感受到了改革的紧迫性。
上台后,亚历山大二世顺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又一次提出了改革,提出了强国目标,颁发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比如,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跟贵族们开会,要自上而下改革农奴制。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准备启动类似君主立宪性质的改革。
结果,亚历山大二世被俄国反对派刺杀而亡。
俄罗斯帝国的改革就此停滞。
俄罗斯帝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没能落地。
此后,沙皇俄国更是风雨飘摇。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