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不敢出手?俄罗斯太看不起你国了



一个国家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国君的眼界和能力。
看看历史上那么多国家,关键时候的走向,都跟合格乃至强大的国君有关系。
大争之世,要有合格的国君,特别是非凡国君。
历史上的俄罗斯就是极为典型的例子。

01
早期的罗斯人,外出跟拜占庭帝国做生意,受到重重阻碍。
商路上有无数的“拦路虎”,“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比如瓦良格人,不但征收重税,还时不时地骚扰以及劫掠商队。
到了拜占庭帝国,罗斯人贸易上有什么地位?没啥,就普通小国的小商贩而已。
但罗斯人出了一个奥列格大公(大公算是最高的统治者了),南征北战,硬是把商路给打下来,划归基辅罗斯自己的领土了。
是不是很硬气?
此后,9世纪初,这个奥列格大公又几次率领近十万军队远征拜占庭帝国,堂堂拜占庭帝国战败求和了,不仅赔偿巨款,还给了基辅罗斯贸易上很多的优惠和特权,比如免关税贸易权,比如罗斯人可以随便买东西,帝国要保护罗斯人的私人财产等等。
这放以前,罗斯人想都不敢想。
但奥列格大公硬是搞定了。
从此,基辅罗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全方位受到了更先进的拜占庭帝国浸染,越发强大起来。
这是基辅罗斯国家(俄罗斯早期时代)的关键走向之一。
02
当历史走到了莫斯科公国时代,16世纪下半叶,沙皇伊凡雷帝上台了。
这个沙皇可是个野心极大,个性极强的人。
对周边强国林立,群狼环伺的国际环境,伊凡雷帝就一个字“打”。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他的时代,大概战争是主流。
他把南边西边北边的蒙古后裔建的汗国,基本上征服了,比如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
特别是这个西伯利亚汗国,伊凡雷帝征服后,俄国就开始不断进行完全的全境征服之路。
西伯利亚地区将近1300多万平方公里,也是俄罗斯的战略纵深以及能源宝库,作用说多大,大概都不过分。
此后,伊凡雷帝为了给莫斯科公国一个更强大的未来,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要从波罗的海强国瑞典、波兰、神圣罗马帝国立窝尼亚骑士团等手上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而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既解决对外直接经济贸易航道问题,也解决没有海洋军事实力的问题。
这场战争足足打了25年,可惜,俄国最终还是没能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但这场战争打出了俄国军队的威名,让欧洲其他国家,见识了俄国的实力,再也不敢轻视俄国了。
俄国也从欧洲东部边缘的小国,成为欧洲各国刮目相看的“大国”了。
03
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出现了一个更关键的沙皇——彼得一世。
这个后世称为彼得大帝的沙皇,将俄国带上了欧洲大道上,融入了欧洲特别是西欧圈子。
彼得一世带着庞大的使团去英国、普鲁士等欧洲强国访问考察了一年左右,各方面考察访问,见识了强国风采。
回国后,他就对俄国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各方面“欧化”改革,他要的就是“脱亚入欧”,他认为俄国当然属于欧洲,也必须属于欧洲,当然俄国专制制度本质还是没动的。
欧化改革后,俄国更接近欧洲属性了,国力也大涨。
于是,彼得一世找了些盟国,充分利用欧洲当时的国际形势,发动了北方战争,再次要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这一场战争打了21年,起起伏伏,卷入了欧洲不少大国强国,但彼得一世凭借高超的对外手段和军事能力等,最终战胜了波罗的海霸主瑞典,夺得了出海口,成为波罗的海新的霸主。
俄国也由此打开了通往欧洲的大门,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从此之后,谁敢不重视俄国说的话?

04
彼得一世过后好多年,俄国又“消沉”了。18世纪中后期,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上台了。
这是一个女皇,一个也被后世称为大帝的女皇。
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俄国几十年。
她通过跟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几次大战,夺得了黑海沿岸大片地区,夺得了黑海出海口,成为黑海新霸主,让俄国的国际地位再上一层楼。
俄土几次大战,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也归属了俄国,克里木汗国也被俄国吞并。
18世纪末,俄国跟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俄国获得大部分波兰领土,乌克兰剩余地区也归属了俄国。
至于战争期间,英国、法国等大国反对或介入?怕个啥,大家拿实力说话。
能动手就不要在那里废话一箩筐。
有人说她的时期是俄国的黄金时期。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