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年-1648年,欧洲爆发了著名的三十年战争。
这是欧洲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国家之间大混战。
源头是欧洲各国为了彼此国家利益博弈、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以及宗教矛盾激化。
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结束。
各参战国经过几年的谈判,1648年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这场战争中,战况、战局、各方力量对比、国际形势等等,都在不断变速;各方对战争的预期和对结束的预期、战果的预期、和平的预期等,都在不断变化。
所有战争方参战时,大概都希望速战取胜,然后获得对自己很好很有利的战后条约。
但随着战争时间的拉长,各方力量的消长、国际各种势力的介入、本国情况的变化等等,战争就变得不那么能预测了。
各方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重新调整战争走向的预期,调整自己对和平的预期。
既然是要和谈,那最终的和谈结果大抵就是是基各种因素混合的结果,比如战场形势、各国预期、谈判策略等。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
三十年战争为何持续这么长时间?
难道中途就没有过结束的时机?
中途各参战国都持续不断地战争,就是不放弃?
三十年战争的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内信奉新教的诸侯国,另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帝国内信奉天主教的诸侯国。
前者支持者为丹麦、瑞典、法国,荷兰、英国和俄国;后者支持者为西班牙、罗马教宗和波兰—立陶宛大公国。
最开始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结果逐渐演变成席卷欧洲的国际战争,欧洲大混战。
161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后,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和英国使臣纷纷出访莫斯科,希望跟俄国一起组建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
后来俄国决定支持新教同盟,联合新教国家抗击波兰。
1630年左右,瑞典等新教国家纷纷拉拢俄国。
于是俄国开始在公开场合抗击波兰,参加反波兰同盟。
第一阶段为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4年
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波希米亚爆发了起义。导火索大概是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新教徒觉得自己被歧视性对待和迫害。
但最后波西米亚联盟, 也就是新教同盟起义了。
最关键的是1620年,白山之战,天主教联军居然轻易的就打败了新教联盟,取得了战胜胜利,起义惨败,并由此瓦解。
如果起义军能抗衡新教联军,或者达成僵局,各方可能都会妥协,进而达成合适的安排。
结果新教联盟军队不断失败,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妥协且敌视,最后新教联盟只得接受英国国王的调停。
新教联盟最终失败。天主教从此开始了10年的霸主地主。
第二阶段为丹麦参战阶段,1625~1629年
丹麦国王竟然对这场战场很感兴趣,想控制北德意志各联邦,于是在英国和荷兰“可能”的帮助下,进攻神圣罗马帝国。
结果,1626年,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联军击溃丹麦,丹麦被迫签订《鲁贝克条约》,退出德意志,天主教联盟获得胜利。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跟丹麦的和平谈判,要价极高,丹麦觉得那还不如接着打。
英国、荷兰、瑞典支持丹麦,不想看到新教事业真的失败。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也出现不少问题,而且战争费用开支太大,德意志各联邦也不想再承担,于是双方只好都“心平气和”的缔结了和平条约。
当然,丹麦国王觉得继续战争只会对他的敌国瑞典有好处,所以也不想打了。
第三阶段为瑞典参战阶段,1630~1635年
丹麦战败后,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家族一份子)意图占领北欧,控制波罗的海地区贸易。
毫无疑问,这引起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的强烈不满,更激怒了瑞典。
于是大战再次爆发。
打着打着,各方势力此起彼伏,胜负交替,结果华伦斯坦和瑞典军队实力再次处于相当的均势,于是各自找外国支持。
结果新教联盟又失败。
1635年,皇帝与萨克森选侯签订布拉格和约。
不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宗教方面作出重要妥协,在德意志北部放弃实施“归还敕令”。这大概源于帝国内部政局不大稳定,各地危机重重。
和约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得到很大程度的安定,使此后战争宗教意义色彩大为降低。
第四阶段为瑞典和法国参战阶段,1635~1648年
法国为抑制哈布斯堡王朝,决定帮助新教同盟。
结果卷进来了更多的国家。
在1637年,战争形势很明显朝不利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方向发展。
1640年,神圣罗马帝国新皇帝想为和平谈判创造先决条件,就在帝国会议上,放弃实施“归还敕令”,虽然罗马教皇反对。
越往后,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联盟败多胜少。
特别是1645年3月的杨考战役。这是一种关键性的决定性的战役,结果神圣罗马帝国遭到毁灭性的惨败。天主教联军已无法阻挡了。
164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很不甘心的同意在未来和平条约中不再在神圣罗马帝国内,为天主教教徒们寻求在新教徒领土上生活方面的更优势地位。
随后,他又发布了对反叛诸侯的特赦令。
1645年11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遣特殊进行和平谈判,指示任何必要的让步都可以,只要实现和平。
经过漫长的谈判,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其中特别约定了宗教问题,重申教随国定,新教获得平等的地位。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国际意义极大。
这个条约确认了国家主权平等。
又因为欧洲所有国际基本被卷入,因此这个协议对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以及对欧洲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都产生极为深远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意味着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一个体系由此建立了。
这个国际体系就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