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想当兵,哪有那么容易,看历朝历代招兵



古代时,想当兵,是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想多了。
哪有那么简单和容易。
除非是战乱或者有大战发生,确实需要大规模普遍征兵的,一般招兵那肯定是有选择标准的。
哪能想当就当的?毕竟怎么也得给军饷吧?
不光是中国,在国外,也同样如此。

比如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戚继光就说,兵要特别注意筛选,第一不可用的就是那种城市游滑之人,第一可用的是那种乡野老实之人。这种人黑大粗壮,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
如果是选士,必须要注意这个人的胆略,第一选人要以精神为主。像那种临事怕死的,就不要录用了。
明朝军事家、抗倭将军何良臣也说,最好是诚实之人,那种游闲的就别招了;武技勇伟这种后天也能提升,关键要注意一个人的胆气精神。
首选有精神胆气的,然后才选哪种臂力便捷的人。如果是乡落田农更好了,别招那些市井狡猾之人。
明太祖朱元璋也说,兵不贵多,贵精。
后周世宗柴荣就说,凡兵务精不务多。
清代魏源也说,从古兵愈多者力愈弱,饷愈多者国愈贫。
宋代为防止黄袍加身的故事再演,对武将防范特别严格,导致开国时不到四十万,结果到后期,增加到一百六十万。
关键是战斗力严重下降,最后北宋还灭亡了。
想招到好的士兵,那就得招募时考核,有考核标准。
考核合格,才招用。
战国魏国,对武卒的要求那时相当高:“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
按这个要求打造出来的军队,简直所向披靡。
汉代士兵身高不能低于六尺二寸,宋代不得低于五尺二寸。
宋代对于护卫京师,保卫皇宫的禁军,那更是优中再选优了,特别看重琵琶腿、车轴身的健壮之人。
金代却最看重弓弩手,身高不低于六尺,还要求能踏弩至三石,铺弦解索,登踏娴习,射六箭皆上垛,内二箭中贴。
可见招募士兵是多么严格了。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