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俄罗斯在1917年之前的上千年历史,尤其是最近几百年的历史,你就发现一个很有规律性的现象:
俄罗斯在西边、南边、北边扩张失败或者很不顺利的时候,他的扩张主要方向和目标、重心就会转向东边。
尤其是,俄罗斯往西边,特别是西欧方向扩张,遭受很大阻力或者重大失败,他就会将重心转到东边。
换句话说,俄罗斯的扩张是很机动灵活的。
在他看来,西边不亮,东边亮;过几天,指不定,东边不亮,西边又亮了。
哪亮,往那走呗。
在历史上,俄罗斯其实一直在往东扩张,并没有放弃。
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强烈,有时不那么强烈。
这取决于俄罗斯当时的扩张策略方向问题。
总的来说,俄罗斯历史上有三次非常重大的“东进”战略,并且得以成功实施。
这使得俄国获得了极丰富的成果收益,对俄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但悲催的是,俄国历史上每次重大的东进,往往都意味着当时中国利益重大丧失、损害。
哎,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屈辱悲惨历史啊。
1、第一次重大东进
第一次东进发生在俄国沙皇伊凡雷帝时期。
当时俄国西进一直不顺,遭受重创。
1558年,俄国又再次发动立窝尼亚战争,想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结果众多国家混战,整整打了25年,俄国也没能成功。
于是,俄国将扩张目光重心转向东方。
第一次重大东进扩张的核心目标是吞并西伯利亚及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等。
西伯利亚在乌拉尔山以东。
现在俄罗斯版图里的西伯利亚的面积大概有1300万平方公里。
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地区,可以说,一直是莫斯科公国蚕食和最终要吞并的对象。
蒙古金帐汗国灭亡之后,西伯利亚汗国占有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汗国主要是鞑靼人。
莫斯科公国花了大概200年的时间,完全征服并吞并西伯利亚地区。
1552年,俄国吞并喀山汗国。
1555年,西伯利亚汗国汗王向莫斯科公国大公称臣,成为附属国。
但西伯利亚汗国起义不断,俄国烦不胜烦,因为俄国正忙着跟西方斗。
1556年,俄国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
俄国通向东方的大门被打开了。
此后,俄国沙皇伊凡雷帝决定干涉西伯利亚汗国事务,大力支持大封建主远征西伯利亚汗国。
1581年,俄军进攻西伯利亚汗国,1582年攻陷了西伯利亚都城伊斯凯尔,完成对西伯利亚汗国征服。
此后的历史里,俄国通过西伯利亚一直往东、往东南扩张,最后终于到了黑龙江流域。
再往后,中国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开始被俄国不断的蚕食侵略,中国清朝损失大片领土。
2、第二次重大东进
沙皇俄国在1815年走上欧洲强国巅峰后,在1856年轰然跌落。
1853年-1856年开始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对决土耳其、英国、法国等,最后惨败。
俄国由此由盛转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后,比如废除农奴制,俄国国力又恢复了不少。
西方不行,那就向东方。
于是乎,俄国将扩张重心再次转向中亚和远东地区。
19世纪晚期,俄国更大规模的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占领土地。
同时,俄国也要跟英国、法国等殖民者一样,发展跟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
在强大武力支持下,中国跟俄国签署了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后来还签订了《天津条约》等,俄国打通跟中国贸易大门,获得了英国、法国等殖民侵略者类似的权益,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经济掠夺。
3、第三次重大东进
19世纪末,在欧洲,俄国大概算是一个大国,但已无当年强国实力了。
国内危机重重,矛盾重重。
往西扩张已很难了,而中亚也已被征服了,于是乎俄国的主要扩张方向再次放在东方。
俄国想进一步殖民侵略中国,至少彻底占领中国东三省。
为了这个目标,以及打通俄国国内东西交通要道,便于控制管理俄国东部广袤区域,俄国开始修建一条横贯俄国东西,修到最东边的太平洋出海口。
为了节省几千万卢布的工程费,也为了趁机控制中国东北,在中国清朝找俄国合作对抗日本时候,俄国要求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过中国东北。
中国清朝只好同意了。经过中国东北的这段铁路也就是东北历史上有名的中东铁路。
这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俄国有重大战略价值,也有重大的经济效应价值,还有很强的国际意义。
从1892年开通,到大概1905年竣工,花了13年时间。
俄国也通过这条铁路将中国东北纳入他的势力范围。
扩张野心膨胀的俄国最后跟日本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发生日俄战争,俄国败北。
但这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依旧对俄国起到极大的作用。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