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战略定力,大概是对战略目标或方向的长期坚持,不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遭受重大破坏。
保持战略定力,真的不容易。
但战略定力,一旦具备并长期保持,其意义将极为重大。
当战略目标得以最终实现,那么,所带来的收益将是极其巨大的,而且收益期可以持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历史上,俄罗斯曾经也有过战略定力。
01
16世纪时,俄罗斯的疆域版图已基本奠定了。
但那个时候,俄罗斯基本上算一个陆地大国,虽然在北部边境,有一个出海口,但因为靠近北极圈,通航条件实在太差。
俄罗斯要想成为海陆大国,强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还能跟其他国家更方便进行大量海上贸易,那一个优良的出海口就极为关键了。
一个四季可以通航,一个不冻港,对俄罗斯来说极为重要。
在当时,俄罗斯对外贸易除了陆路运输,只能找其他国家的港口来合作,转运,这无形之中就受制于人,而且利润也大为降低。
不管是从经济层面,还是从军事层面,还是从加强与欧洲国家的交流方面,优良的出海口,对俄罗斯的未来,都极其重要。
获得优良的出海口,这个战略目标和方向,成为历代沙皇的梦想。他们一直孜孜不倦地在找机会实现。
02
16世纪下半叶,沙皇伊凡雷帝上台。
那个时候,俄罗斯国力已较强了。
于是,1558年,伊凡雷帝悍然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主要目标是从神圣罗马帝国的立窝尼亚建立骑士团手上,夺取立窝尼亚地区,从而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这一场战争,打了25年,俄罗斯最开始获得了大部分立窝尼亚地区,但因为贪心太大,想独吞整个立窝尼亚地区,导致波兰、瑞典、立陶宛大公国等纷纷下场参战。最后,俄罗斯战败,没能成功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俄罗斯其实有成功可能性的,大概基于沙皇伊凡雷帝个人原因以及国内外形势,最后还是失败。
波罗的海沿海国瑞典成为波罗的海的霸主。
03
你以为波罗的海出海口就算了,俄罗斯会换另一个地方,再试试?
错了。
历代沙皇依旧在想办法,找机会,再来一次。
但时机那有那么好找?
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上台。他从欧洲访问考察回来后,对俄罗斯大改革,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改革,俄罗斯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大涨。
当时欧洲大国们正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波罗的海霸主瑞典也“不得人心”,于是彼得一世在1700年再次发动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
这就是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卷入了不少欧洲大国。
北方战争,俄罗斯最开始并不顺利,但到中后期,俄罗斯越打越顺,反瑞典同盟越来越壮大,最后成功打败霸主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沿海大量地区,成功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俄罗斯的领土也由此暴增100多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由此成为濒海强国,成为波罗的海新的霸主,也由此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04
你以为有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俄罗斯就满足了?
不。
优良的出海口当然是越多越好。
围绕俄罗斯周边的,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海域,一个是东边的波罗的海,半封闭,可以出到公海去,第二是南边的黑海,半封闭,也可以出到公海去,三个是里海,这是一个封闭的内海。
因此,俄罗斯力图在黑海也占领地区,获得出海口。
俄罗斯在黑海地区所面临的敌人更为强大,克里米亚汗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可不是吃素的。
18世纪中后期,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上台,她通过跟克里米亚汗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几次大战争(1774年俄土战争和1792年俄土战争等),夺得了克里米亚半岛,也夺得了黑海沿海大片地区,获得了黑海出海口。
叶卡特琳娜二世还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了波兰,俄罗斯完全占领了乌克兰地区,黑海北岸更多地区在俄罗斯手上。
俄罗斯成为黑海新的霸主。
有了波罗的海出海口,有了黑海出海口,俄罗斯成为海陆大国强国。
1812年,俄罗斯打败了巅峰期的拿破仑对俄罗斯的远征。
1814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领强大的俄军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耀武扬武,俄罗斯成为欧洲新霸主,国际地位几乎达到了巅峰。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