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俄罗斯历史,有时觉得挺奇怪。
为什么俄罗斯跟西方,总是不合拍呢?
这种不合拍,不是一两次,而是很多次,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基本都这样。
太令人奇怪了。
01
要真说起来,俄罗斯跟中欧和西欧,确实差别比较明显,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等。
可以说,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基本都在欧洲。
虽然它疆域绵延到最东部的太平洋沿岸。
俄罗斯在巅峰期,疆域大概2000多万平方公里,延伸到欧洲西部很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往欧洲东部大幅退回,估计得后退好几百公里,又到了欧洲东部边远地区。
02
俄罗斯大陆文明色彩其实更重,这个跟英国、法国、德国等这些西欧地区的海洋文明,确实很不一样。
比如俄罗斯信仰东正教,西欧和中欧则更多的是信仰天主教。
西欧的海洋文明,对外交流更多,也更有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
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轰轰烈烈,影响很广。
中欧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半岛地区,都波及到了。
但这两个重大运动,却并未怎么波及俄罗斯,俄罗斯受到的影响也极小。
因此,当西欧在快速跨越时代,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俄罗斯却没有什么实际变化。
当西欧通过这两项运动获得丰硕成果的时候,东欧乃至俄罗斯,似乎都没啥重大成果。
03
西欧的荷兰在16世纪末就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了。
17世纪后期,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了。
18世纪后期,法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了。
俄罗斯依旧是沙皇专制时代,甚至在19世纪中期充当欧洲宪兵,到处镇压革命,尤其是1848年欧洲大革命。
当西方已开始在全球拓展殖民地,寻求海外市场以及原料产地的时候,俄罗斯还在努力的寻找通往西方的通道。
15世纪中后期,海洋文明的代表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已划分了世界,各自开始疯狂拓展殖民地了。
而那个时候,俄罗斯大概刚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统治时间不久,在对周边邻国战争,不断拓展疆域。
16世纪末,俄罗斯为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了长达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结果仍旧失败。
直到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经过21年北方战争,终于打败强国瑞典,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打通了通往西欧的通道。
04
当西方各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在争夺海洋霸权,前仆后继,你方唱罢我登台,而俄罗斯却忙于继续在陆地疆域上不断对外征服和拓展,在海洋上没什么重大作为。
当西方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时候,俄罗斯却将西欧的那种老旧农奴制进行了复制再版,且更加严苛,更有利于沙皇专制,地主下的农民被地主所有,农民成了无人身自由的农奴,长达几百年。
当西方不断革命,自由平等等思想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大陆时,俄罗斯却视其为“法兰西瘟疫”,极为仇视,到处镇压这种革命,坚持自己东正教、沙皇专制等俄罗斯特有的理念。
当西方那边资产阶级制度盛行,纷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俄罗斯似乎依旧是沙皇专制。
05
可以说,东欧和俄罗斯,在十六十七世纪左右,经济就落后于西欧。
那个时候,西欧开始了工业革命,但东欧和俄罗斯没抓住机会。
这就导致东欧和俄罗斯出口的更多的是农产品这类,而西欧出口的更多的是工业制成品这类。
欧洲那个时候开始,其实已分成东西两个不同的界域了。
一步慢,步步慢。
东欧和俄罗斯跟西欧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及时,互动也没那么紧密。
06
不过,俄罗斯其实一直在向西方学习,想超过西方。
既然是学习,那就意味着西方有比俄罗斯更好,更先进的地方。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向西方学习,欧化西式改革俄罗斯,但主要是技术器物方面的,有点类似中国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但似乎比洋务运动更加深入。
18世纪中后期,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接触了很多启蒙思想,尤其是跟伏尔泰长期联系,倡导所谓“开明专制”。
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又废除了农奴制。
20世纪初,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建立国家杜马等,但改革太慢,幅度也太小。
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俄国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跨越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指导思想也是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