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位政治家曾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唯有永恒的利益。
在诸国林立的世界中,国家与国家之间,永久的和平总是极难的。
大概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保持自己强大,才能维持更久的和平。
从14世纪开始,莫斯科公国日益崛起。
崛起之路,哪能那么顺利。
周边大国林立,尤其是波罗的海各大强国、克里米亚汗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等。
随着莫斯科公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加,莫斯科公国也开始不断对外扩张侵略。
01
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派遣使臣出访丹麦,想缔结同盟共同抗击立陶宛大公国和瑞典。而在这个时候,瑞典也屡次找莫斯科公国,想直接建立外交关系,避免莫斯科公国跟波罗的海其他强国结盟。
1510年,莫斯科公国与瑞典签订为期60年的和平条约。
1537年,瑞典国王还遣使祝贺俄国伊凡雷帝登基。
伊凡雷帝一直想为俄国夺取一个不冻港、出海口。他将目标锁定在了波罗的海。
1558年—1583,俄国发动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立窝尼亚战争,长达25年。
期间波罗的海各大国都下场参战了,瑞典也下场了。
在战争第一阶段,莫斯科公国占领立窝尼亚大部分地区,瑞典、波兰等占领了其他地区。
在战争第二阶段,莫斯科公国想独吞整个立窝尼亚地区,于是想各个击破其他对手。
1561年,莫斯科公国跟瑞典签署了20年的停战协定,然后又跟丹麦结盟。
1562年,瑞典和莫斯科公国重申1510年的和平条约。
1564年,瑞典去莫斯科公国签订和平条约。
1566年,瑞典和莫斯科公国签署了同盟条约,莫斯科公国承认瑞典在波罗的海的霸权。
此后,莫斯科公国兵峰直指立陶宛大公国,大战不已。
在战争第三阶段,1572年,波兰退出战争,莫斯科公国主要敌手变成了瑞典。1573年,莫斯科公国攻占瑞典波罗的海的据点。
在战争第四阶段,波兰和瑞典结盟,抗击莫斯科公国,最终莫斯科公国战败。
1582年,波兰跟莫斯科公国签署停战协定,1583年,瑞典也跟莫斯科公国签署停战协定。
立窝尼亚战争结束,莫斯科公国最终的结果是战败,所占领的立窝尼亚领土,也被迫放弃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也没获得,俄国对外扩张势头和实力也被削弱。
1700-1721年,俄国彼得一世发动北方战争,最终打败波罗的海霸权瑞典,夺得大片土地,特别是出海口,打开了通往欧洲的通道。
俄国一跃曾为濒海强国,欧洲强国,也成为波罗的海新的霸主,
02
1634年,俄波大战结束,俄军撤出斯摩棱斯克,被迫跟波兰谈判。随后,俄国和波兰签订永久和平条约。
当乌克兰东部地区被俄国合并后,1654年,波兰对俄国宣战,长达13年的俄波战争开始。当时乌克兰地区被波兰殖民统治着,东岸地区乌克兰人民起义,寻求俄国帮助,也想加入俄国。
俄波战争后期,因俄国无力继续战争,波兰也因持续战争艰难,1667年,俄波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即《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双方约定的乌克兰地区的具体瓜分问题,还签订了为期13.5年的和平条约,后续可在此基础上再签订长期和平条约。
1669~1670年,俄波两国进行第二次谈判,双方签订了永久性和平条约。
1721年,俄国北方战争之后,波兰逐步沦为俄国的附属国。
1735年,针对各国都高度关注的波兰王位继承问题,俄国曾武装干涉波兰内政。
18世纪下半叶,波兰已严重衰弱了,波兰国内开始改革,但引起俄国不满。
1767年,俄国派军入侵波兰。
1772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在圣彼得堡签订《第一次瓜分波兰条约》。
1793年,俄国和普鲁士两国在圣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条约》。
1795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条约》。
三次瓜分波兰的战争中,俄国获取了波兰62%的领土,大概4万平方公里,获取波兰45%的人口。
存续长达800多年的波兰,就此灭国。
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波兰才得复国。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