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春秋无义战。
因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结果实际上,这些诸侯们哪个真正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还等请示报告在打仗?哪道菜你都别赶上。
春秋战国时代,是周天下式微的情况下,各大小诸侯国的征伐时代。
那段历史,大概发生了上千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明确记录的大概得有800次。
如果你仔细研究,大概能发现,分封建国,初期确实很有利于保障周王朝的安全,周王朝同宗族诸侯国之间,或者不打仗,或者很少打仗。
当天下一统或定于一尊(比如天下之外一个霸主),诸侯国之间反而稳定了。
在春秋战国时候,周天子姓姬,分封出去的宗族子弟也姓姬。
姬姓诸侯国大小其实很多,占主要地位,数量也最多,比如管国、蔡国、郑国、卫国等实际也是姬姓。
诸侯混战,姬姓国家之间战争次数远远少于姬姓国家和非姬姓国家战争次数,也远远少于非姬姓国家跟非姬姓国家战争次数。
在春秋晚期,姬姓国家和非姬姓国家战争次数最多最频繁,无数的姬姓国家被灭被兼并。
到了战国初期,诸侯国已不是很多了,而且形成几大诸侯强国并列的大势。
齐国、晋国、楚国、秦国都称霸过,成为当时霸权国家。
公元前679年,齐国称霸。
公元前671年,楚国称霸南方。
公元前632年,晋国称霸。
公元前623年,秦国称霸西戎。
齐国称霸了大概三十来年,那时他最强。那个时期,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次数明显减少,大概就是那种天子之下,齐国最大,其他诸侯国稍稳定。
秦汉开始的皇帝王朝,皇帝下面有一个权臣把持朝政,其他各大臣,暗里可能争来争去,但明面上反而会“和平”。
晋国称霸时,中原地区他老大,但南方地区还有楚国称霸,两国长期互相称霸,持续了上百年。
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间的战争次数明显高于晋国一个诸侯国称霸时期和七国争霸时期。
等晋国分裂成韩国、赵国、魏国之后,也就是到了战国时期,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主要诸侯大国互相争霸,直到秦国一统天下。
这个时间段,大国之间战争频繁,大概发生270次左右,占据这个历史时期战争的绝大部分。
如果从周天下的角度来说,虽然自己衰微了,实在拿这些诸侯国没办法,但关键是周天子还是天下之主,还是正统。谁称霸也不能灭了周天子。
从维护周天下王权,安定天下的角度来说,只出现一个诸侯国称霸,会更好。
如果出现两个霸主,特别是南北各有一个霸主,彼此争霸,战争反而发生更频繁。
如果出现多个地区性霸主,各个势力差别不是很大,在这种多极格局下,战争虽多,但主要是大国跟大国之间发生,周天子更能周旋于其中,反而不会突然被某个地区霸主给灭了。
如果放到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各诸侯国跟现在世界各国,意义还是不一样的,而且当时中国周王朝天子还是最高统治者,虽然实际成了名义上的。
但如果抛开这些而言,天下定于一尊,国家格局确实会更稳定,这也就是为何国家需要一统。
放到世界层面,国家林立,美国称霸初期,是用最强的势力震慑了其他国家,所以短暂安稳了一段时间,没那么多战争,但这是以压制和损害大多数国家利益为代价的。
等到美苏争霸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战争反而又增多。
等到美国衰落下去,世界各大国走向真正多极时代的时候,大概会再次陷入齐楚燕赵韩魏秦那种大国大争之世。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