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公海海域。
西侧是非洲大陆,东侧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众多岛国岛屿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地中海作为战争频繁的海域,通向外大洋的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埃及开罗的苏伊士运河进入到狭长的红海,再南行,经过也门和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之间的曼德海峡,就到了亚丁湾。亚丁湾在阿拉伯海,而后者就在印度洋。
印度洋海域位置非常重要,那这里有发生过什么大型海战吗?
可惜的是,这里所发生的海战规模都不大。
这里的海战主要还是因为沿海国家相互争斗,在沿海区域发生的不大规模的海战,比如也门、索马里、印度、巴基斯坦、阿曼等。
印度洋海域是旧殖民时代主要运输路线和贸易通道,地中海到红海到印度洋,或西欧跨过非洲西南部的好望角到印度、中国等。
即便到后来,印度洋线路依旧很重要。
如果说非要找出一些较大型的海战,也有,但相对大西洋、太平洋而言,不光是频次还是规模,都要差不少。
在现代,这里更多是地区霸权或世界霸权的一个展示强大军事力量的舞台。
印度洋较大型海战情况:
1509年,第乌战役
当时西欧葡萄牙东进印度,长期把持了东西方贸易和运输航线,垄断了香料贸易权,致使印度洋国家埃及苏丹、古吉拉特苏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国家的利益严重受损。
后几个利益受损的国家形成了反葡同盟,最终发生第乌海战。
结果,葡萄牙人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当时葡萄牙兵力为18艘船、1800多人,打败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联合舰队。
后者失败的很重要原因是内部严重不和。
该战使得葡萄牙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也控制了印度洋地区关键的贸易口岸和沿海地区。
此后,这个地区还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第乌战役。
1601年,万丹湾之战
这是荷兰崛起后,挑战葡萄牙的战争。
荷兰所属东印度公司跟葡萄牙争夺印度群岛的香料产地。
规模其实挺小,双方总战船大概不过30来艘。
1783年,古达罗尔战役
这是法国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属于英法海战的一部分。双方总大概33艘风列战列舰。
1810年,大港战役
这是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时期,法国对英国发起的战争,袭击英国东方贸易。双方总大概15艘战舰。
拿破仑当时对欧洲大陆执行大陆封锁政策,主要是针对英国。拿破仑希望以此从经济上拖垮英国,从政治上孤立英国,进而争夺欧洲霸权以及取代英国成为美洲霸主。
1942年,日军袭击英军斯里兰卡基地
这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突袭英国斯里兰卡基地。双方大概有9艘航母等。
日军利用海空优势,重创英军,英国损失惨重。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