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争必赢?别太盲从,和谈会议很可能翻盘



战争所得,就一定能变成最后所得吗?
那可不一定!
战后和谈会议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还有很多关联方参与的国际和谈会议。
有时,翻盘也不是不可能的。

01
欧洲的巴尔干地区一直是欧洲各国争斗、博弈的重点地区,堪称欧洲火药桶。
19世纪后期,巴尔干地区局势迅速恶化。
187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政变,附属国保加利亚也爆发了大规模起义,想民族独立。
欧洲各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开会,看看怎么解决帝国危机。
结果,帝国拒绝了西方国家所提出的方案。
帝国想维护自己领土完整和尊严,对英国等不信任。
帝国认为英国等都想牺牲帝国利益,来维护近东地区的所谓和平,实际上不就是想维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
02
1877年,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再次爆发,这大概是第十次俄土战争了。
在巴尔干战场,俄军投入将近20万兵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大概16万。
经过多次战斗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败仗居多,俄军总体胜利居多,优势逐渐加大。
1878年1月,俄军已穿过了巴尔干山;到6月,16万俄军开始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附近集结。
这个时候,俄军距离君士坦丁堡不过80多公里,近在咫尺。
在高加索战场,俄军兵力大概10万人,土耳其兵力大概7万人。俄军占领了卡尔斯后,高加索战场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但总得来说,俄国在两个战场基本取得了胜利,占据优势,尤其是已达到君士坦丁堡附近。
君士坦丁堡并不是很腹地的内陆城市,而是黑海南部与马尔马拉海北部之间的城市,所以危险系数很高。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迫求和。
03
1878年,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署了《圣斯蒂法诺条约》。
那个时候,俄军已到达圣斯蒂法诺,距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只有12公里。
不过英国舰队驶入马尔马拉海施压俄国不要攻入君士坦丁堡,奥匈帝国等也抗议这种企图。
俄国考虑到自己孤军深入、财政吃紧等问题,就停止继续进军。
通过这个条约,俄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尤其是巴尔干地区获得了大量权益,也基本实现俄国的战略意图,还吞并了很多领土,土耳其还要赔偿俄国3亿多卢布。
总之,俄国是赚大发了。
但俄国“吃独食”,“赚”得太多,遭到西方其他大国的强烈不满,特别是英国和奥匈帝国认为自己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
开会,开大会,开国际大会,大家必须开会讨论。
不能让俄国独大独享!
英国和奥匈帝国还以武力威胁俄国召开会议。
于是,随后柏林会议召开了。

04
柏林会议的目的就是要修改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署的《圣斯蒂法诺条约》。
因为俄国获得利益太大了,损害到欧洲其他各大国的利益。
参会国家众多,包括俄国、德国、英国、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朗(波斯)和巴尔干地区各国等。
会议讨论来讨论去,反正就是要尽量减少俄国通过条约得到的既得利益。
尤其是英国和奥匈帝国的态度最激烈了。
总的来说,俄国大概属于“孤立”,被针对的角色。
最后一个月后,各国签订了《柏林条约》。
俄国被迫让出了相当多的权益。
本质上来说,柏林会议重在欧洲各国重新瓜分各自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势力范围,瓜分巴尔干地区各国领土。
至于巴尔干地区各民族利益?这些大国谁会在意呢?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