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永远不要轻视你的敌人。
即便你已取得了关键胜利,顺风顺水。
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刻,你会在阴沟里翻船。
俄罗斯历史上就几乎翻了船。
01
1700年开始的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终于迎来了关键大转折。
1708年,瑞典军事天才国王查理十二世,终于远征莫斯科了。
瑞典在1700年打败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的大军,取得了纳尔瓦战役大胜后,竟然认为俄军和沙皇彼得一世不过如此,严重低估对手潜力和威胁,转而去攻打波兰去了。
这一来,俄国获得了长达六七年的国内改革和军事整备期间。
瑞典远征,在1709年,就像100多年后的法国拿破仑远征一样,失败了。
在波尔塔瓦关键战役中,瑞军惨败,大概损失了两万人,几乎所有军官被俘,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受重伤。
俄军连续不断的追击瑞军残余和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只得逃亡去了俄罗斯南部边境的奥斯曼帝国境内。
此后,沙皇彼得一世在北方的波罗的海战场,基本上一帆风顺,占据了大量的沿岸土地和芬兰湾岛屿。
02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扩张的如此厉害,英国和法国、荷兰自然不满。
这个时候,西欧忙乎了十多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争夺战已基本结束了,西欧国家已将视线转到了俄罗斯和瑞典的战争。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自然也非常不甘心失败,他和法国等极力鼓动奥斯曼帝国反对俄罗斯势力扩张。
奥斯曼帝国本来就跟俄国关系长期不好。
而这个时候,俄罗斯强烈要求奥斯曼帝国交出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奥斯曼帝国当然不干了,拒绝了。
于是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发生了战争冲突。
沙皇彼得一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许是觉得俄罗斯国力已很强大了,军事实力很强大了,连强大的瑞典都惨败,跟奥斯曼帝国掰掰手腕有什么不可以?大战一场有何不可?
于是沙皇彼得一世亲率大军在1711年悍然远征奥斯曼帝国。
7月19日,俄军和奥斯曼帝国军队在普鲁特河一带大会战,结果俄军和沙皇彼得一世竟然被奥斯曼帝国军队给包围了。
俄军大概过于轻敌或低估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决心。奥斯曼帝国动用了大规模军队,兵力远超俄军,而且奥斯曼帝国军队还携带了大量重型先进武器大炮等。
另外,奥斯曼帝国军队意外突袭,成功渡河,并且占据了高地,形成了从高打地的战略地理优势。
俄军在远征途中,原本以为当地跟俄罗斯人信仰相同的势力和人员会提供补给以及共同作战推翻奥斯曼帝国统治,尤其是他以为他可以得到奥斯曼帝国附属公国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总督的支持和共同作战,但实际上很意外,并没有获得多少补给,也没多少人帮他作战。
这导致被包围的俄军很快“弹尽粮绝”。
03
沙皇彼得一世也急得犯了“癫痫”。彼得一世极为恐慌,很担心自己被俘虏奴役,他说他愿意让出所占据的全部领土,包括从瑞典手上夺取的波罗的海的那些地区以及所占领的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波罗的海港口圣彼得堡除外,他也不愿意被奴役。
在妻子叶卡捷琳娜的安抚下,沙皇彼得一世终于恢复了“正常”,也开始恢复信心,考虑如何解决被包围和脱身问题,如何破局。
最后在妻子叶卡捷琳娜和其他部分军官将领的极力劝说下,彼得一世同意议和,并且通过大量金银财宝等进行“游说”,最后奥斯曼帝国同意议和,尽管当时也在战场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极力反对。
沙皇彼得一世最后只是归还了所占领的奥斯曼帝国的亚速夫,拆除要塞,并且要让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返回瑞典,俄军不得阻拦等等。
奥斯曼帝国并没有索要太多,也并不严苛。这对沙皇彼得一世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天大的意外。
议和谈成后,沙皇彼得一世随即带领俄军迅速撤离战场。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气的不行不行的,他请求奥斯曼帝国给支军队,他去追击沙皇彼得一世,但被拒绝了。
沙皇彼得一世“逃”走了,算是成功“捡”回了一条命。
这是彼得一世所遭遇的最大的挫折,也是俄国当时所面临的最低谷最危险的时刻。
如果奥斯曼帝国借此强行逼迫彼得一世割让更多的领土和权益,彼得一世很可能都会答应。
END
我是诗意初夏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分享、点击在看
想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进入公众号主页
"走过,路过,不错过,点个喜欢呗!"