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影《长安三万里》,高适被长安和扬州的繁华热闹所震惊。那唐朝的物价水平到底怎么样?
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建立,一直到李世民即位,唐朝初期十年,因为隋末战争,物价昂贵,米斗值绢一匹。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一直到唐高宗,大概有近四十年,社会安定,粮食连年丰收,物价急剧回落,非常低廉。米斗三四钱,一匹绢得十余石粟。
唐高宗在位期间,物价水平依旧很低,大概米每斗折五文钱。
唐高宗晚期到武则天称帝期间,因为货币改革以及几次较大的对外战争,物价大幅上涨,682年,米斗四百文钱,709年,米斗一百文钱。
唐玄宗开元盛世阶段,唐代经济最繁盛,物价水平很低,746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此后物价暴涨了近30年。760年,“米价翔贵,人相食,饿死者委骸于路。”769年京城米斗八百文,比20年前涨了60倍。
784年后,社会稍微安定,农业粮食丰收,物价开始回落,“米斗直钱百五十,粟八十”。
此后的大概四五十年,物价水平较为低落,粟一斗价不出二十文钱。
唐朝末年,物价开始高涨,一直到唐朝灭亡。起义军黄巢攻占长安后,米价贵至三万文钱一斗,比开元盛世时涨了2千多倍(口误)。部分地方物价高的更离谱,886年湖北地区米价贵到三四万文钱一斗。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哦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诗意初夏】公众号主页
目前微信推送机制有所改版
为避免错过最新文章推送
请将“诗意初夏”设置为星标关注
这样能更及时接收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