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娶那个女人,不答应那个条件,俄罗斯还会被西方敌视吗?



女人,婚姻,条件……
别说一千多年前,就算现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还牵涉到政治因素……
如果当年,基辅罗斯(俄罗斯的最早期国家)不娶那个女人,不答应那个条件,俄罗斯还会被西方如此敌视吗?
大概估计也许能减少一半的敌视程度。
但如果不娶那个女儿,不答应那个条件,俄罗斯还是现在这个这个俄罗斯吗?
大概估计也许就不是了。
所以,历史,往往真的无法假设。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在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大公国,定都基辅。
那个时候,南边有一个巨大强大的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主要信奉东正教。
东斯拉夫人大概从6世纪开始就跟拜占庭人接触,有生意往来了,卖蜂蜜、鱼、毛皮之类。
基辅罗斯通过不断地对外扩张,而日益崛起。拜占庭帝国是基辅罗斯学习的对象。
基辅罗斯常常派遣使团去拜占庭帝国,当然也常常“滋扰”拜占庭帝国,获得了不少“好处”。比如907、911、941年,基辅罗斯就远征拜占庭帝国,当然不是每次都能取胜,但总归获得了不少利益,诸如贸易特权、使臣待遇、军事同盟等。
两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也一直被允许在基辅罗斯传播。
971年,因为基辅罗斯进攻保加利亚王国后又进军色雷斯平原,拜占庭帝国率军攻打基辅罗斯,后者大败,但拜占庭帝国也只是让基辅罗斯从所占地方撤出,双方继续保持友好同盟关系。
过了几年,弗拉基米尔继位为基辅罗斯大公,在位30多年,文治武功卓越,领土面积都有100多万平方公里了,成了东欧强国之一。
时间到了986年,拜占庭帝国遇到了烦心事,一个是属国保加利亚王国被光复,脱离了控制,一个是帝国将领巴尔德斯发动叛乱。皇帝瓦西里二世无力镇压,于是就找基辅罗斯帮忙。
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提出条件说,要迎娶皇帝瓦西里二世的妹妹安娜公主。
皇帝瓦西里二世原本不同意的,但迫于国内两大麻烦需要镇压,只好同意了,但皇帝瓦西里二世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弗拉基米尔必须皈依东正教,还要在基辅罗斯传播基督教,只有这样,他才同意把妹妹安娜公主嫁出去。经过谈判后,双方达成了一致。
于是,弗拉基米尔派兵火速进军拜占庭帝国,迅速击溃了叛军,平息了叛乱。
事情到这里,按理就该操办喜事了吧。结果拜占庭帝国皇帝反悔了,不愿意把妹妹嫁出去。
弗拉基米尔那个气啊,事先都答应了,结果他任务完成了,新娘没了。于是,基辅罗斯大军占领了拜占庭帝国重镇赫尔松(黑海沿岸)。
这一来,帝国皇帝只好同意妹妹安娜公主出嫁了。
弗拉基米尔倒是遵守了诺言,宣布基辅罗斯皈依基督教。
988年,弗拉基米尔下诏,要求臣民立即去第聂伯河受洗,以表达皈依基督教的决心。谁要是不去,不管是谁,都是基辅罗斯大公的仇敌。
就这样,“罗斯洗礼”了,东正教也成为基辅罗斯的国教,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然,基辅罗斯选择东正教为国教,也是顺应了当时基辅罗斯发展需要,符合国家利益,能强化国家政权和文化发展,还能跟拜占庭帝国保持更紧密更友好的关系。而且,东正教比天主教的仪式更简单,更容易推广。
东正教在后续对基辅罗斯以及后来的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的发展,社会团结,国家统一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跟西方的西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在当时的是对立的。他们双方彼此都认为自己是基督教的正统。
这就使得基辅罗斯也因此被卷入这个宗教矛盾中,成为西罗马帝国,西欧国家的敌视对象。
特别是,15世纪中叶,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又继承拜占庭帝国的徽章、皇室和宫廷礼仪,伊凡三世便以拜占庭帝国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自居,认为莫斯科公国大公是基辅罗斯的直接继承人,也是拜占庭帝国的间接继承人。莫斯科公国认为自己是第三罗马帝国。
这种敌视,随着基辅罗斯的强大,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的强大,对外不断扩张,不断战争,不断掠夺领土,不断与欧洲各国“争权夺利”,而越来越严重后果。
这种敌视最后变成了西欧国家意识形态的“恐俄”症。
他们对俄罗斯一直怀有戒心和敌意。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