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库尔斯克,进攻莫斯科,俄罗斯要被翻盘了?疯狂遣使和谈



没有意外,只有更意外。
谁能想到,顺风顺水,胜券在握的俄罗斯,可能要被对手逆势翻盘?
战争对手借道库尔斯克,进攻首都莫斯科。库尔斯克距离莫斯科,直线距离大概600多公里。

01
1700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发动了北方战争,意在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战争主要对手是瑞典。
瑞典在当时可是真正的波罗的海强国、霸主,控制波罗的海几十年了。
瑞典和波兰都是波罗的海沿海国,在当时一直强于俄罗斯,对俄罗斯形成很强的压制。
沙皇彼得一世想打通出海口,挣脱出被压制的局面。
战争第一阶段,打了一年,俄罗斯很快就败了,阵亡1.7万人,将近80名军官被俘,大炮也全部被瑞军缴获了。彼得一世只好回国重整军备。
瑞典还铸造了沙皇彼得一世哭泣图案的纪念章。
瑞典那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国王查理十二世,觉得俄罗斯和沙皇彼得一世不过如此而已,继续打没多大意思,就没深入俄罗斯腹地,去搅个天翻地覆。
反而,瑞典调转主力去打宿敌强大的波兰去了。因为波兰、丹麦跟俄罗斯结成了北方同盟,一起对付瑞典。
这一打,瑞典就在波兰打了将近六七年。
俄罗斯获得了充分时间再次重整军备,卷土重来。
02
战争第二阶段,俄罗斯趁瑞典和波兰战争之际,进攻瑞典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占领了不少地区,比如诺特堡、纳尔瓦等港口城市,并且在沿岸开始修建圣彼得堡,作为新首都。
但俄罗斯“厄运”随即来临。
瑞典那个军事天才——国王查理十二世,终于又要回到战争正轨来了。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攻陷了波兰首都华沙等重要城池,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也被废黜,瑞典扶持了亲瑞典的列申斯基当波兰新国王。
俄军驰援波兰,深入波兰腹地。
但结果俄军还是被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击败,波兰前国王被迫退出了战争,沙皇彼得一世建立的北方同盟再次瓦解。
形势转而对俄国非常不利,因为强大的瑞军主力终于掉头再次攻打俄罗斯。
为彻底击溃俄军主力和收复被俄军占领的领土,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亲率大军在斯摩棱斯克(现在俄罗斯东部城市,与白俄罗斯的西部接壤)跟其他瑞军汇合,借道库尔斯克,进攻莫斯科。
沙皇彼得一世赶紧请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出面调停,不断遣使和谈,但英国法国等这些欧洲大国对于调停态度很冷淡。
没办法,沙皇彼得一世只好亲自前往跟波兰前国王和他的势力再次订立同盟条约。
03
1708年,瑞军已抵达俄罗斯本土边境。
俄罗斯军队对瑞典进军进行了不断阻击。
俄罗斯实施了焦土政策,坚壁清野,沿途不给瑞军留下任何补给物资。
随着瑞军不断深入,9月份,双方终于在索日河沿岸的列斯纳亚村进行决战。
瑞军损失了大概9000人,武器损失也非常巨大。俄军士气大振。
此后,俄罗斯和瑞典在波尔塔瓦进行大决战。
那个时候,俄军总兵力大概20万人,投入决战战场的大概4万多人,瑞军总兵力大概11万人,投入决战战场的大概3万人。
不过,瑞典属于长途远征,后勤保障出现重大问题,武器弹药、粮食等物资供应严重不足,而且再加上当时俄罗斯冬天严寒,可以说实际处于背水一战状态。
决战由瑞典军队先发起了进攻。
瑞典国王带伤指挥,沙皇彼得一世亲率大军反攻,最后,瑞典大败,军官基本都被俘虏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也受了重伤,逃走了。
趁他病,要他命。
俄军一路乘胜追击,瑞典国王被迫逃往奥斯曼帝国。
双方在乌克兰南部地区仍旧发生战斗,但瑞军依旧战败,最后投降了。
瑞典国王逃入了奥斯曼帝国境内。
瑞典这一次阵亡了两万多人。
这是一次关键战役,俄罗斯发起的北方战争完成了关键转折。

04
随后,俄罗斯又重新组建了北方同盟,继续攻打瑞典。
1718年,瑞典国王身亡,他的妹妹即位。
1721年,俄罗斯最终彻底打败了瑞典,取得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胜利,夺取了出海口,成为波罗的海新霸主,打开了通往西欧的通道,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